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力资源有效供给新农村建设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人力资源有效供给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人力资源有效供给新农村建设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为了全面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低,同时由于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使得人力资源水平低下,导致人力资源有效供给不足成为当下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通过本文探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供给现状,最终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现状;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供给现状

(一)管理干部素质低下

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是农村基层干部,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连接市场与农民的桥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农民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领导者。但当前我国农村管理干部的素质较低,同时年龄结构相对较高,适应能力较差,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导致其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更无法指导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

(二)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使得乡村教师不足且流失严重,虽然为缩小城乡差距,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相关部门也制定多项措施以期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但当前我国乡村教师仍严重不足,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同时教师学历相对较低,教师结构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不仅制约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重大挑战。

(三)医药人才缺乏

我国农村的主要医疗服务机构是乡村医生,其不仅承担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同时也为村民提供诊疗以及帮助重病患转诊。但目前我国乡村医生的学历相对较低、年龄也不断增长,人员补充不足,导致其服务水平不断下降,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村级卫生机构已无法满足农民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科技人才不足

加强农业科技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农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同时由于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落后,导致多数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前往城市就业,人才大量流失,同时由于部分机构精简人员以及编制问题,导致部分农业专业人才无法进入基层工作,内部以及外部科技人才的供给不足制约了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人才培训体系

要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有效供给,政府就要依据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加强建立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培训体系,采取城乡对口支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外部人力资源支持。同时相关部门加强协同合作能力,积极建立人才培训分工负责制度。如农业部分与科技部门合作对农民以及外部人才进行科技培训;组织部门加强基层干部以及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卫生部门加强城乡医院的对接,并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专业培训;建设部门着重培养农村建设类技术人才;劳动保障部门积极提供技能培训;教育部门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建设,并完善机制挽留人才。

(二)建立大学生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

随着教育的不断普及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就业岗位有限,这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同时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多数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前往大中城市就业,使得我国出现城市无业可就、农村有业不就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建立大学生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鼓励并引导高校毕业生前往农村就业,并不断提高农村工资待遇以及福利保障,打破编制限制,通过就业补贴、住房保障等新政策吸引大学生回乡就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打造新农村建设产业平台

要加强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就要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产业平台。如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农业气象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四)建立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

挂职锻炼是国家公务人员以及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的一种制度,是当前提高公务人员工作能力、帮扶落后地区的途径之一。一般而言,挂职锻炼的时间为1年至2年,同时挂职锻炼的人员都是事先协商的,具有一定的指令性和计划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建立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加强乡村基层管理,提高乡村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有效供给是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对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建立大学生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打造新农村建设产业平台,并建立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最终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

作者:张春芳 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