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发展与改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发展与改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发展与改善

摘要:我国的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本文在对我国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逆向物流;农业机械拆解;标准规范

我国农业机械保有量多年的稳定较快增长,提高了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精细化、高效化和现代化水平,有效促进了传统生产方式的科学转变。随着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加,农业机械在全国各地被广泛使用,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农业机械类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逐渐缩短。为了满足顾客的个性化要求,增加购买几率,农业机械制造商和销售商在产品销售中普遍采用相对宽松而灵活的销售策略,使得其物流供应链竞争能力不断提高,行业稳步发展壮大。同时也应该看到,农业机械制造行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随着全球性资源稀缺性问题的日益显现,节约能源、材料循环利用等开始成为农业机械行业逐渐关注的热点方向,逆向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的问题也因此受到了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企业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的农业机械逆向物流行业仍处于初始萌芽发展阶段,相对其农业机械正向物流其行业发育程度较为弱小,废旧农业机械再利用率、回收率、环保水平都比较低,行业竞争比较混乱无序,各级政府对回收废旧农业机械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并不完善。尽管我国相关部门逐步制定了一系列相对零散的政策来规范农业机械逆向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总的看来我国在构建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网络体系方面,仍较为落后。论文在详细阐述了农业机械和逆向物流的相关概念和涵义的基础上,在认真的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行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合理优化现有的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系统,提高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的供应链服务效率和行业效益,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和行业发展的参考路径。

1农业机械逆向物流

1.1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规模的发展壮大,农业机械制造业和流通市场也以年均10%的速度态势稳定成长。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11749.9万kw,拥有的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业机械数量分别为74.5万台和136.9万部,小型拖拉机和配套农业机械数量分别为187.4万台和219.1万部,农业排灌柴油机数量为289.9万台;发展到2013年,对应的数据是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103906.8万kw,我国拥有的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业机械数量分别为527.0万台和826.6万部,小型拖拉机和配套农业机械数量分别为1752.3万台和3049.2万部,农业排灌柴油机数量为1259.4万台[1]。农业部的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全国农业机械的总动力达10.76亿kw,同比增长3.57%。虽总动力增幅有限,但是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业机械数量分别达572.3万台、894.1万部,同比增长率都在8%以上,保有量增长率高于总动力增长率一倍有余,我国农业机械的应用仍然明显表现为配套化和大型化的趋势特点。伴随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我国的农业机械相关产业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2008年7月中国农业部(农业部第1062号公告)颁布并实施了农业机械分类行业标准[2],进一步规范了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对农业机械的分类及统计,提供了行业管理可参照、具备更高透明度的依据。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取得了最为辉煌的10a连增的成绩,但也应清醒看到,整个行业供应链仍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不均衡,农业机械制造和流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报废农业机械并未充分融入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废弃和报废农业机械回收业并未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1.2逆向物流的涵义

国外学者对逆向物流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出现在学术文献中是“逆向流”、“逆向渠道”这样的定义。美国的Stock(1992)首先提出了“逆向物流”的定义,将逆向物流概括为:这是一种集合了产品回收、物料再循环、回收再利用报废产品、维修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Carter(1998)结合循环经济理论,给出逆向物流的进一步定义:是物品在渠道成员之间的反向流动,企业在这一流动过程中为了获得环境保护上的优势,对其中再循环利用的物料进行有效的管理[3]。相对而言,我国对于逆向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2006年颁布并实施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给出了逆向物流的权威定义:逆向物流也称反向物流,是物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4]。广义的逆向物流包括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通常回收物流是指退货、返修物品和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从需方返回供方所引发的物流活动。废弃物物流定义为: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相比2001年的《物流术语》,新版物流基础术语明确了物品是经济活动中实体流动的物质资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回收品以及废弃物等。对于农业机械行业而言,逆向物流一般是指废弃物物流,报废的农业机械虽然是在农业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适用价值的物品,但仍有再利用的潜在价值。

2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的现实意义

农业机械行业实现逆向物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人口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国土范围内人均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58%,后备资源储存严重匮乏。由于大量资源的粗放型使用,我国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节约资源,实现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农业机械制造业是高能耗产业,面临日益减少的资源,逆向物流的实现是十分必要的举措。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的开展为报废农业机械的回收和再利用架设了桥梁,节省了社会资源。农业机械逆向物流也是行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实现顾客价值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对报废的农业机械进行重新拆解,将可在循环的废旧材料回收利用,可再使用的零部件翻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制造业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成本压力,提高企业在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树立环保意识,提升企业形象也是必要和关键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对逆向物流给予重视,把报废农业机械的回收工作做好,体现了企业高度社会责任感,塑造企业的绿色形象,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2.2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的瓶颈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开展了报废农业机械的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试点工作,力争通过政府先行资金引导、市场规范运作整合等措施来发挥农业机械逆向物流业的规模效益,推动相关企业做大做强,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农业机械逆向物流行业效率低、小而散、竞争无序等特点没有得到实质性改观,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2.2.1农业机械逆向物流行业标准缺失的制约

我国目前除拖拉机规定不得使用超过9a外,没有规定其他农业机械的使用期限。农业机械分类行业标准将现有的农业机械共分14个大类,57个小类和276个品目,拖拉机保有量只占到农业机械保有总量的30%左右。对于数量巨大的配套农业机械而言,只有新疆、江苏等少数省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规定了非强制性的农业机械报废标准。行业规范的兼容性不足,市场、技术标准的缺失,成为制约农业机械逆向物流产业链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2.2.2行业管理政策和发展规划引导的制约

我国《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城市矿山”示范工程列为重点工程,从技术创新、环保达标、管理规范、产业集约、辐射功能等几个方面来推动城市废旧物品回收拆解工作,从而带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幅员辽阔的农村,尤其是针对每年数百万台(部)的报废农业机械,相关政策几乎是空白的。如果实施更加积极的财税政策先导,金融、土地、招商等综合配套措施并进,带动农业机械逆向物流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具有宏观意义,同时对制造企业等微观方面也具有正向作用。

2.2.3农业机械行业重视程度的制约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把重心放在正向物流上,而在逆向物流方面,企业还没有充分的投入热情,部分甚至是直接在正向物流的运输基础上开展逆向物流的运输。我国现有的农业机械回收物流企业拆解设施设备条件差,工艺粗放落后,材料回收再利用率极低,行业发展相对滞后。

3促进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发展的建议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

参照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整个农业机械逆向物流行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体系不健全、市场竞争混乱等情况,尽快出台统一的优惠政策和实施细则,支持全产业链的规模发展,构建集回收点、检测中心、选址、和回收数量监控一体化的农业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体系。

3.2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打造逆向物流云平台

农业机械逆向物流回收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过程,单一企业信息既可能无法满足实时的信息需求,又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建立起企业间大数据共享的云平台,使行业内的交流便利,信息传达及时,同时又节约了社会资源与劳动力,实现共赢的目的。

3.3优化管理运营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农业机械逆向物流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对报废产品的检测和拆解处理所需专业设备,建立起适合的管理模式,对员工进行专业化、知识性培养,建立起激励、协调机制,逐步完善企业的集成化管理,不断提高其物流服务绩效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EB/OL].www.stats.gov.cn/.2015-03-18.

[2]NY/T1640—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农业机械分类[S].

[3]Carter.ReverseLogistics:areviewoftheliteratureandframeworkforfutureinvestigation[J].JournalofBusinessLogistics,1998,19(1):85-103.

[4]GB/T18354-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S].

[5]李晓玲.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构建[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作者:王西 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