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田水利建构状况研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田水利建构状况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田水利建构状况研讨

本文作者:郭兴中、梁兴东 单位:耒阳市水利局

耒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在农业发展的优先地位,成立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推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绩效考核,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紧扣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目标,坚持科学规划、技术可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先后制定了《湖南省耒阳市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报告》、《耒阳市农田水利建设实施规划》等一系列小型水利发展规划。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布置,节水措施配套与农业结构调整同步规划,水源工程和田间工程配套建设,并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开发相结合,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通过规划,摸清了全市的农田水利设施现状,理清了工作思路,找准了建设方向和重点,做到统一规划、连片建设、整体推进、分步实施、讲求效益。严格监管工程质量和进度。对建设资金,严把关口,专款专用,定期督查,一项一审,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益。

随着全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工程的深入推进,水利枢纽工程带病运行的状况得到有效治理,但耒阳市灌区配套工程建设尚未纳入国家投资计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更是严重滞后。当前,耒阳市小农水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现象普遍,有人用无人管问题突出。当前使用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多数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至今已运行40多年,老化破损严重,加之市、乡镇、村财力困难,缺乏必要的维修改造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多数处于“农民不管了,集体管不了”的境地。据调查统计,大多数灌区渠系因淤积、崩塌造成渠道损毁达90%以上,渠系建筑物完好率不足30%,致使渠系工程输水不畅通,有水难灌溉;小型水库、山塘等水源工程淤积严重,淤积量占正常库容的30%以上,严重影响了正常蓄水库容;村组管理的泵站、塘堰等小型工程设施也因长期缺乏专人管理,设备、输电线路时常被盗而无法发挥正常功能。

农村“两工”全面取消,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土地承包到户、农村税费改革后,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村提留不复存在,农业水费偏低且收取难度较大;取消农村“两工”(义务工、劳动积累工),农民投工投劳急剧减少,导致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陷入了既无资金又缺人力的尴尬状态。在当前农民收入水平总体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农民尚没有能力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且农村青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老弱病残在家种地和看管孩子,靠打工子女寄钱回家维持生计。农村“一事一议”的筹资投劳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同时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公益性较强,受益管护的主体不明,多数群众存在不同程度的等、靠、要的思想,缺乏主动积极性来改善自己的生产条件。

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小农水投入严重不足。农民出资投劳难度大。一是劳动力价格显性化。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每天可以挣到(60~80)元,而在家参加小农水建设,则没有工钱或只能象征性地得到一点儿工钱。农民出于生存和养家糊口的需要,往往不愿出力投劳。二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一亩水田单季产粮约450kg,除去种子、化肥、农药、机耕机割等费用,在风调雨顺的年景,1年也许有(100~200)元的收入,但如果遇上洪涝或大旱,则要赔进数百元的种子、化肥、农药钱。因此,在目前我国粮食作物价格偏低、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的情况下,农民为降低生产成本,往往不愿出钱兴修农田水利。三是农民种田已沦为副业。耒阳市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部分村组人均占有水田面积不超过3分,全家总共就1亩田左右,农民主要靠务工、经商等其他收入谋生,种田已变为农民的副业,农民出钱出工修建水利的热情不高。四是“两工”取消后,农村“一事一议”制度不完善,政策、法规鼓励农民出工出劳力度不大。加之许多农民小农意识严重,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农民出资投劳难度大。

财政对小农水投入严重不足。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因其举足轻重,备受重视。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因其小而未受到足够重视。其实,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犹如人体之毛细血管,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犹如人体之主动脉,它们是一个整体,二者只有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水利灌溉的整体功能。“渠首水飘飘,下面(田里)没水浇”就形象地说明了小型农田水利不配套的弊端,也从反面说明了小农水配套设施的重要性。目前,水利投入着重于大江大河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方面建设。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很少,上级财政近3年拨给耒阳市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仅为663万元。农民基本上还在用“”的水,耕种“学大寨”的田。耒阳市2009年夏秋冬三季连旱,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就是历史欠账太多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敲响的一面警钟。

社会资金难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差、投入产出周期久、回报年限长的特点。加之小农水项目多,规模小,社会资金投入风险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吸引社会资金难。

工程水费收缴难,以水养水濒临困境。农业税取消后,水费收缴难度大,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和管理单位正常运转面临困境。特别是从2007年起,耒阳市欧阳海灌区和3座中型水库水费实行财政补贴后,各类水利工程基本上不再向农业用水收取水费。由于没有养护资金,很多地方的(尤其是村组)小型农田水利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管理和维护陷入缺钱少人的困境。

资金分条块使用,整体效益不明显。目前,耒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分别由财政、水利、国土等部门各自使用一块,分割使用,零星打补。全市对资金的争取和使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统筹考虑。资金分条块使用,导致整体效益不明显,难以连线成片,形成规模效益。

产权不明,责权利不清,管护难。目前,耒阳市农业用水出现以下三个难点:一是农业用水供求矛盾突出。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加之管护不到位或无人管护,农业用水的供应呈自生自灭自然状态。每到用水高峰期,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不少农民常常半夜起床去“拦水”(将水引进自家的水田),村干部则半夜蹲在渠道为百姓“守水”。二是用水秩序较乱。斗农渠及田间渠道的用水管理大多无专职管理人员,用水秩序混乱。由于无人负责斗农渠及田间渠道用水分配,用水随意性大增,浪费水严重;又由于用水矛盾的难以调和性,群众容易因争水抢水引发纠纷。三是用水方式粗放。

目前耒阳市大部分农民还是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灌溉方式落后,距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出现这些难点的深层次原因是产权不明,责权利不分。税改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由村组负责,部分由乡(镇)、县(市)负责。税改后,村组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失去兴趣,许多村组负责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呈现“无主”状态。又由于农民种田比较效益低,农民护水意识淡化,“有水就种田,无水就抛荒”是许多农民的普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小农水工程毁损严重,蓄水调水功能大大下降。

针对小农水工程资金零星、条块使用,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制县级以上小型农田水利规划,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和使用小农水工程资金,形成规模效益。小农水为“准公共产品”,针对其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明确规定省、县(市)财政的出资比例,建立对小农水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考虑到大多数县(市)级财政的实际困难,适当提高省级财政的出资比例。同时,鼓励具有经营效益的水库、水塘以未来承包权、收益权为抵押,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盘活水资源。规定农用水费收取、使用、管理办法,实现以水养水,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维护和水管机构(含用水协会)的运转提供资金。

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量多面广、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自觉参与小农水建设热情不高的现状,政府(尤其是乡镇)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深入农村,多做群众思想工作,引导农民看长远。同时将小农水建设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基层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在政府主导、加强引导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按照“民办公助”方式,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兴建小型蓄水、引水、提水、集雨等水源工程。针对不少村组小型农田水利“无主”状态,对小型农田水利采用分类管理的办法,清晰产权,明确责权利。具体分类管理办法如下:对于农户自用微型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体制;对于小型公共水利工程,按水系和渠系组建农民用水协会等组织,实行用水合作组织的管理体制,收取相应水费,维持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对于纯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按照“政府不背包袱,群众不增负担”的原则,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的方式进行改制,推行“防洪保安,灌溉管理,综合开发”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进一步放开建设权;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促进产权流转,搞活经营,落实管护责任。

目前,“一事一议”制度在耒阳市实施,出现以下问题:一是以村为单位,议事群体过大,意见难以统一。二是弱势自然小村组在“一事一议”中,无法与自然大村组博弈。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弱势自然小村组的山平塘亟需小农水资金对其进行改造,但在“一事一议”的小农水项目讨论中却难以获得平衡通过。三是一事一议的先建后奖补制度,资金直接奖补给村里,资金易落入部分村干部私人之手。因此,针对一事一议制度存在的问题,打破行政村界限,以小农水受益的自然村组为主体实行一事一议制度,财政奖补资金直接划入受益的自然村组账户,减少中间流转环节。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