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科技水平提升转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科技水平提升转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科技水平提升转变

“十一五”是我市实现“追赶跨越”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中部崛起、东向发展战略、沿江城市群率先崛起的历史机遇期。市委、市政府顺应全市人民的期盼,确立了工业强市战略,提出了骨干企业翻番计划和园区倍增计划无疑十分正确。市科技局紧紧围绕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安庆为主线,以整合科技资源、推进科技创新为着力点,按照“拨亮闪光点、瞄准攻关点、发展增长点、立足基本点”工作要求,突出科技长入经济、服务经济,全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建设“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工作思路完全符合我市科技工作实际。安庆八县三区工业基础都比较薄弱,企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与沿江几个城市比,位次偏后,我们应该加大这一方面的科技投入与扶持力度。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市还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多、耕地面积大、农民增收难等现实。近年来,市科技局通过实施良种优质化工程,引进、示范和推广了以早稻“香两优68”、晚稻“培两优288”、“丰源优299”和一代超级稻“两优培九”、二代超级稻“两优0293”为代表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这些品种一般亩增产100公斤、增收100元以上,对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从望江县2007年度科技工作看,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作用巨大:

1、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7年我局承担了安徽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省沿江江南双季稻综合高产技术集成与研究”项目。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整合多方资源,经过多方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省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统计,核心示范区早稻均产452.4公斤,晚稻均产505.3公斤,全年平均亩产957.7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109.7公斤,合计亩增收172.69元;示范区全年平均亩产882.9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34.9公斤,合计亩增收51.52元。超高产田块两季合计亩产达1245.1公斤,创造了望江水稻单产新记录,该项目累计增收2400万元,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同时也引起了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特别是4月11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头条以《科技到田头春耕不误时》为题做了报道,极大地带动了周遍农户种植水稻的热情。

2、棉花“千株千斤”超高产栽培试验示范项目。为了稳定我县棉花总产,提高单产,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局把棉花“千株千斤”超高产栽培试验示范项目列为县级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经过广大农技人员的努力摸索,试验效果十分显著。全县共安排19户,示范面积37.3亩,长岭镇汪德才户最高产量达到554.2公斤,平均产量396.4公斤,比全县平均产量增产143.4公斤,每亩增加纯收入500元以上,高的可达800元以上。市科技局局长方争鸣偕同市种植业管理局局长余华明等一行对我县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专题调研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前往参观学习的群众达1200人次,2008年已与乡镇农技站登记预约的农户已达324户。

3、超级稻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在市局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我县全面推广了以两优0293为代表的二代超级稻,全县超级稻种植面积达28万亩,占总面积的80%以上;平均增产13%以上,累计增收1200万元。建立了“三代超级稻”P88S/747百亩示范区。为确保试验示范达到如期目标,我局多次组织省、市、县水稻专家,深入农户,传授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成效显著。经省农委专家组现场实收,P88S/747百亩示范片平均单产达到788.6公斤,比对照亩增产163.6公斤,增长26%;最高亩产813.5公斤,创我县单季稻亩产新高。

4、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为贯彻落实科技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局精心挑选,科学安排,双向选择确定了10名水稻、棉花、养殖等方面的技术人员,派往全县十个单位生产第一线。目前已初见成效,如高士镇农技站吴海波同志与丰乐种业联系在高士镇毛安村建立了41户50亩杂交无籽西瓜制种工作,每亩纯收入达2400元以上;网箱养鳝协会在刘志同志的技术指导下,网箱养鳝产业不断发展,协会被国家科协评为国家科普示范基地,我县已成为安徽省“网箱养鳝”第一大县,养殖技术全国领先,全县插网箱15万只,400万公斤,年产值超过1.5亿元。在童来保同志的技术指导下,稻鸭共生示范面积不断扩大,示范效果进一步显现;在胡江苗同志的指导下,南山禽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发展青年鸭,全年发展养殖户300多户,养殖青年鸭120万只,养殖户户均获利3万元。其他几名科技特派员在自己的岗位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5、稻鸭共生技术推广项目。该项目被列入2007年度安徽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主要是通过稻鸭共生,相互促进生长,达到促进水稻增产,促进生态平衡,降低农业成本,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今年,示范基地建设面积扩大到1.12万亩,投放22万只良种鸭。据调查测产统计,水稻每亩节本增收近170元。

6、科技创新试点乡镇工作全面开展。2007年,我局积极指导、配合华阳镇实施科技创新试点乡镇工作,在棉花与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合成圩农业综合开发、大棚蔬菜基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7、推进新产业“黑鱼集约化养殖”试验工作,培育我县水产养殖新的增长点。今年试验示范面积达38亩,成鱼达38万斤,产值达240万元,市场前景良好。

8、实施“特种水生蔬菜刺苦草的种质驯化和产业化开发”等野生水生蔬菜综合开发项目。“土虾子”人工繁殖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在安农大参与下取得重大突破,已实现人工种植,经省农大专家初步测产,亩产可达500斤,每亩产值可达5000元,进一步试验示范,此项技术可在我县沿湖低洼圩田全面推广,真正实现避灾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

9、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开展科技培训和宣传工作。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局本着“便捷、易行、实用”的原则,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入户,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是与省农科院、安农大、市棉科所等高等院校的有关专家近20人建立了合作关系,为科技入户和科技培训提供了人才保障。二是进村入户开展新型农民新技术流动培训班30(场)次。累计培养“专业农民”3000余人次。三是开展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转岗)培训300人次,使每人掌握一门外出务工技能或特种养殖技术,年均增收1000元。同时,我们还制定了《2007年度科普宣传工作方案》、《07年度科技法制宣传工作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发放资料等多种途径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今年,发放科普资料2万份,科技实用技术光盘70余盘;通过科技信息网转发科技法规、科技政策10余条,科普知识、农业实用技术近100条。

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支持下,我县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与全市兄弟县一样存在以下问题:1、县级科技力量比较薄弱,创新能力不强,难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县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队伍不稳定。3、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基层科技工作环境不够优化。4、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后,在家农民基本是老、弱、妇女,科技意识不够强,难以接受新的科技知识,科技成果转化面临难以落实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为此。一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农业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农业科技项目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科技意识;二要建立市、县联动机制,加大农业科技工作力度,围绕市、县特色开展农业科技项目建设;三要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扶持力度,市局要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农业科技工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县科技部门也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开展农业科技工作;四要引导部门联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树立现代农业示范样板,确保各种示范园区和示范点片的经济杜会效益显著高于周边农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点片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先导性、带动性、聚合性、示范性和综合性的作用。

2008年农业科技工作应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市局一要继续加强与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合作,重点示范“三代超级稻”和先进适用的栽培新技术在全市应用推广,引导农业共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应用新突破;提升全市农业科技水平。二要大力引导扶持特色产业,如高山蔬菜、中药材、优质水产、草食畜禽等区域性产业。三要积极组织开展农业主导产业共性技术攻关研究,如我市沿江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油菜丰产技术、大水面高产养殖技术等。四要加大科技项目申报指导力度,积极组织实施省科技部门开展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持贫、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五要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宣传、推广活动,办好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活动等科技惠民活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