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产技术推广路径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产技术推广路径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水产技术推广路径研究

一、增强法治意识,形成依法作为的共识

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履行的七项公益性职责,这就为各级渔业技术推广机构明确了公益性定位,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法律依据,是广大水产技术推广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和工作准则。我们要积极宣传《农业技术推广法》、《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切实推进依法治渔进程。把依法治渔、依法兴渔作为强化渔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第一依据、第一方法,坚持依法开展各项渔业技术推广活动,着力形成依法办事、按制度管事的渔业技术推广工作规范。既依法积极争取广大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合法权益,又注重尊重渔民的主体地位、作用和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树立“以渔民为本”的推广导向,按照新农村建设和现代渔业发展要求,围绕渔民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产业的发展,改变就技术抓推广、就推广抓推广的习惯做法,真正把渔民是否自愿接受、是否满意作为渔技推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应用示范和安全性验证等程序,坚持按规划、计划推广渔业新技术,真正使渔业技术推广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增强大局意识,形成服务为本的共识

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作为地方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的直属单位,作为国家在基层的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机构,承担着为渔业、渔民提供公益性、基础性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这就要求我们谋划和思考水产技术推广工作,要充分认识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特殊性,既要置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江苏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思考我们事业的发展,又要置于全国乃至世界水产技术推广的视野中谋划我们事业的发展,还要置于江苏水产技术推广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长河中考量我们事业的发展。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推动水产技术推广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广工作才有影响力和生命力。因此,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全局,围绕建设海洋与渔业强省、发展现代渔业这个大局展开,这是上级组织的要求,是我们推广机构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讲政治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把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要求和第一责任,在服从服务于大局中积极建功立业。全省水产技术推广系统要树立“有为才有位”、“有实力的服务才是最有效的服务”的观念,主动作为、积极服务。所谓服务为本,就是要主动服务、高效服务、创新服务和廉洁服务。即不要让基层同志在我们这里受到冷落,不要让事情在我们这里耽误、不要让矛盾在我们这里积累、不要让单位形象在我们这里受到损害。归根到底就是要贴心服务,只要我们真正用心用脑服务,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做推广工作,我们的服务就一定是一流的服务。

三、增强学习意识,形成创新发展的共识

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坚持加强学习,这不仅是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组织的要求,也是我们做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客观需要。江苏全省631个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中,县级101个,县级以下516个(乡镇站509个,区域站7个)。机构编制数2439个,实际在岗人数2374人,编制内2319人,编制内人员学历中专及以下827人,还占到36%,知识老化,专业结构单一的现象比较普遍,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路径,创新已成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主旋律。当前水产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要求,特别是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在水产技术推广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更加关注渔业物种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充分考虑水域环境的承载力、生产设施的承受力、生物资源的耐受力,避免因超负荷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要变单纯的渔业生产技术推广向生产、生活、生态提供综合咨询服务转变,从产中技术推广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延伸。为此,在抓好技术示范、推广的同时,积极为各级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促进现代渔业发展做好技术支撑。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大兴为民、务实、清廉之风,密切联系基层群众,深入乡村渔区一线,加强调研指导。充分利用了解产业发展动态、掌握渔区社情民意的体系优势,积极当好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参谋,强化在科学决策中的技术咨询功能。要发挥生产服务功能,提供决策参考,引起领导重视,争取政策支持。创新渔业信息服务形式,扩大信息服务范围,丰富信息服务内容,提高信息服务时效和质量,为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全省渔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增强系统意识,形成协同干事的共识

要进一步密切省市县乡四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联系和合作,逐步形成协调一致、分工合作的良性机制,更好地发挥体系集成创新的作用。一是省站将积极牵头组织协调市县乡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共同开展技术协作攻关,积极申报各类项目,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利益兼顾为路径,充分利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以及开展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联合行动、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联合行动等机遇,加强上下联系,强化分工协作,充分发挥体系建设的功能,增强体系工作活力,更好地体现渔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龙头作用。二是充分发挥体系技术、网络优势,以实施重大技术推广项目为契机,积极牵头申报重大科技成果,帮助基层推广人员在争取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和技术职称等方面提供可能的便利。三是注重发挥多元化渔业推广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打破部门之间、地方之间、产学研之间长期以来联系不紧密、协调不充分的格局,鼓励科研单位、渔民专业合作组织、涉渔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推广服务,使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加强政产学研企的协同作用,在沟通中增进联系,在协同中推进科技创新,在协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四是发挥系统整体作用,更加注重集成创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作为全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主力军,要更好地发挥示范、推广、支撑、保障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尤其是实用新型水产技术的产业化、系列化开发,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五、增强品牌意识,形成文化推广的共识

新时期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不仅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更要培植积极向上的服务文化。要通过创新思维,树立“人才是根,服务为本,实力为王,效益优先”的新理念,提振精气神,增强向上力,从机构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机构精神、服务理念、职工座右铭等方面着力构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向上的服务文化。在建设服务文化的进程中,坚持高起点、系统性、全方位、长期性的原则,突出渔业服务文化的特色,着力解决机构服务理念、服务机制、服务管理和队伍素质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努力实现服务文化建设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从经验到理性的转变、从零散到系统的转变,体现以文化人,增强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整个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形象和美誉度。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基层的探索经验,善于发现先进典型,培植优秀范例,放大先进效应,树立行业先锋,提升行业声誉,增强系统文化软实力。今年以来,江苏省站组织全体职工评选出渔业技术推广精神“敬业、务实、协同、创新”,希望这八个字能成为江苏渔业技术推广系统全体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行业精神和文化符号。今后,省站将联合省渔业协会争取开展江苏省年度十佳水产技术推广先进人物评比活动或评选江苏省年度渔业十佳风云人物等系列活动,培植一系列典型,努力打造水产技术推广系统公共服务品牌、提升推广体系新形象。(本文作者:樊宝洪 单位: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