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山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新经济常态下,农机使用率较高,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较大,因此,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尤为必要。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了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仅供参考。
全国各地农机工业迅速崛起,中小型农业机械纷纷涌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广大农户家中,使得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然而,一些偏远山区机耕道坡陡弯急,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并未设置警示标志,农机操作手安全意识不强,农业运输违法载人伤亡事件、耕作机械伤人情况屡见不鲜,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1加大财政投入
山区由于道路地势险峻,作业环境十分恶劣,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长期这样,山区农民迫切需要整治危险路段、小块农田,修建公路,尽量改善农机作业的环境。建议政府部门应对项目资金进行整合,积极治理与修建山区农田机具作业道,在必要路段增设警示标志,有效改善作业场所与运行环境,以此来有效避免农机伤亡事件的出现。
2加强农机操作手的安全培训
基于不同农机设备制定相对应的培训方法,强化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及安全生产意识,并编订科学合理的考核计划,考核合格后才可上机作业。针对不严格遵照规定制定的人员,应严厉处罚,有效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应重视周围群众的生命健康。例如,对农机操作手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操作手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掌握,增强安全意识。对操作手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后,有效减少了农机操作手违规操作的情况,有效预防了农机伤亡事件的出现。
3强化农机监管职能
基于《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提出,不定期、定期检验农机机械安全性能,针对检验不合格的,可修复的进行修复,不能修复的应采取强制报废的方法[1]。农业机械安全性是影响农机伤亡事故的主要因素,所以农机管理人员及行业管理部门应对辖区农业运输机械、耕作机械安全性进行不定期或定期检验,对于无安全性保障的应及时更换或修复,符合使用年限该报废的应基于相关规定强制报废,只有这样才可有效防范于未然,将农机伤亡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应采取编制管理方式,对事业人员身份予以确定,并赋予其农机执法主体资格,使得乡镇农机执法人员真正履行山区农机监管职责,按照比例合理配置农机执法人员,真正扭转“无人管、无权限管”等影响农业安全的局面。
4加大乡村路段及田间庭院农机安全巡查
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应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山区对农机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巡查,对实地情况进行有效掌握,以此来有效预防农机安全事故的出现,切实保障社会大众的安全。首先,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应坚持勤管理的意识,根据实际情况编订巡查时间表与责任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侥幸心理予以有效打击。同时,制定责任管理制度,对个人负责区域发生的事故进行有效处罚,以此来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再次,对于违规操作农机的人员不只进行处罚,还要进行再教育,实现最佳的综合治理效果。最后,对于农机安全管理而言,安全管理人员是重点,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农机安全管理的效果。现阶段,农机安全管理模式大多数都是以宣传及被动等待群众寻求帮助为主,功效差强人意,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并未得以有效发挥。鉴于此,对于农机安全事故频繁出现的现状应积极转变工作模式,主动出击,积极了解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
5部门合作提高监管能力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并不具有执法权,一遇到违法行为则难以处理[2]。鉴于此,积极构建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的机制。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联合交警部门执法,对农机及农机驾驶员予以全方位的安全监管,增强监管力度,并逐渐加强监管能力。一方面,上级部门应大力支持,积极促使两个及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组织协调好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并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对各部门权责予以明确,不仅要避免多头管理的弊端,还要减少给群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创设优质的执法环境,对群众的合法利益予以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坤平.浅谈如何抓好山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J].农家顾问,2015(04):147.
[2]高忠诚.加强山区农机安全监管消除农机使用安全隐患[J].吉林农业,2016(21):57.
作者:刘俊峰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铜钱镇政府农业科技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