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RTKGPS系统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RTKGPS系统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RTKGPS系统应用

摘要:随着精准农业的提出,以RTKGPS系统为基础的新型生产模式诞生。文章针对RTKGPS系统的技术原理展开分析,阐述了该系统在农业智能化中的应用,包括改良平地机、农机导航系统、变量农机设备以及联合收割机等,力求使农业真正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生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GPS系统;智能技术;农业机械设备;应用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电子技术与农业机械相结合,衍生出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以RTKGPS系统为例,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根据每块土地特性与农作物生长特点,在恰当的时间施加相应的肥料,真正落实精准农业模式,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最大化目标。

1RTKGPS系统技术原理

RTKGPS系统是在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基础上构建而成,以实时型为主,可以迅速定位,将用户与系统相互连接,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是该系统的设计基础。在应用过程中由基准站利用数据链将观测结构传递给流动站,流动站对卫星与载波相位进行接收,通过差分处理后给出定位结果。该系统的应用效率较高,每个站点可覆盖5~10km的半径区域,且精度可达厘米级别,无累积误差,即便是在野外观测中同样会取得理想的测量结果[1]。精密GPS定位采用相对技术,无论在几点间同步观测后的处理,还是由基准站将改正值及时传输给流动站,均可看成相对技术。根据采用值类型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实时差分GPS,其精度范围在1~3m之间;广域实时差分,精度范围为1~2m之间;精密时差分,精度在1~5cm之间;实时精密时差分,精度在1~3cm之间。对于差分数据来说,其类型多种多样,其中伪距型与坐标型的定位误差相关性与基站距离之间呈反比关系。RTK观测模型为:paliontopdtdrcp)(dddN式中,代表相位测量值,单位为m;p代表星站间几何距离;c代表光速;dr代表接收机差值;dt代表卫星误差;N代表整周未知数;dion代表电离层折射影响;dtop代表对流层折射;dpal代表相对论效应;代表观测噪声;代表载波相位长度。

2RTKGPS系统在农业智能化设备中的应用

2.1改良平地机

以某农场为例,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传统平地机进行改良,引入固定基站与移动接收系统。其中,固定基站包括接收天线、12V直流电源、GNSS接收机等设备,具有高精度特征,在导航、定位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该设备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与接收功能,可结合实际需求内置多星多频板卡、收发一体通信模块,还支持不同通信协议,如SOUTH协议、透明传输等,并与多家GNSS电台无缝衔接,具备以太网通信接口,可为高速网络传输提供更多便利。在车载控制模块中,内部设置无线通信模块、电磁阀模块、定位板卡等,通过平地系统应用,使土地平整度高度精确到±2cm以内。同时,在应用RTK技术后,与常规激光控制相比,工作效率将显著提升,现场作业免受恶劣天气的干扰,作业精度高,后期调试与维护便捷,可取得理想的平地效果。

2.2农机导航系统

在现代导航技术中,RTKGPS系统的诞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其定位精准、应用范围广、功能全面,可投入到野外观测导航中。在该系统基础上,自动驾驶技术诞生,对车辆行驶路线进行规划和控制,该技术应用到农业设施中,可高效完成翻地等较为繁重、多次反复的生产作业。以智能拖拉机为例,导航控制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基准站。主要用于采集RTKGPS定位信号,计算出信号误差后,依靠网络渠道将正确信号传送给拖拉机,以此提高组件定位精度。(2)决策支持组件。其属于导航系统的关键部件,技术人员以此为依据规划农机装备行驶路线,使定位信息得到充分接收与计算,最后调整到最佳路线开展作业。(3)车载卫星组件。将其安装到机体中,与RTKGPS系统相结合接收信号,并向农机装备实时传送信息,通过修正差分信号达到位置矫正的目标。(4)执行组件。主要对农机设备转向进行控制,属于自控系统中的主要部件之一,可提高转向运行效率,无须人工干预便可自动驾驶[2]。

2.3变量农机设备

2.3.1新型喷雾机我国复杂地形较多,农田面积相对较小,对无人机飞行精度要求严格,一旦没有精准喷射农药与化肥,不仅无法起到抵御病虫害的作用,还可能因局部农药过量使粮食或其他生物受到侵害。对于传统喷雾机来说,因定位精准度不高,有时会偏离规划的飞行线路,出现部分地区重复喷洒,部分地区未喷洒到等情况。但在RTKGPS系统应用后,使传统喷雾机得到改良,达到精准作业目标。与以往喷雾设备相比,其增加了定位模块,操作者可在地面通过手持绘测器、移动基站等设备开展作业,支持自定义飞行路线、喷雾量等指标,高效完成农药或化肥的喷洒目标,在飞行的同时还可自动记录喷洒数据,为数据采集提供更多帮助。

2.3.2新型播种机在以往条形播种机的基础上加入智能技术,由此衍生出新型播种机,支持变量投放物料,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可根据实际需求控制种子与化肥的投放量。该设备的创新要点在于加装RTKGPS系统,并发挥物料投放变量控制器、田间计算机等辅助作用。设备技术原理为操作者事先设置播种或化肥量信息,将其存储到计算机中,利用固定/移动基站规划播种机运行路线。在装置运行中,接收端通过差分分析为其分配相应的线路,发挥决策组件作用并有效决策,利用执行组件优化线路,实现自动化播种的目标。例如,某农场分别采用RTKGPS系统与常规系统种植小麦,通过播种结果调查得知,常规播种设备的播种作业不够均匀,局部出现多播或者漏播情况,需要后期人工补充完善;而RTKGPS系统下的智能播种设备,定位与速度信息精准可靠,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装置转速,实现均匀精确播种目标。

2.4联合收割机

该设备主要由地面固定纠偏站与移动接收系统构成,其中前者采用AG214型双频GPS接收机,后者为12V直流电源与PCC电台天线设备。该设备具有精准化、动态化特征,可应用到导航、控制与定位等领域中。在传输路径规划方面,采用差分数据传输模式,以高频无线通信设备为主,信号强度较大,PCC接收机通过RS-232串行接口通信的方式,与GPS接收机连接,将设计参数根据实际需求分门别类,存储在接收机中随时使用。其波特率为9600b/s、起始与停止位各1个,校验位为0。通过上述指标设定,可使RTKGPS系统智能化目标顺利达成。

2.5自动导航插秧机

在农业机械装备中,插秧机的作用是将稻苗种植到稻田中。随着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传统插秧机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许多企业开始将自动导航系统应用于插秧机,以此提高该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在移动平台基础上,洋马VP4E插秧机被研制出来,内部导航系统模块包括显示器、控制器、RTK定位系统、视觉传感器等。在基站与移动站参数设置方面,将集成化安装到农机之前,应对C94M8P模块参数进行设置。首先是基站设置,将基站模块中的卫星天线固定在天线板上,通过数据线将模块与计算机相连,开启u-center进行设置。然后确定基站坐标,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基站设置在已知坐标处,再将其输入到FixedPosition中;另一种是将基站模块作为单独信号接收机进行定位,对定位误差与最长观测时间进行设置,当满足二者中任何一个阈值后,自定位过程结束,通常在10~15min观测时间内定位精度可达到1m左右。在基站设置完毕后,另取一块C94M8P模块与计算机相连,除了无须额外输入移动站位置,其他设置过程与基站相同。最后,安装定位模块。RTK系统中的基站与移动站为两个单独的模块,需要同时外接天线与CAN总线,不可直接安装到插秧机设备中,而要将全部部件先集成到自制塑料盒内。C94M8P模块安装完毕后,还应将塑料盒分别安装在三脚架与插秧机横梁上,将全部GPS模块与转换器塑料盒设置在思锐R2004三脚架上,为了避免周围矮小树木干扰信号,应将高度定位1m,并且确保接收机测出位置坐标能够准确表示插秧机控制点的位置。对此,应在插秧机的前部悬梁上设置移动站,对于一般插秧机来说都要配备该悬梁。在插秧机工作中,控制器还应根据GPS-RTK系统输出偏差调整装备运行路径,安装惯性导航传感器用于调整农机姿态,避免航向角度过度偏离目标,影响插秧效果,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农田作业需求。

3结论

在智能农业发展背景下,rtkgps系统在农业装备改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此研发的改良平地机、农机导航系统、变量农机设备以及联合收割机等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作业效率,使农业生产精度达到厘米级别,还可自动规划和矫正路线,扩大卫星信号的接收范围等,将该项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可为现代化农业普及提供极大助力。

参考文献

[1]徐纪洋.RTKGNSS系统在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3243.

[2]蒋浩.基于RTK技术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9.

作者:陈冠昊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