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对策思路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对策思路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对策思路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理论的提出,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及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农业产业作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和我国粮食产量的主要来源,被我国定为第一产业,其衰落和兴旺关乎着每一位国民的命运,因此农业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农业产业的创新也成为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农业经济

本文章主要从农业产业发展背景阐述创新发展的来源,再根据农业创新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就深化农业创新提出对策建议。

一、发展背景

(一)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传统的农业产业模式是小农经济,主要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发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上是自己使用或者缴纳赋税,其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和封闭性。因此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分散性,使商品经济无法大范围运转,且与第二三产业不能更好地融合发展,形成了发展不均匀、衔接不顺畅等情况。为了使乡村农业振兴,产业发展,国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主要特点是从产业规划入手,针对原有产业运行中发展不平衡,农业经济交流不畅通等问题,通过改变创新产业模式的策略,来推动乡村农业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在此背景下,它作为一项理念倡导,吸引了更多优秀的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为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奉献力量。由此推动着农业产业经济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由于其能促进农业产业生产的综合能力,为乡村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提供保障,能延续乡村农业产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背景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立足“三农”发展

所谓“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也是基于这三类,即要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解决农业的发展问题、解决农村经济的稳定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然而重中之重是立足于“三农”问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民需求的发展也以不同的方式多样性地呈现,而“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短板和不足。过去,我们过于注重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农村产业经济的建构,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均衡等情况,未能使我国的农业朝品牌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进行。直到“三农”问题的提出,人们才能将注意力转向农村经济、将力量用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同时,只有实现农业产业的兴旺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为了使农村经济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党、国家、人民都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必须优先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才能完成这一项伟大的使命任务,最终立足“三农”发展,为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方向和目标。

(三)确立明确目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意思是当粮仓充足了,百姓的粮食充裕了,国民就能知晓各种行为规范和道理,百姓衣食无忧了便懂得了荣辱观和礼仪。因此,推动农业产业兴旺更是提高社会文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国家为实现社会文明这一目标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目标——推动农业产业创新。对农业产业的经济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农业的发展,而是在原有的产业结构基础上改变农产业生产链,同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引用创新型人才选手,实现农业产业的创新升级,从不同渠道、不同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的经济发展。

二、创新发展下的初步收获

2021年是农业产业经济飞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农业产业结构创新大规模普及的一年,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在农业产业创新条件下,不仅提高了农产量生产效益还加快了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即使对于创新农业而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会加大,但总的来说,粮食安全和粮食产量会更有保障。

(一)专家指导的农种茶效益提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三农专家成功创新茶叶产品,开发了高端红茶系列,由此雷锋乡的茶产业迅速发展,茶叶种植面积达1.6万余亩,拥有了“人均一亩茶”的称号.

(二)早稻保苗的创意提出

江西省丰城市荣塘镇马口村的水稻农田常存在着病虫害现象,特别是在雨水丰盈的季节,阻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针对这一情况,市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对水稻植株一一观察,检查病虫,分析病虫的各类,最后研究得知,之所以出现这类现象是因为村民在水稻栽培的前期忽略了稻苗的虫害问题,等到后期再除害已经为时已晚,因此,技术人员提高了“早稻保苗”的创新意见,使这类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

(三)蚕桑产业的创新运用

得益于盛产肥沃桑叶的自然条件,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进化镇将蚕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经济的产业,通过创新产业模式——“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建构。其中还实现桑叶功能的多元化开发,例如,用桑叶饲养生猪,将猪养得毛色发亮,使猪肉价格高出市场价4元;将桑条修剪后制作菌棒进行出售,一举三得。其中还搭建小蚕共育室、户建养蚕工厂,将蚕桑产业大规模朝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全镇桑园面积达90000余亩,年养蚕量高达300多张,产值达到了2700万元。

(四)直播旱地油菜技术的完善

我国生产油菜的优势产地在湖北省宜昌市,从前湖北一带的油菜地主要以水田种植为主,搭配在水稻田里一起种植,很少进行旱地油菜花的种植。但实际上研究发现,旱地生产油菜比水田生产油菜得到的产量更多,且还可以采用旱地播种的新型技术,减轻了村民人工播种的负担。以旱地种植油茶为主,采用无人机播撒种子的技术,采用机械进行收获,从而实现了油茶的大面积普及种植及更加高效的生产。

三、农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即使农业产业创新发展使农作物生产率持续保持增长,种子竞争力呈上升趋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产业创新扶持力度不够

农业产业是一项投资较大、周期较长的工程,且在运营过程中,融资较难。而有时存在未从资金上健全连续的投入机制,导致工商资本没有更多地调动到农业产业中,再加上农业产业周期较长,资金回笼时间长,导致无人愿意主动投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业的结构创新。

(二)未建立影响大的品牌行业

虽然我国通过小麦、玉米、油茶等农作物产业结构的创新,提高了产量,取得了一定成绩,也随着规模的扩大打造了一些品牌,如东姚洪河小米、太行菊等等,但这些农产品品牌都是区域性品牌,只是在当地有知名度,而外地却很少知道,很难进一步扩大规模效应。

(三)新型经营企业带动能力不足

由于新型经营企业大多刚刚产生,经验和发展都不成熟,存在着“起步晚、规模小、资金力量不足”等问题。例如新创建的林州市农业企业,就存在着规模较小、装备不齐全,设备质量不高等情况。由于刚刚起步,效益也得不到良好的体现,农民之间的合作发展机制也不够完善,科技的投入力量也不足,再加上,农业生产链条延伸不够,农产品市场对接不强,抗风险能力不大等问题消磨了生产动力。人们一开始没有看到很好的效益收入,就会畏惧挑战和困难,然而新型经营企业不能很好地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带领大家一同想办法渡过难关。

四、解决对策

(一)扩大农业品牌知名度

首先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观察适合大规模发展的农产品种类,要依据当地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提倡大规模农业产业创新。要对生产的农产品的优势和特色深入了解、深入挖掘。对于推广模式,要发挥现有的渠道平台优势,如红旗渠集团。要保证农产品的健康质量,能够有申报“三品一标”的认证,打造系列化产品。通过参加各种国内外博览会,将打造的产品品牌进行宣传和推广,从内到外,使人们都能知晓。一旦农业品牌被打造,且品牌的知名度提高,那么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创新理念也随之得到众多人民的认可,由此增加了创新模式的普及度,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相互之间都能取长补短,共同加快农业产业的经济发展。

(二)推动农业企业的快速发展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对于运营过程中融资困难的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同时农业企业也要切实发挥创新能力,努力克服在运营初期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依据创新模式,企业要完善“党建+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机制,与各企业进行经济合作,完善产业链条,增强与市场之间的衔接,从而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的市场效应。在生产初期阶段,企业需要不断尝试新的创新,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营方式,不断吸取教训,不断向其他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学习,提高农产品的转化能力,融合产品经济,带动农户实现共赢。

五、深化创新对策

(一)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体现在人们从实现温饱到共建美好的变化,因而农业的品种也开始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这对农业产业的生产标准、生产种类、生产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在农业产业创新方面应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提倡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从以前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企业生产出人民所需的有效农产品;要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质量导向,因地制宜打造农产品品牌,培养造就一系列在创业创新中有国际水平且能发挥主动创造性的科技人才。鼓励他们为满足人民多样化农业需求创新不同品牌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人民的消费需求,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共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至今为止,小农经济又称“一家一户”经济,仍是我国主要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占据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这类农业生产结构的经营模式规模较小,且不集中、分散性和不确定性特点突出,使得农业的农地之间不能形成流转,再加上农民自己种的粮食基本只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多余的缴纳赋税,其市场切入口也不大,导致农业经济不能流通,与二、三产业也不能较好地进行商品交流。不仅不利于增加农业产业的生产量、提高农业产业生产效率,还增大了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扩大农业经营的规模,发展种植大户,建立农业生产合作,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三)重视和提高科学技术

加大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贡献,要大量将成本和资金投入到农业产业的科技建设中,加大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因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机械化,要将科技创新更多运用在机械设计方面,使得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构建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完善,避免效率低下、产量不稳定的情况,使农业生产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四)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融合

农业产业要与二、三产业相互融合,最终实现经济结构一体化,使规模统一,经济交流繁荣。为此应当从多方入手,让各行各业融入农业产业。如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农业需求的休闲农业和电商农业,可以侧重这两方面新模式的农业结构发展,再通过互联网打造品牌,与传统农业结构相结合,最后再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实现经济统一、规模统一的创新。

(五)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一直以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农业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培养农民的农业发展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农民个人的收入,还能促进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农民作为农业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生产力,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农民实现丰收的前提,倘若农民能了解一部分简单的农业生产技术、发现农业生产的规律特点,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那么农民对新型产业创新模式就能更好地运用和实施。因此可以为农民开展新型创新模式下的科学技术培训,对其传输创新理念和农业生产创新下的新模式、新方法,还可以带领他们进行实践教学,将我国农业创新发展的后备力量朝着更加科学、专业的方向引领。

六、结语

农业创新是农业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环节,值得我们对其产生的背景由来、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深入进行探索研究。通过农业产业创新,我国在农业方面的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经济得以提升,体现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作者:冷雪蕊 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