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优势提升路径的地方农业产业集群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从我国农业优势提升的基本路径和农业竞争态势的分析出发,提出了区域农业发展的竞争就是打造农业集群高地的竞争,并对河南如何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高地进行了战略思考,并提出了加快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河南
我国正处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国家粮食核心区,加快乡村振兴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准确把握时展机遇,不断培植农业发展新优势,切实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和竞争力,是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迫切要求。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看,农业优势的演进和提升是按照一定的路径推进的,河南农业发展就要在全面认识这一发展路径的基础上,科学规划、主动作为,加快新优势的培育和提升,持续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一、农业优势提升的基本路径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其发展优势由低级向高层不断培育提升的过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是优势不断升级壮大的过程,农业优势的提升是按照“发展基础优势、农业生产优势、农业产业化优势、集聚发展优势、创新引领优势”的基本路径稳步推进,并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一是“发展基础优势”,指农业发展的综合环境条件,包括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生产设施条件、资本及劳务数量和质量等投入要素,投资主体和市场发育水平等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共同组成的发展基础优势,也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水平和高度的基础条件。但“发展基础优势”仅仅是潜在优势,只有在相应农业产业发展后,才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其转化效果由农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决定。二是“农业生产优势”。由生产要素投向某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发展优势,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规模优势、农产品质量优势、农产品价格优势和农业生产成本优势等方面,最主要地体现为规模优势,通常所说的某某县为粮食大县、养猪大县或蔬菜大县,某地为全国或某省重要的林果基地、蔬菜基地等等,主要说的是生产规模优势。三是“产业化优势”。即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和扩大产业规模,推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化优势是通过产业化组织方式实现一、二产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和产业融合,形成产业化联合体和产业一体化经营格局,大大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降低了农业发展风险、提高了农业发展效益。四是“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包括产业集聚、要素集聚、功能集聚三个层面的集聚。其中“产业集聚”是在农业产业化优势培育的基础上,引导生产、加工、物流、服务等关联配套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构建良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发展的集聚高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要素集聚”是随着产业集群发展,对现代产业要素集的需求和吸纳能力快速提升,加快了产业资本、人才、需求、信息、文化等要素向产业集群高地集聚,要素集聚是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结果。“功能集聚”是与产业和要素集聚相伴而生的,也是产业和要素集聚的必然结果,即随产业和要素集聚能力的增强,在产业集聚区不仅强化强化了生产、加工等功能,也培育完善了技术转化、产品交易、物流运输、产业会展以及规划咨询、品牌设计等产业功能,并在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功能的基础上,适应消费多元化需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康养农业、电商农业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新功能,形成生产服务功能集聚发展的局面和一二三深度融合发展的综合优势,建成支撑产业发展的引领区。五是“创新引领优势”,在产业集群、要素集聚、功能集聚的基础上,产业发展动能由外在资源要素集聚向内在创新能力提升转变,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指产业技术和产品创新,还包括体制机制创新、产业经营方式和模式创新、管理手段和方式的创新等方面,通过创新形成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在产业发展综合水平上具有引领区域或全国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二、农业不同发展阶段下的竞争特点
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由低级优势向高级优势提升的过程,不同的农业发展阶段表现为不同层级优势的竞争,农业政策支持农业优势培育的方向和重点也各不相同。1.农业规模优势的竞争。在2000年以前,我国农业还处于以种养为主导的生产发展阶段,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是提升农业优势的主要方式,国家政策主要是引导农业产业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粮食生产大县、畜禽养殖大县、林果和菜篮子基地县成了农业政策发展目标,也是各地彰显自身发展优势的重要标志。
2.农业产业化优势的竞争。21世纪之初,随着对农业产业认识的深化,各地更加注重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农业政策的支持重点向推进农业产业化、完善产业链、提升农业的转化增值能力转变,农业的竞争的主导优势也由规模优势向产业化优势提升转变。
3.农业产业集聚发展优势的竞争。十八大之后,农业发展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政策支持重点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推动农业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集聚布局、集群发展,尽快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尤其以后,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三农”工作,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规划建设为先导,并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二三产融合先导区(示范区)、农业产业集群示范区为政策支持重点,引导产业集群和要素集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区域农业产业集群高地的竞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区域农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目的就按照产业优势提升路径,通过产业集群集聚和创新引领优势的培育,努力打造引领全国或大区域同类产业发展的核心引领高地,不断提升发展优势抢夺竞争主动权,占据产业发展的统领和支配地位。当然,要达到引领全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地位,产业集群高地必须具备全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引领中心、产品及资材集散地、产品价格形成、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示范高地、产业信息源头等功能。如山东省寿光蔬菜、金乡大蒜、菏泽油牡丹等特色产业,正是按照优势提升路径,在壮大规模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产业和要素集聚,加快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出在全国知名的产业高地,建成全国专业性产业发展、产品及信息集散、价格形成、技术示范等中心,在整个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全国的作用,为本地产业发展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三、提升比较优势,加快河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路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农业发展已经积累了众多优势,尤其是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比较突出。河南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6%,但小麦、花生、食用菌、芝麻、生猪产量均为全国首位,分别占全国的25%、27%、14%、34%、9%,同时还是玉米、大豆、红薯、中药材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省份。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利用好规模优势,加快推动农业生产规模优势向产业集群优势和要素集聚优势转变。以小麦产业为例,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稳居全国首位,但是由于加工企业布局分散,至今没有形成在全国由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小麦产业集群高地,也缺少具有较大集聚和扩散效应的粮食交易市场,河南小麦产业优势更主要停留在规模优势上。在小麦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上,虽数量很多,但龙头规模优势也落后于河北、山东等省。在蔬菜产业、大蒜产业上,河南某些县的种植规模超过山东寿光市和金乡县,但在发展中,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和要素集聚效应,资本、市场、技术要素发育缓慢,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影响力远落后于寿光和金乡,不仅在全国产业发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弱,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也不强,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进程远远落后于山东等农业发达省份。当前,河南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省,必须按照农业产业优势提升路径,加快壮大规模优势、强化集群优势、形成集聚优势、培育创新优势,力争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对河南乃至全国产业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高地,建成农业强省的坚强支柱。
1.分类施策,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高地。按照生产规模、发展态势及市场需求变化状况,河南农业产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生产规模大、产业集群集聚优势初步形成的传统优势产业,如小麦、玉米等粮食产业,已经培育出多个产业集群集聚区,但集群影响力不够,辐射带动力不强,今后该类产业的发展重点是结合国家级粮食核心区建设和粮食功能区布局,通过扶优扶强,完善市场物流体系,加快产业联合体建设,促进集群优势向要素集聚和创新引领优势转变,尽快培育2-3个产业集群规模大、要素集聚水平高、创新实力强、辐射带动力大、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高地。二是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态势良好的产业,如花生、食用菌产业,其产业规模优势已经形成,今后应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在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或重点县市,以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培育建设加工企业、配套关联产业、交易物流市场、产业文化园建设,加快规模优势向产业集群和要素集聚优势转变,尽快形成现代要素和功能高度集聚的产业集群高地。三是符合消费转型升级需要的大健康产业,如中药材、甘薯等产业,尚处于以规模优势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应抓住产业市场需求升级和产业转移带来的良好机遇,引导其合理布局、集聚发展,配套完善功能设施,尽快培育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特色和影响力、带动力的产业集聚区,逐步推动产业规模优势向产业集群优势转型,打造产业核心引领高地。
2.积聚力量,打造河南农业创新集群高地。在豫北新乡市平原新区及其周边,分布有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河南农科院、河南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10所涉农科研机构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基地,集聚有40多家育种企业,是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密集区,且国家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中心等国家战略规划、平台和重大工程项目正在此全面建设。全省应利用好科技机构分布众多、科技资源要素密集、国家创新战略平台工程实施的机遇,提升区域发展定位,加快招商和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推进农业产业、科技、金融紧密融合,打造一批创新型农业产业园,努力将该区建设成为全国农业高新区,打造我国中部地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地和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引领示范区。
3.扩大开放,打造外向型农业产业集聚高地。随着郑州航空港区和河南自贸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河南已建成空中、陆地、网上、海上多条“丝绸之路”,对外开放的环境不断优化。农业产业要主动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应以农业产业集群集聚区为重点,主动利用河南自贸区对外开放平台和空、陆、海、网丝绸之路,引导集聚区农业企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良种资源,培育发展一批外向型产业集群,将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对外开放的高地,通过国际化竞争引导农业企业转型升级。
4.抓住机遇,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高地。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紧紧围绕国民消费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以产业振兴为核心,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三品一标”和品牌农产品培育为重点,通过提升产业集聚区农业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生产和产业化、品牌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高质量发展的农业产业龙头和新型经营主体,构建一批生产与加工、营销环节更加紧密融合的产业联合体,并引导产业以生产功能为基础向多功能拓展,打造一批能够引导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高地。
四、加快河南农业产业集群高地建设的对策思考
1.规划引导,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各地要摒弃传统农业的发展思路,正确认识我国农业发展新形势和竞争态势,准确把握农业发展大趋势,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需求导向、质量导向和绿色发展,加强农业功能区划和乡村振兴规划引导,推进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逐步由“小而全”向“大而专”的产业结构转变,加快形成各具优势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产业优势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型。
2.多区共建,全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高地。在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规划建设的基础上,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农村双创基地等政策叠加,重点聚焦支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核心区的产业集群建设,通过政策性多园(区)共建和同步打造,引导产业主体和要素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布局,形成产业体系健全、产业生态优化、产业功能完善、辐射带动有力的产业集群高地,并向全国性产业集群和引领高地的目标迈进。
3.要素集聚,提升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能力。从河南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现状看,重点要加强产业资本、科技、市场要素的集聚能力。一是引导产业资本集聚,各产业集聚区,应成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财政引导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在集聚区集中办公,为集聚区提供金融服务;建立融资平台和农业贷款担保机制,为集聚区企业提供担保、融资租赁服务。二是市场需求集聚,加快区域性农业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农产品集散和价格形成功能,为产业发展拓展市场空间。三是科技要素集聚,鼓励科研机构、涉农高校与产业集聚区政府或龙头企业联合创建开放性创新平台,引导城市科技人员向产业集聚区流动,引导科研机构、高校、政府科技部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大协作,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全面增强集聚区创新发展能力。
4.产业互联,提升产业集聚区综合发展效率。产业互联网化是产业发展到互联网、物联网时代的大趋势,要在产业集聚区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业”工程,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引导产业集群集聚和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建设好产业集聚区综合网络管理平台,提高对产业集聚区综合管理能力;二是要打造好集聚区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网络体系,增强集聚区产品质量控制和品牌建设能力;三是结合市场物流体系建设,建设好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四是建设好集聚区信息化管理和产业互联,引导各产业环节更加紧密衔接融合,加快产业信息和要素流动,提升产业发展效率。
5.宣传推广,提升产业集群高地辐射带动能力。各农业产业集聚区,要突破行政区划局限、提高功能定位、大格局发展,为此,必须加大对内对外宣传,扩大产业集聚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同时也要做好对产业集聚区发展前景的谋划和规划,借助国家各种农业会议宣传推广产业集聚区。更为主要的是建设好产业集聚区网络宣传平台和举办高层次产业发展会议。要求省内具有一定规模化和知名度的产业集群高地,一定要谋划好全国性产业会议。正如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一样,将集聚区建成国家乃至世界产业的永久性会议中心,做到以会引资、以会聚才、以会招商、以会宣传。
参考文献
[1]张海峰.城镇化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J].农业经济,2019,(07):12-13.
[2]彭迅一.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困境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19,(02):15-17.
[3]许烜,王溶花,雷丽君.湖南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与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8,37(05):71-73
[4]张明霞.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03):79-82
作者:孙建军 景丽 张伟 上官彩霞 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