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建设发展论文(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建设发展论文(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建设发展论文(3篇)

第一篇:农业建设下农机管理重要性分析

摘要:随着农机数量的逐渐增多,农机管理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做好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可为我国现代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着重强调了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主要措施,希望能为基层农机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管理;重要性;对策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机械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基层乡(镇)农机管理模式还不适应目前的发展需求,所以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管理发展模式,完善农机管理对策,以此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1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承担乡(镇)农机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安全监理、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人员培训等社会化服务工作。做好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是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能为农业安全生产、作业和经营等提供便捷的系列服务。同时对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和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做好基础农机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2.1全面落实乡(镇)农机安全管理职责

结合当地农业机械拥有量、分布、使用情况和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乡(镇)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确定乡(镇)农机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将农机安全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细化,抓好落实,做到工作职责清晰、目标任务明确,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逐步解决好农机安全管理的问题。

2.2提高重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要了解农机管理工作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提高重视程度,促进农机事业的发展。在提高重视的基础上要加大宣传力度,着重宣传农机管理的相关条例、交通法规、农机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让广大农民群众提高自身认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2.3加强指导,提高培训工作实效

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有效调配师资力量,保证培训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乡(镇)农机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对我国农机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乡(镇)农机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能够促进基层农机化的发展壮大。通过各种培训力度的加强,不仅能使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掌握农机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及各类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业机械检验技能,还能够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组织下独立开展实地检验工作和农机备案登记工作。同时加强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建立科学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增强服务观念,增加专业知识,逐渐提高农机管理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4强化执法监察力度,做好农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工作

要调动各职能部门加大对农业机械设计、生产、销售、维修、报废等环节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小型作坊式农机生产站点要监管到位,确保农机生产的安全性、科学性。对小型农机做到技术不过关不生产、手续不完善不销售、使用年限到期及时报废等措施。对从业人员做到无证不驾驶、无牌照不年检不得上路,对机动车辆做到不超载、不改装,定期检查,形成制度,最终实现规范化管理。

2.5加强科学管理的能力

作为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要对本地区的农业机械使用情况充分了解,结合本地实际,对农业机械的型号数量进行合理的搭配。依法管机,依法行政。农机法制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要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机化管理工作都要统一到《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行政许可法》等法规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上来,做到与时俱进。要转变管理方式,改善提高管理服务手段,加强科技装备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农机管理科学化,增强管理服务功能,大力提高政策、信息、科技服务、技术指导能力。

3结语

要想推动基层农机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要把各项任务细化、指标量化,提高基层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农机管理向规范化、社会化发展。加强乡(镇)农机管理工作,使得广大农民对农机使用的法律法规、农机注册登记挂牌、农机年度检审、农机驾驶员管理等工作能逐步了解,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石娜.当前农机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10).

[2]许景诚.辽宁省农机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J].现代农业装备,2008,(04).

[3]秦海生,许杰贤,田冬梅.论乡镇农机管理推广机构之改革[J].南方农机,2011,(04).

[4]柳卫波.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湖南农机,2011(09):19,26.

[5]杨进美.浅谈农业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2(04):25.

[6]桑嘉娣,蔡青.浅议农业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08):60.

作者:孙桂梅 单位:德惠市菜园子镇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

第二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关键因素研究

摘要:哈尔滨烟区自2007年以来,大力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对哈尔滨烟区多年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总结分析,提出哈尔滨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同时查找出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方法,明确努力方向,以提高哈尔滨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

关键词:规模化;机械化;现代烟草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通过烟草产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烟叶生产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烟叶生产变化很大,形势发展很快。只有正确认识形势的发展变化,才能积极应对挑战,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发展。近几年烟叶生产变化是巨大的。随着不确定因素增多,稳定烟叶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一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烟叶生产成本上升的态势将较长时期存在。二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民更加富裕,种烟农户逐步减少将是长期的趋势,稳定烟叶生产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三是近两年世界主要烟叶出口国烟叶减产,通过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烟叶供求关系的可能性减小,国内烟叶需求只能靠国内烟叶生产来满足。随着工业企业对烟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优质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大,烟叶生产将长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只有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坚持走现代烟草农业之路,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满足工业原料需求,才能保持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哈尔滨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成果与关键因素分析

1.1哈尔滨烟区基地单元建设成果

哈尔滨烟区自2010年起,相继建设了汤原汤旺河、桦川新城、宾县宾安、富锦三江、绥化绥北、肇州和平6个国家局基地单元。以基地单元为平台,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始终遵循特色,打造特色,实现特色发展,形成了烟叶品质特色,即“柔甜香”低危害烟叶“四低、三强(“四低”即为低焦油、低农残、低重金属、低烟碱;“三强”,即为亲和性强、填充性强、燃烧性强)”的品质特色。

1.2哈尔滨烟区规模化种植成果

哈尔滨烟区持续推进规模化种植,2015年种植面积15.34万亩,烤烟连片种植1000亩以上面积4000亩,500~1000亩以上连片8400亩,100~500亩连片3.28万亩,合计100亩以上连片种植面积4.52万亩,占总面积30%。

1.3哈尔滨烟区机械化作业成果

哈尔滨烟区通过多年机械准备、技术革新、模式探索,专用机械机械化作业程度逐步提高,机械剪叶100%、机械移栽50%、机械植保80%、机械采收10%、机械拔杆45%。通过机械化作业实现减工降本,全程机械化作业可将亩用工由15个以上降到10个以下。哈尔滨烟区通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在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这些成果中,通过机械化作业实现减工降本成效明显。减工后,可以解决烟叶生产劳动力不足,烟叶种植户减少的矛盾,稳定烟农队伍;减工后直接导致降本,可以解决生产资料上涨烟农生产投入成本不断上升矛盾,提高烟农收入水平。通过机械化作业又可提高烟叶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烟叶品质特色的形成,为提高烟叶质量、满足工业需求奠定基础。可见,机械化作业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机械化作业的前提是种植规模化,以打顶喷药机为例,一般机型的单次作业可达30个垄,面积一般为30亩左右,因此,没有连片种植规模,大型机械发挥不出功能和优势。可见,规模化种植是哈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又一关键因素。把握这两个关键因素,在未来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就可以集中精力、重点突出、快速有序地实现既定目标。

2哈尔滨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关键因素的强化措施

2.1哈尔滨烟区规模化种植的强化措施

2.1.1户均规模是连片规模种植的稳固基础

2015年,哈尔滨烟区烟叶种植面积15.34万亩,烟户3281户,户均面积46亩,是全国户均面积11亩的4倍。为降低管理成本,烟农有自主连片规划烟田的需求。因此,哈尔滨烟区烟叶规模种植有稳固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2.1.2两场配套是连片规模种植的有利条件

哈尔滨烟区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中,为减少用工,降低成本,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将各生产环节统筹考虑,重点建设“烘烤工场、育苗工场”,便于烟叶生产的集中安排、集中组织、集中作业。哈尔滨烟区连片种植规模较大的烟田,基本分布在“两场”附近,确保“两场”拥有一定量烟农和烟田,实现饱和作业。和平牧场示范区烘烤工场、育苗工场、6000亩连片烟田均是就近规划。“两场”配套成为连片规模种植的有利条件,烟农主动“围房种烟、围棚种烟”,形成“两场”与规模种植互促互进的良好态势。

2.1.3合作社是连片规模种植的组织保证

黑龙江烟区烟农户均可经营耕地38亩左右,户均种植36亩,为满足三年轮作,在自有耕地的基础上,有2/3多的土地依靠流转而来,并在流转中实现连片规划。在市场化运作下,依靠政府和有关部门力量难以推动土地流转。黑龙江土地流转方式:一方面来自特殊体制:在肇州和平基地单元和平牧场示范基地,借助北大荒农垦实行的“两田制”,轻松实现6000亩连片种植;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主要依靠合作社牵头,统一土地价格,统一连片规划。在富锦三江基地单元,由福安合作社牵头,组织20多户烟农,在丰太烘烤工场附近,以700元/亩的价格,规划种植1500多亩连片烟田。正常状况下,合作社是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的组织保证。综上,哈尔滨烟区通过稳定户均规模,加强两场配套建设,推动合作社运行,可不断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强化规模化因素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基础作用。

2.2哈尔滨烟区机械化作业的强化措施

2.2.1两个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的形成“和平”

国际化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和平牧场示范区规划基本烟田1.8万亩,连片种植烟叶0.6万亩,配套建设有120个进口箱式烤房的烘烤工场。按照专业化生产要求组建专业合作社,推行“股份制、成本拟控式”经营模式,推行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的运行模式,实现“三代”即:代种、代耕、代收。按照从育苗到烘烤、拔杆9个环节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的设计,配置世界领先的北美技术主导的烟用机械和设施。全程机械化作业、箱式烘烤、机械回潮、彻底颠覆了手工操作、挂杆烘烤模式,亩均用工控制在5个左右。在这一模式推行中,体现出高投入、明显减工的特点。“丰太”国产化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富锦三江基地单元2012年承担了国家局全程机械化试点项目,在和平牧场示范区的基础上,按照黑龙江烟区生产实际,对进口机械设备改造落地,从育苗到烘烤、拔杆完成了9个环节的国产机械全程化配置,在“丰太”烘烤工场当年完成试点任务。富锦三江基地单元转化落地的“丰太”国产化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配以网箱烘烤、步进式三级回潮系统,将亩用工降到9个左右。这一模式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2.2两个作业模式带来的启示

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是现代烟草农业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不仅促进各项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率,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烟叶质量,还将烟农从繁重而复杂的烟叶种植生产作业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吸引了烟二代、烟三代回到烟叶种植这一产业中来,积聚产业发展后劲。

2.2.3哈尔滨烟区要强化两个作业模式的推广

从长远出发,哈尔滨烟区要充分依托龙江大平原、大农业、大农机的资源优势,通过两个试点引路,坚定不移地在植保、移栽、采收、拔杆等环节加大机械作业推广力度,打造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模式,力争早日实现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使哈尔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特色更加鲜明。

3规模化种植与机械化作业的制约瓶颈及解决措施

3.1土地流转仍然是制约规模化种植的瓶颈

黑龙江烟叶种植规模效益显著,烟粮比较效益明显,造成种植烟叶的土地价格远高于种植大田作物的土地价格,烟农在土地流转中要投入较高成本,形成利益再分配。土地市场化,使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难以组织开展土地流转,基本烟田规划难以足量落实。

3.2个别专用机型不够成熟稳定制约了机械化作业推广进程

黑龙江烟区通用机械机型已经成熟,个别专用机械机型耐用性和作业效率有待提高。

3.3解决措施

(1)围绕规模化种植,进一步激活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强化村级政府组织作用,采取整村推进,多业并举,整村开展土地流转。进一步扶持合作社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将土地流转作为重大项目,集中组织烟农统一规划、统一定价、统一流转机制;将其与合作社兼业增收紧密结合起来,把生产经营范围拓展到大农业,实现烤烟、粮食作物一体化规划种植,形成以“我”为主的组织方式,打破土地流转瓶颈。

(2)围绕机械化作业,进一步加大专业化机械的示范与推广,从点刀面、从单一机械到多个机械、从试用到改进成熟,鼓励和组织基层分公司、烟叶站、技术员大胆投入其中,做烟农机械化作业思想引领、行动引领,逐步对各环节专业化作业机械想用、敢用、会用,直到成熟使用,完成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的配置与使用,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推向新高度。

作者:汪晓华 王春艳 颜培强 单位:黑龙江省烟草公司哈尔滨烟叶公司

第三篇:现代农业建设中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研究

近年来,江苏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11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收入比由2010年的2.52下降到2014年的2.29,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但绝对收入差距仍在增加。形成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是多元的,但农业发展效益不高是制约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的重要原因。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形成农业规模收益

在耕地资源十分有限且难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现有土地经营规模和产出效益,发展高效农业,是促进江苏农村居民农业收入稳定增长的现实选择。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赋予农民住房具有完整物权,鼓励农民房地产交易;建立民工市民化放弃地权利益补偿机制,割断民工和土地直接联系;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对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服务组织、新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积极、稳妥、有序地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走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延长产业链,让农村居民分享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个产业链环节产生的利润;对于继续以家庭承包的分散经营,则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实现适度的规模经营,小户之间通过合作联合,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降低农业生产和销售成本,进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竞争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二、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科学合理的农业结构,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提档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江苏各地实际,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土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将设施农业重点引向高亢地区、不占少占优质粮田,努力实现稳定粮食生产与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齐头并进、相得益彰。二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把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作为提升农业、致富农民、发展农村的一条新路子去推动。三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进一步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做强生猪产业。四是积极稳妥发展订单农业,开拓高端农产品市场。在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中,应逐步建立保证农民收入的保障机制,合理提高农产品价格,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三、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充分挖掘农业经营增收潜力

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依靠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仍然大有文章可做。加快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让务农农民通过规模经营,达到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积极推进农业产业链前伸后延,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及家庭工副业,整体提高农业特色产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挖掘农业农村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网上销售,减少流通环节,在农产品不涨价的情况下,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

四、增加农业补贴,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政策倾斜

在继续坚持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等惠农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适当提高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补贴标准,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激活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强农民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拉动农民收入的增加。

作者:周善乔 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