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孔子农业职业教学启发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孔子农业教育思想内涵的探讨
(一)突出施以“德政”的农政思想教育
国泰民安的社会理念和价值取向对孔子思想有着重大而直接的影响,他要求为官者以民为本,格守政德,体恤民生。一方面,孔子十分重视为政者的道德修养。据《论语》记载:子路问君子。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时,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在他看来,为政者治理天下首先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孔子主张对民众实行“德政”。《论语?为政》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如果为官者用道德诱导、感化民众,用礼教来规范他们的行为,这样民众就会心悦诚服。他坚持“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4]如此,四方民众就会被感召纷纷来投奔了。他教育弟子必须懂得为政之“所重”在于民(人民)、食(粮食),同时,还教导弟子为政为官要“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5]要充分考虑民众的利益,不要过度“伤民”、“害民”,而尽可能“仁民”、“爱民”,以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6]的国泰民安的理想社会。
(二)主张“富民”的经济思想教育
孔子认为满足人民基本生活的需求,是谋求社会秩序和谐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策略。孔子本人虽然鄙视生产劳动,但是他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他要求“使民以时”,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对劳动者要慎重、宽厚,使民安心于农业生产。“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2]孔子把足食放在了第一位。人之为人,足食也。在此基础之上孔子主张富民。《子路》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4]孔子一方面提倡“富民”,另一方面主张对富人加以限制,实施轻摇薄利。“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7]孔子看到了富人的聚敛与百姓之苦,主张减轻百姓税赋,与百姓共度时艰。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何之?”有若对曰:“盍彻乎。”有若的回答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思想:“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孔子认为,为政者应该时刻为民众着想,考虑其负担和承受能力。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富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富民”、“爱民”的经济思想。
(三)倡导以“仁义”为价值取向的教化
孔子的基本思想是以德政“庶民”,然后发展生产而“富之”,而致富之后的守成之路是“教之”以化民成俗,使国泰民安以致天下太平。在《四书集注》里朱熹阐释孔子“庶、富、教”的思想说:“庶,众也。庶而不富,则民生不遂;故制田里,薄赋敛以富之。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孔子力图通过“教之”以使民做到“富而无骄”和“富而好礼”。为此,他格外关注民众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倡教化百姓,让百姓懂得“仁义”之道。他认为,弘扬“仁义”之德性,无论是对个人、对家人、对社会,还是对国家,都极为重要。一方面,孔子特别强调“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以追求“仁”道为己任,教育弟子树立“无求生以害仁”的理想人格和“有杀身以成仁”的崇高气节。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8]在孔子那里“仁”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值得付出个人生命去实现的人生价值目标。而“仁者爱人”是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在孔子看来,人们要做到仁,就应爱心广博,人与人应该互敬互爱。他倡导爱人要推己及人,做人不仅应该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将此亲爱之心推及到社会,实行广博的爱,即从“亲亲之爱”到“泛爱众而亲仁”[5]。同时,他认为,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应当具有类的意识,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忽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9]即以广博的胸襟对待他人,使其与自己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孔子特别重视“义”。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0]所以,孔子一再指出:“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0]以此来实现人格的完善和人生境界的追求与提升。
(四)注重“生态”保护的思想教育
先秦儒家提倡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但蕴涵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表明儒家文化与深层生态哲学的有机融合。儒家的生态哲学开始于孔子的“仁”。“仁”就是爱,爱他人,爱自然,他将仁爱泛投于人间生命。据《礼记?祭义》记载:“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子主张“不时不食”、“取物以时”,如果不遵照时令,即便是砍一棵树,杀一只野兽,都是不孝。孔子非常重视动物的永续利用,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行为,于是他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11]的思想。他很注重对动物的保护。在他看来,人对万物应持一种通他物之情,能与天下万物和谐共处,共存共荣,否则就是不人道。同时,孔子十分喜爱大自然,他用自然的山水来与人的精神品格相比拟,认为人与山水、与道融为一体,不仅乐在其中,还能从大自然中获得生活的启示,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9]
二、孔子农业教育思想对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至今,所蕴含的思想和精髓,超越时空界限,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借鉴和利用。孔子在毕生的教学实践中虽然反对他的学生从事具体生产劳动,但是他也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认为,只有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才能确保国泰民安以致天下太平。对于其有关发展农业方面的思想,尽管在当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对我们今天高等农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在当前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运用于教育改革实践中。“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待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2]为此,在今天的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改革中,我们对待孔子的农业教育思想,应该是扬弃而不该抛弃否定,是借鉴而不是泥古,是一个发掘、提炼、再创造的过程,以期实现传统向现代的合理转换吸纳,使传统思想富有时代特色,达到灵活运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1)借鉴孔子主张“德政”的思想,大力加强农业类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孔子所主张的“仁政德治”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更好推进“以德治国”方略有启示意义,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今天的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来看,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如何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为政为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服务观,时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仁民”、“爱民”,成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千乘之国”办事之人,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2)发扬孔子的“富民”思想,对于实现富民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民生之本在食,足食之本在农。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3]可见,农业不仅关系到人的生命存续,更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安全、发展与社会稳定。“我国十多亿人口,八亿多在农村。农村稳定了,农民安居乐业了,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们国家和社会全局的稳定。”[14]鉴于此,作为农业类院校,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第一需要,要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大学生热爱农业事业、积极投身农村基层、服务“三农”事业,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发展农业、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和体会人生存在的意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大力发扬孔子的“富民”思想,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引领民众不断探寻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达到最终实现富民强国战略,其作用深远,意义重大。
(3)弘扬孔子“以仁义化民”的人文教育精神,全面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中,孔子倡导的和谐人类心性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对于今天调节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个社会祥和气氛都有重要的教育和启示作用。孔子所倡导的“仁义”,不是高悬于空中的东西,而是落实于日常现实人间生活、伦理感情和政治观念中的。近年来,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用人单位普遍对人才的人文修养、品行和人格提出了强烈要求,对于提高职业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当今农业职业教育对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既要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既要考虑如何提高人的生存能力,更要考虑如何增加人的存在的意义,教育要发挥并促进个体人格全面发展和社会秩序和谐发展的功能,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4)吸取孔子“爱护自然”的思想养料,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随着现代大气环境恶化、资源匮乏和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孔子的生态保护思想对于当代农业院校的大学生们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也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5]为此,大学生们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吸取孔子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思想养料,自觉做到正确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各种关系,创造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宜居环境,建设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