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广东农垦隶属于农业部,是一家以从事南亚热带特色农业为主,多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集群式集团公司。垦区的农业生产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现已拥有国内外一流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建成了多个大型农业科技园区,以及名优产品基地。但作为广垦多家生产性企业原材料供给的后方腹地,当前面临较大的供给缺口。要提高垦区农产品的产量有两个途径:一是扩大种植面积,如对垦区未被利用的荒地进行垦殖,又如广东农垦在泰国、马来西亚购置土地建立橡胶生产基地;二是调整种植结构,即增加“三高”作物①的种植量。但是,农作物种植面积不可能无限扩大,也不能全部种“三高”作物,广东垦区今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值得思考。

一、现代农业经营发展模式分析

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产能,实现高效产出,创造高收益。目前已有很多文献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过讨论。如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Mdlo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是促进技术进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拉坦和日本经济学家早见次雄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将现代农业的发展归纳为三种模式:即机械技术型模式、生物技术型模式以及机械生物技术型[1]。另外,曾宏(2011)围绕生态农业和木本农业两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途径和方向[2]。曹俊杰(2009)提出了5种适合东部沿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分别是产业化和开放型农业发展模式、工农互补型农业发展模式、多功能和生态型农业发展模式、高新技术和集约型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城乡融合型农业发展模式。广东农垦实现农业现代化,采取何种模式,要根据垦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模型建立

(一)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

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宏观经济环境的变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自然环境的改变等等,这些影响指标无固定结构、影响因子非常零散,不容易把握。针对其特征,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homasL.Saaty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所谓AHP法,就是将众多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按照不同层次进行聚合,形成一个递阶结构,接着对同一个层次的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分析,一般采用专家打分法,比较的结果放入判断矩阵里面,然后用求解最大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方法求出各评价指标的相互权重,再通过计算得到影响因素的优劣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做出决策和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对现代农业发展影响指标的分析,利用AHP方法构建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任何一个指标权重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整个模式选择的结果[5]。利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要步骤如下。

1.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中的同层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其比较结果以1-9标度法表示,“1”表示两者一样重要,“3”表示前一个因素相对后一个因素略显重要,“5、7、9”依次表示前一个因素比后一个因素明显重要、强烈重要和极端重要。为了使两两判断的重要程度更精确,则用“2、4、6、8”分别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值。如果某一个层次有n个指标,即可得到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A={aij}。

2.求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接下来,要得出该层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重要性的权值,可以根据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值λmax和特征向量x,3.进行一致性检验在进行因素两两比较时,采用专家打分法,专家在对因素重要性进行赋值时,也会因为个人偏好及客观事物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的干扰,而做出不一定非常准确的判断,以致最后通过判断矩阵求出的特征向量(权值)也可能出现偏差。所以,有必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三)现代农业经营发展模式的选择

各指标层的权重确定之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确定指标层各项指标对方案层中每个方案的影响程度。接着,将每个方案层的各个指标的影响分数与对应的权重的乘积加总求和。最后,按照分值对方案层进行排序,分值最高者即为理想发展模式。

三、运用AHP法进行现代农业模式选择——以NH农场为例

广东NH农场位于雷州半岛南端,居徐闻县中部。全场土地总面积6000多公顷,主要生产橡胶、甘蔗以及一些热带果蔬。“十一五”期间(2006年至2010年),该厂完成干胶总产5548吨,年均产干胶1109吨;完成工业甘蔗产量53万吨,年均产甘蔗10.6万吨;完成社会总产值6.2亿元,年均实现社会总产值1.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081万元,年均利润1016万元;职工劳均年收入1.8万元以上。2012年和2013年,NH农场的总营业额和人均收入都有较明显的提升。

(一)调研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对NH农场五个方面的因素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土地规模因素。2013年年底统计,NH农场农用地74000亩,其中橡胶地13000亩,园地20000亩,耕地41000亩。农业从业人口1231人,劳均耕地约33.31亩/人,劳均耕地规模与全国其他农场土地规模相比略少。场区土地虽然成片相连,但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存在很多坡地,给机械化耕作带来一些阻碍。2.农业资金投入因素。据调查,2013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88.3万元,年增长率约为1.1%,2012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505.68万元,年增长率约为9.7%;2011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39.26万元,年增长率约为3.6%。近几年来,NH农场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大量的资金都投向了城镇基础设施领域,农业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收紧。3.农业劳动力素质因素。截止2013年年底,NH农场农业从业人口1231人,其中,大专以上仅6人,占总人数比例不到1%;94.34%的农业从业人口只拥有初中及以下学历。农业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4.科技研发因素。该项指标主要指农业生物技术水平和农业科研创新实力。NH农场现有1所独立的农科所,主要研究甘蔗育种,但由于缺少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农科所很难研制新的成果。总体来说,该农场的生物技术和科研创新水平较低。5.农业机械化因素。NH农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是很高,2013年年底统计,场区主要机械设备是农用中型拖拉机,总计26台;无联合收获机。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主要以人力为主,机械耕种面积为20000亩。

(二)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中各个层次中的因子进行相互间的重要性比较,并根据程度使用1-9的比例标度进行打分。通常是选定10名左右的专家,对其发放相关调查问卷,专家就方案层中每个方案对准则层中各指标的依赖程度进行1-9标度法的比较打分,接着针对NH农场农业经营发展的5个影响因素,即准则层中各个指标进行相互比较打分。然后进行调查结果的分析、甄别和处理,最后得出方案层对准则层各约束条件的判断矩阵。权重的确定主要运用MATLAB软件,经过计算,各个方案相对A1-A5约束条件的权重表。

(三)层次总排序

将方案层对各个指标的依赖权重与准则层相应指标的权重的乘积加总求和。最后,按照总分值对方案层进行排序,分值最高者即为理想发展模式。

(四)结果判断与评价

对于AHP法,要注意其运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主观性操作行为,特别是在进行两两因素比较时,其因素重要性的量化很容易随着专家的偏好而发生变化,不同专家给出的结果有可能不相同,所以尽可能为专家们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资料,保证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对专家的判断进行一致性检验,可以使最终的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7]。从前面测算的结果得知,NH农场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最适合甲方案所提供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即优先考虑生物技术型的发展模式,通过生物技术的改进来提高农业总产值。

四、结论

现代农业的经营发展模式研究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广东农垦现代农业由于受到多层次、多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农业选择模式未来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要遵循科学、系统的原则、整体规划、综合考量,运用AHP方法对广东垦区现代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下属各个农场适合哪种发展模式,明确下属农场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力求研究结果和当前农场的生产力水平及发展走势相适应。此外,在进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中,本文提出了5种制约因素,且对5种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作了权重赋值,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现代农业的理论和实践材料。不足之处在于,本文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进行因素权重赋值时,未考虑到因素之间的权重值可能随目标层的变化而变化,理应在假设的前提下考察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再者,对5种因素的内涵缺乏深度挖掘,如能构建影响因素的一、二级指标体系,会使论证过程更严谨,结论更有说服力。

作者:万磊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