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都市农业发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提要]河南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人口大省。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城市,由于区位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在全省现代化农业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都市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郑州都市农业发展对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郑州;乡村振兴战略;都市农业

一、引言

2017年10月18日,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此后,12月20日,中央工作会议全文,新增了“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这一具体表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形势下的战略需要,是我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它的提出顺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需要,顺应了我国现代化目标战略性提升的需要,顺应了我国城乡关系新的革命性飞跃的需要,对我国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速度加快。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的都市间隙地带及其辐射地区,以都市文明为依托,遵循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大城市所能提供的先进生产力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提供有形产品的同时,为大城市提供先进的、多功能化服务的现代农业系统。

二、郑州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都市农业始于1919年德国创造的“市民农园”。与世界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较,中国都市农业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郑州市还处于城市发展的上升阶段,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整体发展规划。

郑州市的都市农业具体发展思路不太明确。没有根据资源环境及现代农业多功能集合的特点,因地制宜,构建科学的主体布局。旅游、生态观光休闲、社会教育功能仅局限于各自领域,造成农业经济效益与社会功能、生态环境相互脱节或结合松散。由于缺乏整体长效规划,各区县各自为营、生产混乱、区域农业产品雷同和资源浪费严重。

(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目前,郑州市还处于城市发展的上升阶段,与其他较发达的城市相比,例如北上广深等城市,郑州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比较薄弱。第一,公共交通不便利。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郊村庄至城区公交线路已经通车,但是线路比较单一,由于生态果园、农家乐的布局分散,线路根本无法满足市民的休闲需要;第二,公共设施不完善。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青睐于近郊农家乐和农业观光旅游。农村在停车场、住宿、厕所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人们普遍体验不尽如人意,长此以往,必然导致都市农业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三)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还不足20%;粮食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仍高达48%,而且优质农产品较少;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之比不到40%(发达国家大多为70%以上);各区县“小而全”的问题仍比较普遍,产品和产业优势仍不突出;等等。郑州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亟待提高。农业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龙头企业多而不强。龙头企业在全国竞争力中实力较弱,多而不强;二是发展不规范,水平低。对农户的带动力不强;三是企业农户间信息不对称。目前,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较薄弱,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郑州市在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注重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结合发展,从而无法突出地域特色产业。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不断实现农业产业的延伸发展。

(四)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由于环境污染、农药、化肥、杀虫剂、激素饲料和转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郑州都市农业存在农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卫生安全隐患多、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不够等诸多问题。少数农民法制意识淡薄,违法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追求眼前利益,因此市场检测、监督的力度亟待加强。

(五)示范区的示范性不够。

都市农业示范区作为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手段,在建设过程中其示范作用尚未发挥出来。首先,示范区面积普遍较小,没有做大做强,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其次,示范区周边基础配套建设不足,示范区的发展规模和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再次,园区内建设仍以农业生产功能为主,其他功能建设相对薄弱,特别是与旅游业、餐饮业、服务业的结合不够紧密,游客无法切身感受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不同之处;最后,示范区在不同季节、年度效益差别较大,不利于持续性发展。

(六)农民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作为农业劳动力主体的青年农民大多是由小学、初中、高中毕业返回的“三回生”。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不仅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由于农村劳动力适应不了当前非农产业发展要求,基本上仍从事传统的、低层次的服务行业,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第三产业。

三、郑州都市农业发展建议

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指导,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郑州都市农业应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因地制宜,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扶持力度。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在都市农业发展上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一是深化对都市农业的认识,尽快扭转过去对都市农业的错误观念,明确定位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将规划落到实处,提升引导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大都市农业用地保护力度,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和都市农业用地,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三是加大对都市农业的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各类支农惠农项目资金,合理利用农业、水利、土地开发等项目资金,帮助经营主体发展都市农业;四是积极培养都市农业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造就一批适应都市农业发展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产业兴旺就是要跳出单一的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高收益的产业,由此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让乡村成为人民向往的美丽家园,实现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围绕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产城融合、多业态复合等多种类型,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加工、仓储、冷链物流到电商营销全产业链融合。立足服务农业生产全过程,发展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同时,积极推动三全、思念等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对都市农业的投资,突出规模效应,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扩大影响力,从而凸显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推进科技创新,推广标准化生产。

都市农业是一种高科技投入、集约型生产、专业化管理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要依靠郑州大学、河南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为都市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生产管理方面,郑州市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统筹制定都市农业建设规划,使都市农业的发展趋于合理和有序,并建立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来服务都市农业的发展。此外,还要严格规范都市农业生产发展的技术标准,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和监测体系,鼓励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高都市农业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力及品牌效应。

(四)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推动都市农业物流业发展。

郑州市交通优势突出,铁路、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新郑国际机场被定位为我国八大机场之一,这些都促进了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和农产品销售体系的建立以及农业信息的传播辐射。同时,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还要既借鉴先进技术经验又体现当地的经济文化特色,既突出大都市生态屏障的功能又不忽略其经济的功能,因地制宜,依据郑州市的资源优势、技术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充分发挥郑州市交通区位优势,按照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运作,打造有郑州特色的都市农业。

主要参考文献:

[1]詹慧龙,刘燕,矫健.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研究[J].求实,2015.12.

作者:申合帅 单位: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