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农机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农机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农机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价值

一、广西农业现代化与农机化发展状况分析

(一)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概念现代农业是指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的工业辅助能,用现代科技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生产效率达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不断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来武装,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转化为先进水平现代的农业。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器,是农业现代化的载体。

(二)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广西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极大地加速了广西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农业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评估标准,广西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是:社会人均GDP实现61.23与标准值相差38.77个百分点;农村人均纯收入为32.24%,不到标准值的1/3;农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比例为18.20%,不到标准值的1/2;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每公顷耕地农业产值为8.725%,低于标准值12.75%,森林覆盖率远高于指标值;农业机械耕种收综合水平37.2%。但是,广西与全国比还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发达省区相比更是落后不少。对照农业现代化几个必需要素,广西的优势是:

一是在农产品品种的研发方面在全国领先。例如超级稻的推广、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糖料蔗品种的研发及推广、香蕉、木薯、桑蚕、丰产林的品种研发及推广等,都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二是形成几个全国第一或领先的产业,如糖料蔗、桑蚕、木薯、速生林等。这些产品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全国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三是化学化生产方式已成为常态,农民对使用化学辅助材料接受程度高。四是形成了一些高效农业品种及模式。如优质香蕉的生产、热带水果的生产等。广西的劣势也十分突出:一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基本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综合机械化水平仅达37.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的57%。二是产业化程度低,更谈不上规模化、集约化的组织生产,农民对生产什么基本靠自己感觉,缺少产业引导,故少有产业化生产。三是自然条件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广西大部分地方是山区,土地不平整,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方式并不适应这里。农村山多地少,规模种植也难以组织。四是水利条件差。广西由于地理条件不好,多年来水利设施一直发展滞后。虽然广西年平均降雨量在全国是较多的,但是全区仍然有多个旱区,这主要是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导致的工程性缺水。因此,广西建设农业现代化任务十分艰巨。

(三)广西农机化发展状况1.发展状况。至2012年,广西农机化发展状况:一是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业机械原值达241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3196万kW,拖拉机150万台。二是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农机总作业值314亿元,比上年增加1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7.2%,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57.6%,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3.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三是农机服务组织迅速发展。全区农机合作社总数达到1621个,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3155个,农机专业户101.1万户,农机户总数210.9万户。五是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步伐加快,共推广农机新机具35万台套,培训农机技术人员72850人。2.存在问题。广西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农机装备水平低,总动力排在全国26位。二是农机化发展水平低。37.2%远远低于全国57%的平均水平。三是重要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使用未成熟形成了新的发展“瓶颈”,影响了广西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例如,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甘蔗机械化收割,前者属于难以推广,后者属于机械不成熟。四是山区自然条件和农民经济发展水平低,影响了机械化的推广使用。五是没有探索出适宜广西农机化发展的新模式,农民甚至各级干部普遍对机械化的作用认识不足。六是土地的分散经营不利于机械化技术推广。

二、农机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和作用

(一)农机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首先,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要素之一,它在现代农业中排在首要的位置。农业现代化首先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这个生产方式就是机械化。其次,农机化在农业现代化的各个要素中始终贯穿各个要素的始终,各个要素的实现要依靠机械化来完成。例如,水利化的实施,在水利设施的末端向农田灌溉或者运用先进的滴、喷灌技术时要依靠农机来作业。而化学化同样要依靠农机来实现高效合理的管理。即使在产后,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包装、保存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机械化的支持。可以说,在现代农业的各个环节,都有农机化在发挥作用,也只有在各个环节使用农机化,农业才能真正实现高效。

(二)农机化对现代农业的作用

1.替代人畜力,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农机化对于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作用。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伴随着劳动工具的发展而发展的。机器替代人力从事农业生产可以提高数十乃至数百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2.开发了农业生产领域。在机械化条件下,人们可以轻易大规模改变生产环境和条件,一些通过机器来完成的农艺或技术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生产向广度和深度发展。3.农机化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农业机械化拓展了农业科技的研究范围,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农业机械科技创新促进农机化科技进步,也促使农艺与农机必须紧密的结合,形成了新的农业技术,从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农业的精准化、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都要求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所以,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的主体。4.农机化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农业生产的季节和空间限制,农机化在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和开发特色优势农产品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农业设施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动了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提供了用武之地,为农业工厂化生产、智能化控制、机械化操作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成为广泛应用农业机械装备的重要平台,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装备大量集成应用于设施农业。5.农机化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平台。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装备的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新机手缺乏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系统培训。实施机械化将促使农民主动掌握现代农机科技技术,特别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进程中,农机化在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农机化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农业机械这个载体,将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联合,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形成一种新的、高效的、高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农业社会化生产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促进广西农机化发展的思路

(一)提高对农机化重要性认识。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第一,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保证。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农业、农村中,具体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以及实现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共同发展,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进一步缩小,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切实现的基础必须是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第三,农业机械化是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基础。节约型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于劳动力的节约,农业用耕地、能源、水的节约,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的综合节约等方面。农业机械化是发展节约型农业的关键。

(二)抓住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契机,实现装备跨越发展。自2004年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实施补贴以来,这一政策对我区农机化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是抓住时机努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要鼓励农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积极购买农机具,提高装备数量和动力水平。二是要引导农民购买先进适用机具,在主要农作物生产的主要环节机具的推广使用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例如,出台地方累加补贴政策,对购买插秧机、甘蔗联合收割机的对象累加补贴。三是出台广西农机作业补贴办法,对主要作物的机械化推广“瓶颈”环节进行补贴,鼓励农民使用机械化。

(三)积极探索广西农机化发展模式。一要大力发展符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农机服务模式。在平原地区,要扶持大型的、生产方式先进的农机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为当地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这类合作社主要装备大型先进机具,实施连片作业,可以完成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方式。二要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支持农机大户的发展。三要大力鼓励山区农民购买轻便、小型、易携带的小型农机具,如小型高效的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

(四)大力扶持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解决当前广西农村农机使用不合理的办法就是大力扶持发展农机合作社。通过农机合作社,一是可以扩大农业机械化作业面,提升广西农机作业水平。二是实现农机具合理使用,提高农机使用率。三是通过农机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机服务组织承包经营闲置和流转土地,为农户、种养大户、农业企业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系列化农机作业服务,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着力破解广西农机化发展的“瓶颈”。水稻和甘蔗是广西主要农作物,这两大作物的机械化生产程度决定了广西的农机化发展水平。水稻生产机械化重点是解决水稻机插秧程度低问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解决推广机插秧观念问题。要大力普及和推广应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提高插秧机利用率。二是出台扶持购买使用插秧机的有效政策。对购买插秧机和育秧设施时给予地方累加补贴,鼓励农民踊跃购买插秧机;对农民使用机插秧时,给予作业补贴,鼓励农民大力应用机插秧技术;同时与优质稻良种推广工作结合起来,在种子供应上给予优惠。通过这些政策,促进使用机插秧成为常态。

作者:陈宏 单位:柳州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