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教育与农业经济的互动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在农村社区开展生态教育,其重点是让农民群众了解发展农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紧密联系。由于农村的信息渠道不甚通畅、科技文化基础薄弱、人才缺乏等条件限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一)生态文化素质低下,生态保护意识差
生态文化,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化之后产生的新兴文化,生态文化对工业文化制造的生态废墟进行深刻反思,倡导消除工业文明反自然的种种恶习,形成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生态文化培养人们热爱大自然,与生态环境相互良性循环为前提,合理开发使用各类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目前,人们的生态文化知识尚处于自发状况,农民现有的生态认知大多来自零星的个体生产、生活经验,缺乏系统的生态文化训练。国家统计局2011年最新颁发的调查情况显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建设初见成效,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塑造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由于条件的限制,目前农村教育依然停留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唐任伍教授指出,在中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6.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村劳动力,受过职业培训比例达70%以上。[2]广西2010年对11300户农村住户调查,高中以上文化的农村劳动力比重由2005年9.3%提高到2010年11.2%,文化程度有所提高,[3]而在系统接受农业知识,特别是生态文化知识的培训上,基本处于空白阶段,与发达国家及地区比较,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由于农民的生态文化素质较低,大多局限在个体经验层面,比较容易造成生态保护不到位。例如,不知道化肥的过量使用,容易破坏土壤结构及成份的变化;不知道化肥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还造成动植物及周边环境污染;不知道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对农作物造成二度污染;不知道农副产品中残留农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不知道废弃农用地膜引发白色污染,影响土壤的再使用功能;不知道盲目使用外来农业物种,威胁到本土农业品种的生存及使用等等。
(二)污染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忽视农村生态知识的普及
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后发地区城乡干部群众的普遍愿望。如果缺乏生态文化引导及培养,很容易误入生态失衡的歧途。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干部和群众片面以为经济发展就是指GDP的增长,忽视生态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支柱,忽视依靠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2007年以来,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会大幅增长。出于利益、资源等方面的考虑及竞争,东部地区转移的大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及产品。西部不少地区把降低环保标准作为优惠条件,盲目招商引资。尽管国务院于2010年9月“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4]要求坚持生态环保,严格产业准入,但仍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污染转移的势头。又如:已被列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治区重点支持的11个重点产业园区之一的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目前入园企业达200多家,投产企业9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57家,产值亿元企业12家,主要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生物制药、轻纺制鞋等。[5]园区内引进的产业大多是国家发改委公布最新行业名录列出的污染密集型产业。
(三)城乡生态建设不协调,无法共享环保成果
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治理,把生态教育全面渗透到城乡。目前的生态教育偏重城市环保,缺乏对农村环保的宣传。重视城市环保设施的投入,城市的环保设施齐全,排污、节水、绿化、节能、道路建设等均有保障。而大多数农村社区的环保条件较差,垃圾随处可见,饮水不洁净,土地污染严重等等。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大批农业人口逐渐从农村转移到各类城镇生活。由于我国国情决定,即使城市人口增加,依然有半数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需要社会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因此,不能简单地放弃或者遗忘农村环保教育及建设。另外,中、西部农业生产的任务,不再只是解决农村居民的吃饭问题,早已成为发达地区重要的粮食及农副食品供应基地,城市永远离不开农村、农业、农民的支持。如果缺乏对农村生态建设的宣传、教育、资金投入等,不仅妨碍、破坏农村环境建设,还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科技异化,为生态教育的最大障碍
科技异化,指的是“科技这种人的创造物变成了统治人、压抑人的一种异己性力量,它不但不是‘为我’的,反而是‘反我’的”[6]。科学技术的发明使用,增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特别是农业科技的发明与运用,极大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我们不要忘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破坏生态平衡,甚至破坏力持久。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7]宣传生态保护技术,是生态教育的重头戏。其中,生态教育是否需要宣传转基因技术,是值得深入商讨的话题。转基因农产品因抗旱耐瘠、优质高产等特点为我国农业主管部门所推崇,但是,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争议。2009年底,国家农业部给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证书,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8]从2001年起,美国孟山都公司在广西推广“迪卡007”、“迪卡008”转基因玉米品种,当地政府下发红头文件支持。[9]本土玉米被转基因玉米替代,意味着转基因技术从研究转向行政干预、行政命令。用行政干预方法替代自然规律,势必增加新的生态问题。当转基因技术促使物种走向单一化,程序化,物种之间缺乏相互作用、相互牵制,无法比较、选择、竞争,不利于营造“物竞天择”繁荣昌盛的自然景象。
二、生态教育促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改进生态教育方法,提升生态教育的效果
生态文明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人要有责任地生活。自然属于全人类所有,为了可持续性发展,生存在其中的人应该负责任地生活。“负责任”指对自然负责。每个人都对自然有责任,负责地生活和生产。每个人都是社会和自然的一份子,扮演好“经济人”和“社会人”双重角色。提高生态道德素养,把外在的道德约束转化为农民的伦理观念,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是在生产过程考虑到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积极承担维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要实现生态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知识水平、思想品德发展状况,按照自我选择的原则,引导其建构个体生态文化知识观念,注重价值引导而非将某种观点强制性地灌输。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根据农民群众的需求,选择农民群众欢迎的方法进行。选取生态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简明易懂,容易为农民群众接受;教育载体可选择广播、电影、报纸、对联、年画、山歌、短信平台、主题晚会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直观、易操作的形式;农机站、林业站等技术培训,要穿插生态知识教育,农民喜欢在田间地头咨询比集中时段的教育培训更有效;鼓励农民在参与过程中学习,例如,支持农民参与改造厕所、使用沼气等,树立卫生、环保意识,改变不良行为,这些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培养典型事例,用事实教育农民,这是在农村开展生态教育的最佳选择。农民是讲求实效的群体,他们愿意接受有说服力的事实,尤其是能够达到经济收入与环境保护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扶绥县渠黎镇碧髻村重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村党总支部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建村办公大楼,硬化道路,新建广场、球场和卫生室;建设全村排污管道;种植各类观赏树木800多株。设置专职打扫员;“村规民约”条例中有环境保护、污水、垃圾不乱倒的内容;注意向村民进行生态教育,每年村民集中开展春节文体活动都有专题宣传,强调讲卫生讲环保。由于环境治理有成效,还吸引了周边城市居民来农村购物、消费、旅游,开辟了农民经济收入新的来源。武鸣县开展以生态文明村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制定衡量成功新建设农村的标准是保护生态。例如,城厢镇濑岜村七星屯实行秸秆原料沼气池集中供气,不仅全屯24户村民获益,并有效解决农村废弃植物无法利用问题,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新思路新措施;例如,武鸣县双桥镇下渌村、杨李村均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新农村建设模范村。这两个村的突出业绩是均采用“养殖-沼气-种果”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保持山青水绿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收入双赢
从农民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最为关注的是经济收入。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消除农民以为讲环保会降低经济收入的思想顾虑,主动迎合城市居民转向追求环保生活的新需求,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生态农业的独到优势;宣传发展生态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优途径,是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提供操作性强的环保技术指导及服务,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培养环保型农业品牌,培养生态农业产品的供应市场,建立稳定、广阔的城乡消费群体,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要加强科技下乡、农技培训,落实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入村屯的指导,积极帮助解决、协调当地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打造环保产业,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使农民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农民发展的重要价值,促使农民自觉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农村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开发及利用。从政府层面要求,党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10]。2009年,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开展重点区域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鼓励发展清洁养殖,实施农村清洁工程”[11]。广西各级政府必须深刻领会党和中央重要文件的精神实质,抓紧研发治理污染的新技术,解决好产业转移出现的污染问题,防止污染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保护好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无法再生的、极其宝贵的农村资源,建设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城乡群众共同分享生态文明的成果。
(三)警惕农业科技的异化,防范生态风险及危机
农村生态教育承担抵制科技异化的特殊任务,引导农民善于分辨与拒绝以“高科技”包装的骗术。现代农业面对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的经常性变迁,面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农业物种的改造及创新等,农业生态知识的学习与教育任务繁重。如果农民没有思想准备,缺乏生态知识、被动接受市场的诱惑,被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所蒙骗,极易引发新的污染源,增加自然界的负担,给社会带来压力。此外,由于主、客观条件发生改变,现代高科技农业与实践的中间环节越发复杂多变,不可预测因素增多,这就决定了不能就某项科技产生而简单下结论,特别是农业科技的发明创造,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农副食品的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更是需要谨慎考察。例如,转基因产品使用物种基因改造技术,具有减少使用农药,增强抵御病虫害等优势,但不等于没有问题。从目前各类试验提供的材料表明,转基因技术引发动植物免疫系统紊乱,甚至生态环境的改变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继续观察与实践。据媒体报道,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确定的转基因品种已有43种。美国是研发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但是出于安全考虑,美国禁止将转基因食品用于食用,[12]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案例。中国水稻研究权威的袁隆平教授曾经表示,政府应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他认为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否导致何种突变。“虽然实验非常成熟,但其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或许要在未来几代人后才显现”[13]。可见,生态教育对转基因技术必须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时间、效果等综合检验,决定宣传与教育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