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

摘要: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为前提,针对陕西省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提升农业生产率、实现农民增收2个方面展开了分析,介绍了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阐述了农民增收中农业机械化的价值体现,从而认识到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民增收;关系

我国当前农村人口数量占据全国总人口数量的60%左右,其中60%的人口从事第一产业,由此也奠定了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2015年陕西省农村人口1747.75万人,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6.08%。因农业人口数量多,再加上比重大,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形式之后、生产率低以及收入低等,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便会对我国整体现代化进程造成影响。

1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从1949年至今,我国在农业装备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上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近些年,中央提出了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模式的要求,这对于提升陕西省农业综合生产力有很大的帮助。农机购置的补贴每年都有提升,例如在2013年,每一类农机的补贴为210亿元,总共补贴农业机械设备约600万台(套),覆盖范围超过了300万农户[1]。此外,我国农机总动力也超过了10.6亿kW,与2012年相比,同比增长了3%左右。针对一些大中型拖拉机设备以及配套农具的保有量,约为531万台和826万部,增长比例分别为9.6%和8.5%,这也相应提高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使其提高至60%。自从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之后,农户的农业机械采购积极性得到提升,并且逐渐形成了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入为核心,财政补贴、社会投入辅助的新格局。

2农民增收中农业机械化的价值体现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一部分,和生物化学举措以及自然资源等诸多生产要素同属于农业生产系统,利用相应的转变产出农业生产系统。所以,机械化生产期间,在其中投入的所有农业机械设备,所涉及到的经营规模、发展速度,对于农户增收以及农业增效等生产目标的实现均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占据了主体的作用,农民收入也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先进的生产技术非常关键,通过良种与良法的使用能够全面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与数量。但是要实现这些目的不能只是依靠传统人工作业,需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积极应用现代化设备、技术。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对于实现农业增效以及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

3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

3.1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率

我国汉朝就已经出现了最为传统的生产工具,当时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在于农业劳动者经验与体力。但是人的体力是有限,再加上经验方面的限制,导致当时的农业生产率一直止步不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技术的更新,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化农业实现过渡,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工具也实现创新,农业机械将传统的手工器具代替,进而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劳动人员数量也随之减少,农户的教育程度与文化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在科技与智力不断增强的作用下,农户的体力下降,使畜力脱离农业生产。对比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二者之间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3.2农业机械化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

现代化先进的农业机械将传统人力操作工具替代,这也相应的改善了劳动条件,缓解了农户劳作承担的人力负担,从而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民增收。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推动农民增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种植业机械化有利于实现农业增长形式多元化。在农业领域内,专业分工得到细化,充分发挥出了农机的替代意义,从原来的农业劳动力领域逐渐转移到种植业之外的领域,如此便实现了农业增长形式的变化;加工业机械化有利于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当前农村农产品加工产业在我国呈现出紧缺的状态,这也限制了粮、菜、畜产业的发展,使其呈现出阶段性与季节性的特点;养殖业机械化有利于加强集约化经营水平。要想有效调整畜牧业结构,养殖生产机械化是重要前提,同时这也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一项重要手段。基于新形势环境要求,建议将草食畜牧养殖作为发展的重点,再辅以生态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出大型农业机械的优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动力,进而实现农户增收。

4结语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与农民增收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只有积极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够增加农户收入,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推动陕西省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志业,陈晔.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分析[J].乡村科技,2017(3):29-30.

作者:李小玲 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农机安全监理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