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讨

[摘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增长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要素投入仍然是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物质、资金、人力资本和技术4类要素投入的角度,对现有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对已有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农业经济增长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农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我国农业现今还未实现向现代化的完全转变,要素投入仍然是刺激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探寻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保持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现路径,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围绕物质、资金、人力资本和技术各类要素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对已有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以期为国内学者今后开展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物质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上,我国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别较为明显,后者在农业投入上历来重视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突出表现在农用机械化水平较高。我国传统农业的产出与肥料投入联系密切,肥料一度成为农业发展重要的物质保障。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中投入大量的人畜粪料和农作物秸秆,利用有机物为农业生产提供物质资料[1]。生物资源的投入对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定量分析生物资源对农业产出作用的相关研究还较为空缺[2]。除生物资源以外,农业物质投入还体现在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土地投入)、获得的有效灌溉(水资源投入)、农机使用机械总动力以及农业用电等方面,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方面的投入远低于发达国家[3],要保持农业的发展仍需要国家增加这些方面的农业物质投入[4]。从农业产出来看,不同的物质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水平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水平的影响最大,产出弹性高达0.4638;而化肥的产出弹性仅为0.015[5]。农业机械化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方向,推动着我国农业向集约型增长[6]。农业机械化是实现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过渡的重要保障[7]。

2财政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其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8]。199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提供的信贷资金已成为我国农户农业资本投入的主要来源[9]。相较于国家对于农业生产的信贷扶持,补贴扶持更为普遍。在国家贸易中,我国现行的有绿箱补贴、黄箱补贴两种农业补贴形式,对农业的补贴扶持主要表现为粮食直接补贴、按计税面积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减免农业税等。王姣等[10]研究粮食直接补贴形式对粮食产量及农民收入的影响发现,整体上,在当前的补贴标准下,粮食产量与补贴方式的相关程度并不高,但是三种补贴方式都能有效地提升农户的种植收入。从政策效果看,按计税面积补贴对农户收入提升的效果要高于按播种面积补贴以及按商品粮数量补贴,但是对农户粮食产量没有任何影响。按播种面积补贴的增产效果优于按商品粮数量补贴。同时,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减免农业税都能提升农户收入,从影响效果看,减免农业税效果最好,良种补贴影响最小。从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看,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1]。

3外商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农业对外商资本投入的利用经历了起步时期(1978~1991年)、稳步发展时期(1992~2001年)、快速发展时期(2002~2010年)、科学发展时期(2011年至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利用直接外商投资(FDI)的规模空前提升,约100亿美元[12],并且逐渐由重视引资的规模数量向重视引资质量发展。对于外商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农业经济增长0.448%[13]。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其溢出效应带来的人才、技术也能够缓解东道国农业发展的人才短缺并弥补技术的不足[14]。另外,农业外商直接投资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可以改善农业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提高农业产业组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程度[15],但是这种影响作用存在区域差异[16]。马巍等[17]的研究表明,农业外商投资的溢出效应只对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具有正向效应,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则成为农业技术发展的阻碍。也有学者[18]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区域差别,但整体为负。总体上,农业外商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19],且对国内投资具有挤出效应[20-21]。部分学者[22]认为,在这种挤占效应作用下,外商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占资源、市场,挤出国内农业投资,不利于东道国农业的发展。

4人力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的重要保障。农业经济增长不仅受到人力资源数量的约束,更受到质量的约束。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受教育程度是人力资本质量的量化反映,教育人力资本常用于替代人力资本质量来研究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往往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内化作用,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的累积;第二,外溢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孙敬水等[23]发现,不同教育阶段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的差别。小学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阻碍农业经济增长,初中教育累积的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是农业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主要来源。高中及以上人力资本累积形成的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关于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论,焦点在于其作用是正向,还是负向,即农村存在人力资本陷阱。李勋来等[24]的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小,但是显著为正。强林豹等[25]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体现在:第一,影响农产品的产出量。在相同投入的情况下,高人力资本的农民往往会有更多的产出。第二,高人力资本的农民更加灵活掌握市场信息。第三,有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拥有高人力资本的农民能更迅速地掌握农业知识和技能。第四,注重环境保护,有利于生产的可持续。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认为农村存在人力资本陷阱。李燕辉[26]认为,江西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村人力资本陷阱。蔡新会等[27]认为,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往往拥有较高的迁移就业意愿、回流倾向小。并且,我国教育资源具有不均衡性,农村的教育资源落后于城市,农村对于教育的投资会挤占农业生产性投资,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5技术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于技术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SOLOW[28]和SWAN[29]为代表提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他们首次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技术因素,但仅将技术为一个外生变量。第二阶段以ARROW[30]为代表,他认为技术进步是“干中学”的结果,将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量。此后的相关研究中都将技术作为内生变量。技术、劳动力与土地并列为农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之一[31],其中科技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32]。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包含农业生产技术,还包含农业经营管理技术[33]。生产技术体现为提升农业用水的效率[34]、提升全要素生产率[35],创造性地使用生物技术[36]等方面。农业经营管理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将农业技术进步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37]。农业经济增长要实现从外延扩展为主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最终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在技术进步的测算中,科研经费支出往往成为衡量技术进步的常用指标[38]。科研经费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科研经费投入增长1%,可带动农业经济平均增长0.45%[39]。有学者认为,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且两者之间未形成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40]。从滞后系数看,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在经过3~4期后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现今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未达到应有的效果[41]。

6研究评述

综上所述,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是系统全面地从要素投入角度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文献较为缺乏,且已有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在农业物质投入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对于如何衡量农业投入和产出,在指标选择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农业经济增长同样面临自然条件的约束,因此各学者针对物质投入对农业增长产出弹性的测算有待商榷。二是对于农业资金投入,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的政策,其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很多学者都意识到进行农业资金投入需要进一步优化资金配置,要将补贴从农产品流通领域向农业生产领域转移,从保障农业生产型向增加农民收入型转移。但是如何实现这两个“转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三是针对人力资本与技术投入,如何进一步发挥两者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需进一步探讨。两者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显著为正,但从已有研究看,两者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R.布洛包姆,李崇瑾.中国农业怎样利用有机物质[J].世界农业,1980(4):49-51.

[2]田宜水,赵立欣,孙丽英,等.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分析与评价[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2):24-28.

[3]刘巽浩,石元春,韩湘玲,等.在农业发展中要重视物质投入[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3(4):1-3.

[4]卢文.要增加农业的物质投入[J].农业技术经济,1986(3):1-5.

作者:李方犁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