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推动农业发展的法治保障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与农业的法治保障水平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为了促进农业实现更健康的发展,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相应的倾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在“三农”问题法治化目标的大前提下,健全完善的法治保障措施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条件。本文在深入分析农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推动农业发展的法治保障措施。
关键词“三农”农业发展农业法治保障
一、推动农业发展的法治保障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农业法治保障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发展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在农业农村政策方面的支持。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在相关政策的制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倾向性,越来越多的利民政策相继出台。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许多农业政策一直处于较高的层面,没有形成法治化发展趋势,并且在实际操作和落实的过程中,一些农业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很多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落实起来因时因地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除此之外,一些农业政策会随着国家发展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没有较强的可预期性,缺乏法律稳定性的特征。因此在推进农业法治保障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提高农业发展的可预期性,提升农业法治保障水平的必经之路。
(二)强化农业法治保障是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前提
改革一直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有效方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农业领域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农业和农村的环境较为复杂,涉及面广,牵扯的人数众多,要想提升改革的实际效果,就需要不断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保证农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农村改革的深化发展。在此过程中,法治保障措施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法治是深化农业领域改革的重要方式,通过法治途径进行改革,可以使改革过程中按照法治化的途径开展,在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前提下,逐步走向正轨,不断化解改革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减少因为改革而带来的阵痛。同时,通过法治保障和推进农业发展,可以提高农业发展的导向性,使改革措施和改革手段的运用更加符合农业发展基本特点,因此,推进农业发展的法治保障措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
(三)强化农业法治保障是保护农民利益的本质要求
农民利益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点关注的,对于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应该坚决制止并且严厉打击。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土地征收,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物排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但是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缺失,解决起来会面临一定的困难,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由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持续的法治宣传,当前农民的思想和文化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法律意识,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法治建设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充分发挥法律在解决矛盾纠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农民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友善的法治环境。
(四)强化农业法治保障能有效规范农业生产秩序
农业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农业生产秩序,并且这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农民心中已经根深蒂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传统的农业生产秩序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与此同时,农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化程度也逐渐提高,生产和经营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利益的诱惑之下,违法经营、破坏农业生产秩序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十分不利,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规范和管理,就会演变成不当的市场竞争行为,从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农业发展领域的执法问题,基层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效果不佳,不能形成较强的震慑力,而事中事后监管方面也存在缺位。在这样的情势下,积极推进农业法治化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推进农业发展健全法治保障措施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牢固的法治意识,为法治措施的实施奠定思想基础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在“三农”问题法治化的目标下,提高法治意识是其中十分关键的环节。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系统的领导干部应该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对于现有的涉及到“三农”领域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学习,掌握开展本职工作的基础法律知识,同时树立牢固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信仰,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与此同时,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碰触。强化权责意识,加强责任担当与问题导向,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提高法治保障措施的实效性,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法治条件。
(二)科学立法,完善农业相关领域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法治保障的基础条件。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农业领域的立法还不够完善,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空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出现了全新的农业发展形式,而法律法规的制定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就导致在许多领域之中,都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农业法治保障体系也没有完全形成。在这样的农业发展趋势下,积极健全和完善农业领域立法,从而逐渐形成完善的法治保障体系,是推进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农业发展领域,如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产业政策扶持、农业支撑和保护体系建设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的开发和利用等诸多方面,尤其是其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都应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科学制定相关立法,提高农业发展的稳定性。
(三)强化农业领域法律实施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农业发展法治保障体系的同时,强化法律实施也是非常关键的。即使再好的法律规范体系,如果不能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推进农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从农业和农村实际发展特点来看,相对于法律的制定来说,法律实施问题更加棘手,这主要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积极推进农业领域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对于破坏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坚决打击,绝不姑息。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实施体系,完善权责分配,强化主体责任,避免出现之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执法不力等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维护稳定的农业发展环境。
(四)强化农业法治宣传
在农业法律保障措施的过程中,立法、执法、司法、守法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农民来说,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遵守。而农村地区的整体教育和文化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绝大多数农民在法律意识方面还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应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和方法,采取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与农业生产领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知法用法的实际能力,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业法治保障的整体水平。综上所述,在推进农业发展过程中,国家除了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之外,还应该在强化法治保障方面多下功夫。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法治措施,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积极完善农业相关领域立法,使农业发展有法可依,强化法律实施,有效规范农业生产秩序,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为“三农”法治目标的实现提供力量。
作者:马正英 赵宗 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