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产业基本原则对策建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凤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1农村经济增速明显
2006~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8668万元提高到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92.6元提高到5900.0元,分别增长454%和212%。
1.2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战略性调整
花椒、苹果、畜牧业、特色中药材是凤县的优势产业,近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花椒规模达到4500万株,年产3000t;全县果园面积5333.3hm2,年产5万t;随着“百万头生猪大县”项目的建设,2010年凤县畜牧业产值达到3.71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1.25%;截止2010年6月底,全县中药材留存3557.1hm2,猪苓、天麻14万窝,产值可达6700万元,实现收入4000余万元。
1.3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取得了新成果
凤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1534.1hm2,其中无公害蔬菜533.6hm2、无公害苹果333.5hm2,无公害花椒358.8hm2。尤其是2007年唐藏镇庞家河村99.4hm2果园被省果业管理局确定为“全省100个生态示范果园”之一。
1.4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显著
“十一五”期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3.5km2,新建和改造节水灌溉工程14处,新建集雨水窖507座,全县农村安全饮水人口达到6.2万人,安全饮水普及率达83%以上。
1.5扶贫开发成绩斐然
“十一五”期间全县实施扶贫开发重点村35个,整修拓宽砂石路173km,修建桥梁22座,浆砌护坡417m,修建河堤1462m,实施扶贫移民安居工程1507户6252人,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人口的居住环境,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1.6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迅速
在全国旅游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凤县结合本地优势资源,适时提出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椒畜富民、民生优先”发展战略,将农业和旅游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县有一定知名度的休闲农业点15个,其中大型休闲农业、旅游企业8户;现有休闲农业实体560家,其中县城家庭宾馆132家;林麝特种互动养殖92家、存栏2300头。目前,已形成了年接待游客240万人次,年实现休闲、旅游综合收入21.2亿元的能力。
2凤县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规模效益明显不足
除花椒、苹果具备相应规模外,其余具有潜力的特色产业规模太小,而且多以出售初级农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生产和管理手段落后,劳动效益较为低下,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程度较低。
2.2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主要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现有的龙头企业,普遍产量少,加工程度低,带动覆盖面小,农业协会、合作社对农业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切实发挥,导致产品链条短,商品率低,大多数农民由于缺乏技术、市场信息支撑,经常盲目生产,易受损失。
2.3农技推广体系滞后
主要表现在农技推广人员学历普片偏低、知识更新缓慢、农技推广机制老化、配套资金缺乏,农技推广激励、约束制度不健全,造成现有农技推广体系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4农业信息化水平偏低
凤县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比较迟缓,信息化水平较低,缺少统一治理和高层规划,没有真正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信息传播反馈网络,农业市场的需求信息难以快速、有效地传播到田间地头,易造成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农业资源的浪费,因此,农业信息化对凤县农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5农产品品牌效应薄弱
从总体上看,凤县农产品品牌化程度还不够高。现仅有花椒、蔬菜、果品有注册商标,且知名品牌太少,加上对市场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导致销路不畅通,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的导向作用难以传递给农户,农业生产与市场脱节严重,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3凤县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3.1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及《说明》,结合凤县实际,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全县社会经济条件和资源比较优势出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以国内外农业市场为导向,以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为支撑,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手段,以创建“十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抓手,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机械化操作、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全面提高农业经济的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农业跨域式发展。
3.2基本原则
3.2.1合理开发原则按照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凤县属于以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的生态主体功能区,因此,在农业主导产业开发中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目标。
3.2.2提升质量的原则现代农产品竞争的本质是质量,关键在于科技含量的提升,并有赖于农业、食品、环保等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集成。为此,凤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要在总结当地已有科技引进试验及示范推广经验,整合和优化县内科技资源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同国内有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大关键技术的开发试验和应用推广,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增值能力。
3.2.3一体开发原则凤县农业产业化发展除了要充分利用好新时期中央及地方的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外,要持续加强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带动农产品加工及贸易企业、专业协会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的成长壮大,并促其按照“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组织方式,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利益链接机制,延长农业产业链。
3.2.4农业品牌原则品牌体现了某种商品或服务所具有的独特品质和价值,要依托凤县已有的“中国花椒之乡”等某些农产品品牌建设基础,以花椒为突破口,按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原则,突出“自然、生态、绿色”主题,统一标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制,不断增强品牌无形资产意识,发挥农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及其对生产经营的辐射带动作用。
3.2.5社会参与原则由于农业多功能性特点,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在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在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的同时,加强政府在规划指导、技术服务、资金投入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调动农民、涉农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广泛吸引科研院所、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参与,才能有效促进农产品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3.2.6整体推动原则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选准凤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科学布局,分步实施,规模开发,全面促进农业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4凤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4.1强化现代农业园区承载力
以现代有机农业栽培模式与高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生态园的经济效益[1]。凤县应根据县情,合理引导、科学规划,紧紧抓住国家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建设的机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方向,以土地流转为手段,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科教兴农战略,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现现代农业园区与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园区承载产业,以园区承载特色农产品,以园区承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园区为平台,为农业现代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平台。
4.2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农业信息化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自动化和生产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过程。首先,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其次,按照“集中、统一、规范、效能”的原则,集中建设统一兼容、资源共享、高效适用的各级网络中枢平台环境,形成县统一、规范、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借助农业信息设施,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积极宣传凤县特色优势农产品,强化品牌效应。
4.3农技推广体系破旧立新
按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国家六部委关于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精神,县政府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加快制定农技推广部门的保障性政策,增加财政投入,经费供给。增加广大农技人员考察、培训等知识更新强度,更新观念,拓宽领域,努力探索农技体系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4.4创新农业发展新途径
凤县应积极研究探讨农工商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政策,并结合扶贫开发、生态建设、旅游发展,统筹考虑,进行农业的综合开发;大力加强凤县休闲、旅游农业的开发力度,将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有机结合,创造农业发展新途径,实现农民增收新突破,同时,也为农业高科技技术及材料的研发、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