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阐述了山西省的省情农情、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传统和现状,分析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农水利用效率及旱作良种应用等影响有机旱作发展的问题,重点围绕“土、水、种、技、机、绿”六字要领,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有机旱作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有机旱作农业;现状;思路;对策

山西省的省情农情决定了山西必须走有机旱作农业之路,以肥补水,以土蓄水,坚持走精耕细作、用地养地、农牧结合的农业路子。2017年在山西视察时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1]。山西少雨缺水,保护生态、节水发展是农业的必由之路。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把握了山西的省情农情,为全省农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路径,是山西省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遵循。笔者结合长期的工作实践,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传统和发展现状、有机旱作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对本省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进行综述,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1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现状

1.1山西省情农情。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部以黄河为堑,北跨绵绵长城,地势起伏不平,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西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全省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年降水358~621mm,多集中于夏季6~8月。山西河流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多数河流从山西境内发源,向省外发散流出,是典型的自产外流型水系。总体来说,山西山多地少、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旱地占70%,山地占70%[2]。1.2山西有机旱作传统山西发展。旱作农业历史悠久,大约在南北朝以后形成了以精耕细作、轮作倒茬、施用农家肥等为主要内容的有机旱作技术传统,流传应用千百年。至1949年以后,本省涌现出的屯留王公庄、壶关晋庄、闻喜东官庄、昔阳大寨、柳林董家山、陵川平川村等旱作典型,在传承旱作农业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有效的丰富和创新。21世纪以来,本省大力发展地膜覆盖、科学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旱作节水技术[3],并将其应用于培育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推动了特色产业与有机旱作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可以说,有机旱作农业是适应山西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现实抉择。1.3新时代山西有机旱作发展成效。在准确把握省情农情基础上,本省2017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市县也相应出台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指导意见或规划,全省有机旱作农业各个层级发展框架基本搭建。在科研方面,有机旱作农业农技集成、良种攻关、农机配套等技术研发力度进一步加大,设立了14项有机旱作农业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8项技术科研攻关专项,引进十几种杂粮和油料作物有机旱作新品种200个以上,建立面积超过4000亩的特色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面积3000亩以上抗旱节水新品种展示基地3000多亩。在农技推广方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00万亩以上,推广小麦探墒沟播1000万亩次以上、渗水地膜谷子穴播、高粱密植精播等旱作技术,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集成技术超过8万亩。在示范创建方面,以1市5县13片为重点推进有机旱作示范创建。总之,进入新时代,山西有机旱作农业有了明显进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本省耕地中,近50%是坡耕地,这其中又有50%以上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4];耕地资源利用不合理,高产田高负荷运行,旱地大多实行单一粮食种植模式,传统的耕地培肥、养地、轮作倒茬等保养制度弱化;农田建设不平衡,往往侧重好耕地,而忽视地处边远、条件较差的旱作农田。2.2农水利用效率低下。全省干旱少雨,是全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之一,但是本省还存在农业用水效率不高的问题,一方面缺水,一方面浪费水。2017年全省总用水量72亿m3,其中农业用水约45亿m3,占总量的62%。在本省的GDP中,第一产业占比仅为5.2%左右,但用水量却达到了62%。尤其是灌溉水利用率低,全省灌溉水地面积241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0%,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2,与全国基本持平,但与发达国家的0.7~0.8还有很大差距。2.3旱作良种应用落后。本省旱作良种的选育、推广和应用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在小麦生产上,适宜本省气候的本地强筋品种较少、供给不足。在马铃薯生产上,全省马铃薯平均单产是810kg,全国为1200kg,而美国是4~5t,单产差距较大,其根源是品种问题。在谷子生产上,本省虽然有晋谷21、长农40等一些品质优良的品种,但是由于连续多年使用没有提纯复壮和良种扩繁,种性呈现退化趋势。燕麦、荞麦、杂豆等特色作物主导品种普遍少,且大多是农民自留种,良种有效供给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生产、农民需求。2.4农业机械化配套不足。本省农业机械化程度总体不高,全省丘陵山区农作物的综合机械化率只有56.8%,比平川地区低20个百分点。从作物类型上看,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机械化水平较高,但杂粮、林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机械化水平低。如杂粮机械收获环节损失率偏高,全省主要杂粮作物机械化收获率不足30%。农机社会化服务不足,小规模自用型农机户多,大规模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少,技术熟练的农机手普遍缺乏。2.5社会化服务程度、水平不高和体系不完善由于农业总产值在GDP中占比低,对城乡居民收入贡献小,客观上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发展程度、服务体系都有差距,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本省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发展比较落后,不少地方尚未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3发展思路与对策

加快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总书记给山西出的命题作文,也是本省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基础要求和重要突破口。未来应重点围绕“土、水、种、技、机、绿”六字要领,抓好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完善形成国内领先、国际有名的山西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成为全国的重要品牌。3.1加强耕地质量建设。通过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平田整地等工程措施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突出抓好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控污修复,充分利用本省雨热同期资源优势,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等方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及供水供肥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进一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稳步提升耕地地力,进一步发挥优势,提高旱地生产力。3.2提高农水利用效率。积极发展以管灌、喷微灌、渠道防渗为主的高效节水工程,在全省特别是“两山”地区要大力开展旱地集雨、蓄水利用等节水抗旱技术及设施的科学研究与推广,科学规划和适度建设小型蓄水工程。既要想办法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又要保证科学统筹发展,形成节约水、珍稀水、用好水的节水控水机制[5]。3.3加快旱作良种攻关。围绕有机旱作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重点作物品种联合攻关。加强不同生态区优势作物抗旱、抗逆及功能性种质资源创新,加快谷子、高粱、小麦等作物抗旱节水新品种选育,加强旱作良种繁育,鼓励进行提纯复壮、良种扩繁,保障旱作良种的有效供给。加大旱作良种的引进、试验、筛选力度,丰富本省有机旱作农业品种结构。3.4提高农业机械配套水平。借鉴全国先进地区经验,在适宜丘陵山区农机普及上下功夫。要大力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快农机创新研发和示范推广,研究大马力小型机械,抓好适宜特色作物、丘陵山区的小型农机、电动农机、智慧农机等装备的研发、应用。用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并根据本省实际,及时将有机旱作农业所需机具纳入补贴范围[6]。3.5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贯穿农业生产作业链条,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作业的生产性服务水平。积极推广以“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为内容的农业生产托管,覆盖小农户耕、种、防、收等生产环节。发挥农技推广机构的主导作用,推动服务功能从农业技术服务向农业公共服务拓展,为广大农民群众做好测土配方、市场信息等服务。加快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促进生产服务便利化。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农产品物流服务,组织好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大同农产品买卖环节。借鉴“山西小米”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同时再推选一批功能农产品品牌。

参考文献:

[1]让绿色有机成为山西农业名片———聚焦我省《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N].山西日报,2017-12-4.

[2]山西省土地管理局.山西土地资源[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8.

[3]张藕珠.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集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54-55.

[4]杨才敏,卫正新.山西省的自然因素与水土流失[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2(2):54-56.

[5]陈阜.现代有机旱作农业与技术创新需求[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342(6):9-13.

[6]程海富,崔可嘉.山西省大力发展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J].当代农机,2018,(6).

作者:杜文波 单位: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