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气候因素对农业经济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气候因素对农业经济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气候因素对农业经济影响

一、农业因极端天气受灾的特征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密集的国家,同时也是农业大国,一旦遭受气象灾害,就会带来很大的损失。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上个世纪我国发生的气象灾害占世界总数的30%左右,并且受灾面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增加,这不仅表明了我国环境的脆弱性,同时也说明了整体不稳定性,最后影响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它表明在国民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自然灾害也会随之增加。在农业受灾频率增加的同时,农作物受灾面积也在扩大,危害逐渐扩大。例如:粮食产量作为社会经济与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就明确指出:气候是影响粮食增减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探讨气候怎样影响粮食生产,然后才能进一步掌握怎样运用地方气候避免或者减少地方气候造成的各种不良因素。从受损棉花、粮食、油料产量估算结果来看,各种气候灾害都会造成损失,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受灾是减产2成或者以下,减产在2成到8成之间是成灾,如果达到9成或者以上就是绝收。1983到1998年的粮食损失为总产量的10%左右,自1991年开始一直在10%之上,到1994年达到14%,用确切的数字表示,也就是每年大概有400亿千克的粮食被吞噬。在1979年到1993年之间,我国油料损失达到三个峰值,油料损失超过20亿吨有5年,1980年有62.62亿吨损失,1988年有47.45亿吨损失。

二、影响我国农业受灾的成因以及应对措施

1.我国农业气象受灾的原因我国处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气候显著的区域,对于农业,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它具有先天性脆弱。农业最根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它以自然再生产为出发点和基础,动植物是它的基本对象,土地是生产资料,在露天作业的过程中,从中得到经济效益和农产品。所以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因素具有极大的依赖,很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制约、影响,而生产效果好坏则完全取决于自然因素中的气象因素。从我国地理环境来看,生态脆弱、气候多变,气象灾害的普遍性、区域性、交替性、持续性已经普遍存在于农业生产中。我国农业作为弱质性产业,由于抗灾能力弱、生产落后,所以自然灾害的敏感度很高。另外,受社会活动的影响,我国不只是农业大国,也是工业生产的大国,在生产中很容易带来各种有害物质,例如:二氧化碳,在气温上升的同时,制造酸雨,最后影响臭氧层,加剧灾害。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灾害通常是连续发生的,受气象灾害随机性、突发性等因素影响,很难避免气象灾害。在近一个世纪来,全球气候灾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工业废气影响,2004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50多亿吨,在臭氧遭到破坏、酸雨等影响下,全球气候越来越反常。

2.应对措施从我国当前的水利工程来看,为了确保水利安全,应该加强资金投入,积极扩展水利设施,保障水利基础的供水、抗旱、防洪功能;通过完善水利设施,不断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对于我国地理条件复杂这个特征,除了要选用和培育抗涝抗旱品种,还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差异,完善农作物布局,使用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农作物,或者聘用农业专家,对农作物选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育。在极端气候事件中,洪涝与干旱是影响区域、发生最普遍的自然灾害,虽然未来的气候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增强气候变化与评估,制定防灾措施仍然具有很大作用。如:通过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及时化解极端气候对农业造成的风险,在2008年,我国农业保险签单110.7亿元,保险为1400多万元;通过加强基础建设与政府投入,将农业生产集中的区域,进行基础建设,这样就能有效降低气象灾害,及时恢复农业经济与产业。

三、结束语

我国的农业经济作为弱质产业,受全球气候这一地理因素影响,我国自然灾害频繁。为了应对极端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必须根据极端气候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成因,从各方面完善应对措施,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甘甜 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