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节水型农业建设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节水型农业建设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节水型农业建设论文

1发展节水型农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夏县的农业灌溉用水一直依靠地下水,但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严重超采,水位下降剧烈,其所提供的水资源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农业经济的要求。“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农业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支撑,可以说“有水则兴,无水则衰”。多年来,由于严重缺水,作物得不到适时灌溉,产量一直处于一种低而不稳的状态,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由于水资源有限,农业灌溉用水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而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来实现。鉴于此,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便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1.1引黄灌溉配套工程迟迟未到位,工程效益一直未能发挥

覆盖夏县的尊村引黄灌区,灌溉范围为裴介镇的西浒和禹王乡的东浒、西秦等村,设计灌溉面积0.674万hm2,由其八级干渠末引出的夏县分干渠供水,夏县分干渠始建于1993年,当时已建成分干渠道9.85km,建筑物19座,由于投资所限,分干还有3处长1km渠道未能修通,6条支渠未修建,致使其设计的控制灌溉面积迟迟不能受益。2013年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实施后,已修建支渠一条,斗渠4条,灌溉面积940hm2,但距其设计灌溉面积6740hm2的差距还很大。

1.2井灌区工程设备老化失修,灌溉水利用系数低下

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加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农田灌溉用水量在不断加大,致使地下水位出现严重下降,机井出水不足,导致机井报废增多,有效灌溉面积减少。加之,灌溉管网经过多年运行,老化失修,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田间工程配套差,浪费水现象严重,急需发展高效农业节水技术,以缓解当地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

1.3水资源严重匮乏,是阻碍夏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捁

夏县“十年九旱”,旱灾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有时数年连旱,尤其伏旱频繁。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夏县连年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尤其是旱灾的高频率发生,直接影响着农业和粮食生产、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1年这7年时间内连续4年发生枯水年,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共有1.77万hm2农田受旱,其中绝收面积0.43万hm2,因旱减收粮食3650万kg。不同程度的旱灾,突显了农田灌溉设施的重要性,也暴露出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发展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是缓解当地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一条有效途径。

2发展节水型农业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节水农业是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采取工程、农艺和管理等措施,综合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以实现节约用水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益为目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节约用水的要求规划农业、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夏县的实际情况针对平原、丘陵、山地不同类型区域、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的节水措施,建立高效的农业用水体系,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节水农业,实现农业节水、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节水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根据以上思路,发展节水农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开源与节流并举

开源是解决山区、丘陵干旱区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兴建水窖、蓄水池、旱井等集雨工程,以解决山区缺水难题,促进农业发展。部分河、井灌区,农业灌溉采用大水漫灌或小畦漫灌方式对水的浪费率极高,农民没有节水意识,应加以诱导实施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

2.2走全面节水农业之路

重视水库、输水管道、管网、渠系等工程节水,把田间节水作为农业节水的重点,不仅要建立高标准的衬砌渠道、压力管道、而且要重视建设以喷灌、滴灌、微灌等地面灌溉技术为主的先进的田间灌溉工程系统。

2.3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农业

根据平原、丘陵、山区的经济和自然条件,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因时、因作物,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节水农业,从而使夏县的水资源得到合理有序的利用。

2.4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发展农业节水就是要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突出农民在节水农业中的主体地位,多宣传节水灌溉(滴灌、微灌、喷灌)的好处和益处,不仅节省了电费而且节约了水资源,也能够充分利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2.5大力推行节水灌溉

通过在灌区内搞大型的节水灌溉,使灌区能从节水型农业中受益,并充分认识到节水灌溉的好处,使灌区农民确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加大节水灌溉的投资力度,使节水农业向高产、高效、大规模、可持续方向发展。

3示范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1示范效益

节水型农业的实施,将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使作物产量和质量将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效益也将大幅提升,极大地提高群众用水的积极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将起到一个积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3.2社会效益

节水型农业实施后,极大地提高了输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对当地地下水资源动态平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用水管理上,由农户用水协会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建立了良好的灌水秩序,农民的用水条件大为改善,减少了水事纠纷,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进步,促进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3环境效益

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局部超采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农业节水措施的普遍施行,将彻底消除大水漫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保肥性能,有利于农业健康、持久的发展。

4节水型农业的真正意义

发展节水型农业可大大提高作物灌溉保证率,促进作物增产,同时还可以节约水资源,省时省工,可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紧缺状况,逐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可保证农田灌溉的适时、适量,提高群众用水的积极性,对于推动全县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郭鹏,曹国华:夏县节水型农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郭鹏 曹国华 单位:夏县水利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