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经济蚕业地位界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经济蚕业地位界定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经济蚕业地位界定

1我省蚕业发展与现状

我省蚕桑生产历史悠久,闻名中外.从青州苏埠电商墓中出土的玉蚕殉葬品考证,早在奴隶制社会,山东蚕桑生产巳具相当水平。至周代齐鲁已是千亩桑麻,特别是齐国抽丝织绸工艺尤为精巧,并通过海路输往朝鲜、日本等国家,到秦汉及唐宋朝时期,山东是全国丝绸品的主要产地,汉皇室曾在临淄设置“服官”,专供宫廷所用绸缎制造。据史料记载,有织工数干,岁费巨万。在1971年从青州傅家村一古墓中挖掘的8件北齐武平四年(公元573年)的线刻石画像,内有商旅驮云图,图中一高鼻深目仆人牵引骆驼,身驮成卷纺织品奔赴远方,这都证明早在140。年前,山东丝绸已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域。到1910年蚕业生产达山东省解放前的鼎盛时期,全省有散栽成龄桑树300。余万株,约产茧Z0000t。由于解放前统治阶级的腐败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我省的蚕桑生产受到毁灭性影响,到1949年全省产茧仅为IOgt,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提倡、支持下,我省蚕桑业开始复苏及迅速发展,1952年达209.5t。到1981年省政府为了加强对蚕业生产管理,成立了山东省丝绸总公司,下辖各地县丝绸公司及23个国营蚕种场,科学有效地组织栽桑养蚕生产,开始了建国以来蚕业发展最好时期。1985年升至1073.st,出口创汇达3757万美元;1991年创以往历史上的最高产量即20。。0t,到1999年升至31700t,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呈现出蚕桑行业振欣欣向荣大好形势。尤其山东蚕茧近年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不断提高,现有产茧外贸出口供不应求。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蚕桑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已摆在人们面前,因此省丝绸公司计划近年在短时间内使我省蚕茧产量突破50000t,形成了快速发展的生产格局,任重道远。

2蚕桑生产发展的优势分析

2.1蚕桑产业具有种养结合的特点

常规的养蚕布局即春蚕、夏蚕、中秋蚕、晚秋蚕均处在农忙的间隙,可减少与农忙冲突,充分利用劳动力。而且各蚕期周期短,收效快,能为蚕农及时提供发展资金。加之山东省丝绸公司茧丝绸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管理体制,蚕期技术指导、蚕桑生产后勤服务及蚕茧销售管理体系完善,蚕桑生产收益较为稳定且风险较小,从而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从现行的蚕桑生产组织形式多以户养方式的收益来看,一般每户种植一400omZ管理较好的桑园,此项副业经济收人在7000一20000元左右,成为蚕区家庭收人的主要来源。

2.2发展蚕桑生产设施容易解决

蚕桑生产的特点是一次投资多年收益,且投人少,收人高。蚕室蚕具在农村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所用蚕帘箔、塑料薄膜易于采购,蚕种、蚕药的使用各县丝绸公司给与充分的保障,且技术服务及时到位。

2.3发展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具明显优势

伴随着我国即将加人世贸组织,国家在纺织业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近年重点抓蚕丝业脱困,对丝绸行业从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从省内蚕茧比价与农业其他作物相比具明显优势。据省物价局近年农本调查表明,蚕茧、粮食、(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烤烟的比价是l’14.9’6.9,5.5,1.7,1.9,按现行鲜茧收购中准价1000~1200元/sokg计,亩桑产茧在150kg以上的桑园,综合收人近4000元以上。蚕茧属国家专控商品,收购保障资金结算到位,具有明显吸引力。从近年各省有关部门农户种植意向调查表明,粮食、棉花播种面积呈减少态势,油料、烤烟的播种面积略有增加,蚕桑生产呈大幅度增长。因此,蚕桑生产与其他经济作物比较具明显优势。其规模越大,竞争力越强。

3与世界蚕丝业先进国家的差距

目前世界上约4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蚕丝生产,据国内有关部门统计,现世界年产茧量97,75万t,中国75.98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77.9%。尤其近20年来,中国崛起的蚕丝业取代了日本在该行业的垄断地位,中国作为世界蚕丝主要生产国的地位不会改变。但是从蚕丝业的科技发展水平来看,蚕桑生产优质高效技术应用体系推广面较窄,蚕茧收烘与茧丝加工工艺较落后,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蚕业经济指标偏低。与世界上蚕丝业先进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比较来看,日本、巴西每一劳动日约生产skg鲜茧,我国仅Ikg左右。日本、韩国等自动缎丝机普及达100%,每人年生产生丝2t。我国则不足20%,人年生产生丝约o.Zt。且生丝质量亦偏低,日本生丝平均等级为4A级,我国仅2A67,生丝质量亦不适应国际市场要求。另外从原料茧上差距更为明显,原料茧质三大指标即上车茧率、解舒率、鲜茧出丝率中国分别为80%一85%、50%一60写、11%~12%;日本为98%、70%~75%、18%;巴西为95%、65%、一5%.差距十分明显,随着我国蚕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尚有较大的增效潜力。

4蚕丝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蚕丝素有“纤维皇后”珍贵高雅之美称,且解放后消费呈一直保持有限而稳定的态势,世界生丝的消费量由1950年1.85万t增至1990年7.17万t。但生丝消费量占纤维总量的比重,始终在0.18%一。.22%之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蚕丝保健性能的研究,我国蚕丝业的加快发展是可能的,预计2015年世界生丝年需求量10万t左右,我国年生丝产量应达8万t,需产茧60万t左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国内丝绸消费亦不断扩大,消费总量将会稳中有升。鉴于上述分析,以及山东省所处的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应抓住机遇尽快发展蚕桑生产,同时加大科技投人,主攻单位面积产茧量,提高茧质,增强蚕茧经济效益,其对策与建议如下:

4.1注重推行蚕桑产业规模经营

利用区域优势发展蚕桑生产时,一定要做到相对集中,在重点乡镇、村等要以百亩、千亩桑园为单位进行规模发展,发展专业化养蚕大户,形成乡镇或村户的主导经济产业,使其在农村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引起当地政府重视及增强抵御市场的冲击能力。

4.2大力实施蚕业优质高效工程

为了尽快地提高我省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应重点抓好:(l)在继续选用桑、蚕新品种注重提高单位面积产茧量的同时,加大普及省力高效的栽桑养蚕技术体系,如新桑园一步成园法、化学除草、小蚕共育、人工饲育、塑料薄膜大棚养蚕、完善全年条桑育等省力高效栽桑养蚕配套技术。(2)努力提高茧质,克服薄弱环节。注意加强簇中管理,加强选茧出售,提高上茧等级价格,鼓励蚕农生产销售优质蚕茧。同时不断更新烘茧设备,加快推广先进的热风自动烘茧机,改直接热烘茧为间接热烘茧,以促进蚕茧质量的提高。

4.3实行桑园立体综合经营,提高有效产出

这是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可根据桑树生产特点,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如快速提高初建桑园经济效益的桑桑间作、利用桑园间作药材、蔬菜、食用菌生产,进一步向桑园间作、套种、综合经营的方向发展,由平面式向立体式,由单一型向多元型挖潜。

4.4加大科技投入,开发蚕桑副产品多层次加工

目前日本等国生产的桑叶茶、桑叶食品具有明显的康身健体之功效。蚕丝的多用途研究国内外已取得初步进展,应用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美容化妆品、隐形眼镜片的制作等均取得显著效果。我省青州桑蚕育种场提取蚕沙有效成份制药,已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相信随着我省蚕桑副产品研究的不断深人,该项研究开发具有美好的前景。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