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机维修方式的组合形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二类维修方式是指按维修内容及其确定方法划分的维修方式,如恢复性修理、维持性修理、改造性修理等。由于不同内容和深度的维修不可能同时实施,因此它不但不像第-类维修方式那样,每个部位只可采用一种维修方式,而且还预先要求在维修制度中不同维修方式相互匹配。也就是说,第二类维修方式的选择应成组的选择而不是单个选择,否则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根据技术合理性的要求和维修方式的本性,有以下几种组合形式可供选取。
1整机平衡性修理与整机恢复性修理相结合。由于只有通过整机平衡性修理,使部位寿命平衡,才能组织整机的恢复性修理。所以,整机平衡性修理就其本性就是预定要与整机恢复性修理结合。由于这种组合方式可使修理停工时间减至最小,所以其可靠性最高,这一点已为计算机模拟所证明。实际上机器各部位的自然寿命总是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所以总要损失一定的剩余寿命,当自然寿命不平衡较大时,经济性就严重下降。
2部位平衡性修理与部位恢复性修理、基础性修复相结合如同整机一样,部位的平衡性修理的本性也是预定要与部位恢复性修理相结合的,这种维修方式组合可以兼顾充分利用机件寿命和减少拆装次数等两个方面的要求。其缺点是机器的可靠性不如整机恢复件修理高,由于单纯的部位恢复性修理不能解决各部位之间几何位置变化所带来的修理劣化问题,所以,必须与基础件修理相结合。
3非平衡性维持性修理与基础件检修相配合由于非平衡性修理既不能使各部位寿命平衡,也不能使部位内各零件寿命平衡。所以,非平衡性维持性修理就自身本性而言既与整机恢复性修理相矛盾,又与部位恢复性修理相矛盾,但并不预定排除基础性恢复。目前在农村中广泛采用的非平衡性换件修理主要是更换易损件,而对基础件的磨损和变形则很少考虑,这是机器寿命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若能采取这种维修方式组合,可在尚无条件完全排除非平衡性修理的条件下保持恢复性修理的核心要求,对非平衡性维修方式根本性缺陷的一种补救。2.4恢复性修理与改造性修理相结合在实践中改造性修理大多结合恢复性修理进行,由于改造性修理决定于技术进步,不是常规修理业务,所以不能纳入修理规程,只可作为维修制度的指导思想之一。当具备改造性修理的条件时利用恢复性修理的时机进行安排。
第二类维修方式组合与第一维修方式(按维修时机及其确定方法划分的维修)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由于机器的技术状态是要分部位来检查、监测、诊断和评价的,所以状态维修方式只适用于采用部位恢复性修理与部位平衡性修理相结合的维修方式组合。如果采用整机平衡性修理与整机恢复性修理相结合的维修方式组合,就会因状态维修而破坏整机平衡性修理所要求的各部位修理时间上的协调性。所以,只有定期维修方式,而且各部位的维修周期成简单倍数关系时,才可能采取整机恢复性修理与整机平衡性修理相结合的维修方式组合,但定周期维修方式也可以采用部位恢复性修理与部位平衡性修理相结合的维修方式组合,特别是当各部位的维修周期不具备简单倍数关系时这种维修方式组合可能是惟一可行的选择。
事后维修方式与第二类维修方式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它可以与非平衡性修理结合,也可以与平衡性-恢复性修理结合。有人认为事后维修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事后维修(什么时候故障,什么时候修)是维修时机的选择问题,不是维修内容(修哪里)的选择问题。在事后维修时可以哪坏修哪(非平衡性修理),也可以进行时机修理,即根据平衡性修理的原则,换掉已达允许不修极限尚未达到磨损极限的零部件。状态维修方式原则上与非平衡性修理方式没有矛盾,也就是说状态维修时可以采用部位平衡性修理与部位恢复性相结合的维修方式组合,也可以采用哪坏修哪的非平衡性维修方式,但通常后一种方式是不经济的,可靠性也是不高的。
总之,第二类维修方式组合的选择要在第一类维修方式选定的基础上进行。第二类维修方式与第一类维修方式的关系可用图1的网络关系表示。(本文作者:刘忠芝 单位:香坊实验农场农业综合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