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8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8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8篇)

第一篇: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摘要:如今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对于机械化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要求。首先分析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所发挥的效果,然后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化;发展

1农机合作社的作用

如今全国各地都开始因地制宜的进行各种农机服务组织模式的建立,例如农机合作社等。这些纷纷出现的农机服务组织解决了很多现实存在的问题,例如农机具使用率过低、污染情况严重、农机价格过高和耗能过高等。通过比较我们得知,农机合作社是众多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模式中最具有优势的一个,值得我们广泛推广。

1.1解决了农民买不起农机具的问题

使用那些大中型的、性能较高的农机具、不仅可以让土地实现大幅度的增产、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在农业机械化的前提下推动建设生态文明。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大中型高性能农机具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向金融部门进行贷款、二是政府补贴发放,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合作社来积累资金,或者是从成员之间进行筹集,资金短缺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自然就可以购买农场需要的农机具了。

1.2帮助农机部门与其他生产要素形成最优配置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制决定了成员之间是互利合作的关系,所以很容易对成员关系进行协调,而且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农机具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其作用发挥出来,损坏了也有资金及时进行修缮,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了。

1.3对职业农民队伍的培养有所帮助

专业合作社也可以看做是一所学校,农民可以在其中交流技术、接受培训,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提升,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优化配置了那些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再会有社会化服务问题出现,空闲的农民就可以走出家门选择那些非农产业就职,而拥有专业技术的农民可以专业进行分工,为先进技术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农民生产经营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是非常有效的。

1.4农机具的利用率和经济性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农机合作社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农机具利用率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合作社进行农机具的统筹购置,不会出现以往重复购买的情况,同时机具配套性大大提升,使用率自然也提高了不少;其次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其中的成员拥有一样的利益,双方形成的经济共同体会非常稳定,同时稳定了农业机械作业市场,农机利用率得到了很大提升;最后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自身实力的同时经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随之增强的是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例如有的农机合作社就成功实现了跨区作业,农机具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

2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情况

近年来在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时候,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主要途径,并从多种途径对其进行扶持,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如今农机合作社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产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力量。其创办类型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农机大户作为主导,这些农机专业大户都具有丰富的市场经营经验、机械维修技术等,在个人独资为主体的前提下与周边的种粮大户、农机手等联合起来;第二种是由优秀人才进行牵头,地方政府以及农机部门发挥推动作用,选择优秀人才带头进行农机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负责管理机具以及其他资产并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农机具的利用率提高的同时社员也得到了更多的收入,形成了良性的集约化发展。不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的经营方式也不同,有的提供的是纯农机作业服务,有的则是生产方面的,有的兼顾服务和生产,也有的实现了农、工、商经营管理一体化。

3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3.1发展不足不能发挥出影响力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代表,但是数量不足无法将其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发挥出来,所以不能体现出应有的带动力以及影响力。

3.2过于单一的主体结构

农机大户是农机合作社的基本构成,这种主体结构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过于单一,既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没有进行信息收集或者后勤保障等岗位的设置;合作社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是机械化的粮食生产作业,并且多为单一的机收服务,在其他作业环节例如渔业、牧业、林业等明显没有提供足够的服务。

3.3管理制度不够规范、运作机制不够完善

很多农机合作社都没有制定出完善的章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的相关规定不符合;如果是由农机大户组织起来形成的合作社,在管理水平方面往往存在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

3.4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扶持措施没有落实到位

大中型高性能的农机具在不用的时候需要场库棚进行存放,但是没有足够的场地进行这些场库棚的建设,很多农机具维修中心虽然兼具服务性和经营性,但是在建设程度方面比较滞后;虽然已经有法律法规出台,但是进行工商登记的时候农机服务组织依然面临着很大的阻力,政府的诸多优惠政策例如安排用地、减免税收等也并没有得到切实执行。

参考文献

[1]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张桃林副部长在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农机科技推广,2011,(1):4-12.

[2]夏凤林.从来凤县腾讯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营看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J].湖北农机化,2013,(4):19-21.

[3]余志国,段维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钟祥市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纪实[J].湖北农机化,2010,(4):24-25.

[4]范亚茹.略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农机专业合作社[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10):48.

[5]梁传武.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5):224.

作者:来永见 单位:黑龙江省友谊农场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考

摘要:阐述了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改善农机作业环境、加大对农机化的扶持、强化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议

1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1)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农业机械化不仅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打破了人们在农业生产上千百年来靠“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脱了出来,走向广大城镇发展二、三产业,使传统的农民变成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并安心在外务工经商赚钱,发家致富,着力改善了生活质量。

(2)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不仅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就是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是农业耕作机械的农机耕作服务为农降低成本助农增收。农机耕作业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种田耕田难的实际困难。

2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有利因素

自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个“三农”问题就深受党和政府的高度关心与重视,十八大再次强调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普及与实施,以及全国上下各级政府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不断加快。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为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又好又快科学化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在思想观念上,打破了人们只满足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意识,建立了现代设施农业和装备农业新观念。由于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加之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人们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并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改造分散落后的生产方式。

(2)在发展环境上,改善了投资环境。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与普及,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机的投入,并建立了良好的农机化投入机制,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与环境,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机化装备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与环境。

(3)国家为确保粮食安全,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在对购机实施补贴的同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等方面的惠农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欲望也在逐步增强。这就给农业全程机械化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实现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迈进更坚实的一步。

3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1)要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法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新理念,把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列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要把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以及“科技兴农”战略切实作为兴机富农、富民强省的重要举措来抓好抓实。

(2)要应用科学发展观,确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项目。依据各地实际情况与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全面发展相关产业的农业机械化装备。即依据当地实际情况与现有资源,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有选择的发展新型的农业机械装备,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特别是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一方面是可利用平缓的荒地山坡资源,进行优质水果开发,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林果种植机械与水果分级打蜡等加工机械。另一方面是可利用罗平县丰富的油菜、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杆和可利用的荒山坡资源引导农民发展畜牧业。

(3)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不仅要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地外部环境,同时,要在政策与资金上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要在改善农业机械化作业环境上,强化组织协调与科学规划。各级政府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同时,一方面要与有关部门和乡镇村组就农户承包的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实行集中成片经营,为群众能更好地利用农业机械开展农机作业服务与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要与乡镇村组等基层组织就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问题进行协调,在土地承包与流转方面应向大户和种田能手转移,实行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因此,要充分抓住国家对农业扶持的大好时机,兴机富农,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向前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效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显山,鹿凤启.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7):285-286.

[2]张吉营.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4):120-121.

作者:黄俊辉 单位:云南省罗平县马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第三篇:土地流转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

[摘要]土地流转是实现农机标准化规模化现代机械化作业的前提,同时,加快农业机械化能有效解放农村劳动力,推进农地规模经营,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不断提升和效益增加,使农产品生产更加专业化、区域化和商业化,优化产业结构;另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使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使国家粮食安全得到保障,也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机械化

1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土地流转的意义研究

目前看来,过去分散的传统种植模式已经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迫切需要改变此种现状,对农村土地进行有效流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于土地的产业效益与农民的增收富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关研究显示,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超过人工效率的30倍左右,使农民从传统农业的耕作的劳事活动中解脱出来,还可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再结合多方面研究调研的基础上,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四化”建设与发展,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进行土地流转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使生产成本进一步的降低,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使其不断向城市进行转移,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土地流转之后,更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有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使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进一步的降低。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以后,更多的土地资源流向一些掌握着市场信息的工商业主以及种植大户受众,这些大户就可以根据具体实际,进行适度的扩大规模种植,合理分配土地资源、资本与技术,时生产成本进一步的降低,增加土地收益。

2对于土地流转中农业机械发挥的作用分析

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支撑着土地流转的实施。

2.1土地流转离不开有力的技术装备的支撑,而农业机械化完全可以在农业生产中胜任,而且还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2通过土地流转,使得农业机械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农机装备水平也会因此而不断地提升换代

土地流转之后,农机大户承包了土地,实现了机械化的生产,使生产效益得到全面的提高,而且,还可根据不断调整的种植品种与规模,进行农机具的改造提升,使农机装备不断得到优化。

2.3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土地生产效益。助推土地流转

2.3.1农业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有效节约种子、化肥,降低5-10%农药成本。

2.3.2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机械化作业,能够有效促进每亩的单产量,有效降低5%左右作物收割时的损失,节省大量的工作时间,还可以有效提升作物的抗病抗灾能力。通过机械化作业充分释放了土地的经济效益,助推了土地流转的实施。

2.4通过农业机械化的生产,能够有效地解放农村的劳动力,促进其不断转移,更加利于土地的流转

土地流转的实施很好的消除了农民工外出后的土地无人耕种的顾虑,而且为种植大户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经营空间,实现了劳动力与机械化生产的协调发展,更加有益于土地流转,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2.5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通过土地流转机械化的实施,能够很好地促进农机与农艺的系统发展,由于操作农业机械的人员,都属于是农村里面的人才,一些新的技术能够在他们这里得到很好的认可,并加以实施利用,更加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土地流转中促进作用

3.1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机化发展机制

应当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这项有利的惠民政策很嗨的坚持下去。另外在此项政策实施的同时,应当加强农机技术培训、燃油补贴、系统建设等方面专项资金的设立。依照财政收入增幅相应的增加投入力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的配套资金,对农机推广、管理、培训、安全监理等方面得到快速的完善,对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可及示范户进行大力扶持。

3.2农机集约化经营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对于土地流转政策而言,它的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而且更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实施土地流转必须依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来进行。在对本地区详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开展农业机械化规模服务。利用多种形式(租赁、转包、互换、转让)等形式,是原来的户与户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使经营的规模进行适度的扩大,达到区域化种植规模,也可进行订单式的经营模式,制定作业合同,进行农业机械化规模服务,使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避免了过多投入的作业成本。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树立典型,促进农业机械的集约化经营更快、更好地发展。

3.3加强农机服务组织的培育工作,助推农机服务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3.3.1对一些农机大户进行重点有力扶持,加大对农机大户农机购置的补贴力度。

3.3.2借助农机学校以及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对农民进行重点培训,尤其是针对种植大户以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的人员进行针对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的技能技术,有效增强其作业服务能力。

3.3.3加强农机服务组织的建设,使农机服务社会化,有效利用基层公益性岗位人员,对片区内的服务组织进行有效组建,构成服务实体,对片区内的农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使各个农机大户进行联合,形成农机专业合作社,满足农民的需求。对农机大户进行有力的引导促使其不断的打破单一的农机作业服务的局面,助推其向土地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4结语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种植、发展粮食生产的主旋律。农业机械规模化的实现,对土地进行有效集中是前提,倘若缺乏这一关键环节,就难以实现农业机械的规模化。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实施,能够为土地流转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作业效率大大提升,降低了成本投入。

[参考文献]

[1]刘丽凤,宋扬.农业机械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业装备技术,2013(01).

[2]陈栋栋.我国进入减人曾机发展现代农业新时代[J].现代农业装备,2012(11).

[3]陈柏槐.农机化的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J].湖北农机化,2013(06).

[4]赵凯,王丽英.农地流转生成内在机理的制度逻辑分析[J].山东农机,2012(5).

作者:坎吉汗·瓦衣斯 单位:伊吾县农机技术推广站

第四篇: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石家庄市大力推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发展,农业机械设备总量稳步增长,农机社会化服务成效明显,农民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热情高涨,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科技推广水平和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但是石家庄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下面就石家庄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1石家庄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农机装备结构需进一步提高

一是结构不合理,存在四多四少、一高一低现象,即小型机械多,大型机具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种植机械多,农副产品加工、设施农业机械少;传统机械多,高效低耗复合式作业机械少;平原农机化水平高,山区低。二是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急需提升。随着玉米机械化收获快速发展,植保及节水喷灌机械、牧业水产养殖机械、温室大棚等机械有待进一步发展。

1.2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一是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安全监理不能适应当前农机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县乡级农机推广、农机监理机构缺乏办公经费。县级农机安全执法装备落后,执法车辆、网络设备、检测设备陈旧、老化,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1.3维修服务网点建设有待发展

目前,石家庄市虽然拥有2800多个农机维修服务点,但规模较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大型先进农机具的维修需要。

1.4农机项目没有必要的工作经费

由于农机项目没有必要的工作经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及深松作业项目没有工作经费,造成农机职能发挥薄弱,工作难度大。

1.5农机安全监管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虽然农机部门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人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但并无上路执法权。对县乡道路上行驶的未上牌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无证驾驶人,农机部门由于没有上路执法权而无法处罚。交警部门又常常因为警力紧张而无暇管,导致农业机械在部分县乡道路上出现无人监管的局面。二是交强险的适用范围过窄。首先由于驾驶人普遍对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不愿参保。其次拖拉机交强险的费率问题导致保险公司赔付过高,保险公司不愿保。再次由于农机部门无法强制投保和进行处罚。由此导致了农机挂牌率、年检率过低,造成拖拉机无牌行使、不年检等违法行为的普遍性,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很大隐患。

2石家庄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2.1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

着力推广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大力发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和环保低碳的农业机械,加快老旧、高耗能、高排放、安全不达标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提升农业机械利用率和效益。

2.2加大对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力度

完善基层农机服务体系,提高培训深度和广度,培育和发展壮大农机人才队伍,提高行政和服务能力。同时依托农机项目资金支持,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进步和农机手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全方位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2.3进一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全面加强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力度,着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规范维修服务网点建设。

作者:焦猛 单位:石家庄市农业机械化推广站

第五篇:街道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措施

摘要:该文介绍了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对设施农业机械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关键词: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1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街道设施农业发展自1996年从寿光引进推广冬暖式大棚种植技术以来,日光温室大棚经历I型棚(草泥墙)的起步期、Ⅱ型棚(加高、加宽,无立柱)的发展期到现在Ⅲ型棚(空心砖墙、无立柱、电动转帘)的改良期三个发展阶段。街道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按照“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的产业结构对当前的工作思路进行调整,制订发展规划,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切实把设施蔬菜生产作为活跃城乡经济、丰富菜篮子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支柱产业来抓,有效地促进了设施农业产业的规模发展。菜农棚均亩收入由初期的0.8万元左右、中期的1.5万元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2万元以上,最高亩收入达5万元以上。目前,全街道电动卷帘机达到300余台,田园管理机300余台,精准气肥机20台,根线虫防治机12台,紫外线杀菌设备200余台套,微滴灌设备200余台套。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基本实现了建造标准化、卷帘电动化、土地耕整机械化、灌溉节水化。设施农业机械化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2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2.1依靠政策推动,促进规模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制定政策优惠和下拨专项资金。在具体实施购机补贴政策时,必须统筹好相关设施和机具的发展,设立专项资金优先补贴电动卷帘机与田园管理机,促进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

2.2建立示范基地,实施辐射带动

为推动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分别在潘庄一、二村、前合庄村建立了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点。对新型设施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示范推广,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示范基地多次召开关于设施农业机械化现场会、演示会、观摩会,并印发1万份宣传资料,再利用各种媒体多层次、全方位展示设施农业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2.3推行“五改”技术,增加科技含量

一是改立柱竹杆顶棚为无立柱刚架结构,可以增加光照,提高室温,且便于机械操作;二是改土坯墙为砖砌体,并加保温层,提高温度;三是改人工耕作为田园管理机作业,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耕作质量;四是改人工卷帘为机械卷帘,提高作业效率;五是改大水漫灌为滴灌,节约水源和降低棚内湿度,减轻农作物病害。

3存在问题

3.1对设施农业的投资不足

设施农业作为高投入、高标准、高产出、高效益、低消耗的优势产业,财政投入的扶持资金较小,发展设施农业的水、电、路以及温室、大棚、场房、圈舍等前期建造投资较大,农户的资金不足,负担过重,财政补贴的标准偏低,群众积极性不高,制约了设施农业向高层次发展的步伐。在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综合服务方面投入的资金太少,进一步制约设施农业的推广。

3.2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就设施蔬菜来看,规模种植的连片千亩以上基地少,自己生产和经营的农户很多,缺乏统一规划,劳动生产率不高,品牌产品少。保鲜贮藏和深加工产品销售基础薄弱,严重影响设施农业的发展。各类设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以人力作业为主,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

3.3微耕机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目前使用的微耕机,由于功率较小,旋耕、深耕作业在深度和效率上达不到要求,同时还存在加工工艺粗糙、旋耕刀不耐磨等质量问题,导致其扶垄、覆膜、开沟、喷药、收获等多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3.4棚内植保机械需要更新

目前,植保作业机械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雾化质量与效率都比较低,如果遇到病害严重的,往往延误防治的最佳时期,带来较大损失。因此,要对相关机械进行合理更新,来提高机械的作业效率及使用寿命。

4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4.1充分发挥农机推广部门的作用

农机推广人员要深入到基层,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宣传,促进农机科技的全面普及,并利用广播、电视、现场会、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等宣传手段,增强对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从而提高农户的农机化水平。

4.2继续加强政策扶持

农机化的重点工作任务就是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实施中,重点向设施农业机械设备倾斜,优先补贴发展,同时优先扶持发展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4.3继续加大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设施农业新技术、新机具在示范基地进行试验示范,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搞好技术培训,协同生产厂家、示范基地搞好新技术、新机具应用的技术培训,同时注重宣传引导,通过新闻媒体、印发技术宣传材料等方式将设施农业新技术、新机具宣传给广大农民。

参考文献

[1]郭海涛.首市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调研[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01).

[2]汪金荣.关于特克斯县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02).

[3]乔静,丁国荣.对张家港市高效设施农机化发展情况的探讨[J].农业装备技术,2013(03).

[4]马建中.乌鲁木齐县设施农业机械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新疆农机化,2005(06).

[5]陆庆刚,钱生越,柯耀胜,等.南京市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考[J].江苏农机化,2011(06).

作者:王李萍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第六篇:日本农业启示对四川水稻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

摘要:四川作为水稻种植大省,水稻种植的效率较低,而作为农业现代化研究生产的标志即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但由于四川地形特殊实施农业机械化较为困难,因此希望参照日本的机械化生产的成功案例来探讨四川的农业机械化改革,对实现四川的水稻种植现代化发展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四川水稻;日本农业现代化

1引言

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省之一,地少人多加之丘陵、山区地形较多直接导致四川水稻农业机械化率偏低。为提高其产量,可以参考有着同样的地质类型的日本提高水稻的机械化。日本国土70%是山地,地少人多,其国内要实现45%的粮食供给,加之劳动力短缺使得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90%的耕地实现了机械化。因此希望能将日本农业机械化的效率提升方法推广到四川的水稻种植生产中。日本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成果与做法。通过对日本自1949年的农业机具改革的非强制性试验开始梳理,日本经历了农业机械化改革进程的五个阶段:以政府为主导的合作社生产。日本政府对农业生产进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成立农协组织。合作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为日本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政府协助农协进行资金融资,并设置合理的利率为农业生产进行贷款,并专门针对小型经营主体成立了“农业机械银行”。不仅在生产初期,生产过程中的农机局损耗的修补费用,政府也会进行一般的经费补贴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特色日本农机具的生产优势。相较于国际其他国家的农机具,日本有其独具特点的农机具用来在较少土地上进行机械化生产。这样的生产模式造就了不同类型的机械生产机具。而对于四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小规模家庭式的生产模式占多数,这些日本机械更加适合四川省的农业生产。完备的农业机械化科研体系。高效的农机具与农业科技推广率与第三方农业的科研体系密切相关,日本政府拨款到各高校进行农业机具的研发,建成了由国立、公立的科研机构,民间与高校联合的研发体系,并将研发的优秀成果试验运行后进行市场推广,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研发模式。农业生产机械化随着日本高速发展的科技不断进行更新迎合市场的需求。农业机械化实施的政策制定较为完备。日本政府并不因为农业的弱势性而无视农业,作为科技强国日本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1953年就制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确保农业机械化的法律保护。在农业机械的研发过程中还专门制定针对于农机具改良与普及的检验制度,提高了日本市场农机具的整体质量。

2四川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2.1四川省水稻种植现状

四川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及周围丘陵地区,田间集约化育秧、机械移栽技术多应用于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多采用人工、机械化程度低。且四川省的水稻多为双季稻,一年收获两次。2014年四川省水稻种植总面积达到199.2万公顷。而随着四川城镇化人口转移速度加快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的水稻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2.2四川农业机械化现状

就全国农业机械化数据来看,全国平均农业机械总动力3178万千瓦,四川省排名第九位,农业机械总动力4160万千瓦,而在2013年排名全国第23位①,说明一年的发展建设,四川省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增长迅速。

2.3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1)受自然条件影响,农业机械化在四川的发展具有严重的不平衡性,严重影响了四川省的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

(2)四川农村多为偏远贫困地区,农民并不富裕并不具备可以用来贷款抵押的财务来进行农业机械设备的购买;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投入较多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对于弱势群体的农民根本无力承担该风险。

(3)四川作为农民工的输出地,农业劳动力较少,对农业机械的认识度不高,农业技术与农机使用在很多四川农村地区推广较为困难。

(4)我国农业生产机具多为大型机具,不适合四川省的省情,较为零散的丘陵地带很难派上用场,加之该地区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也很难将农业生产机械运输过去。

3从日本经验中获得的启示

从中国情况来看,农机立法相较于日本晚了将近六十年。而对于农机具的检验标准较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较晚,四川地处西南较为偏远。因此在落后的状况下,提出几点建议:

(1)宏观角度上讲,国家关于农业机械关注较晚制度尚未完善,四川省可以进行个性化试点,根据具体省情制定机械化体系。

(2)科研机构与市场社会力量携手,设计符合丘陵甚至山地耕种的农机具技术,并进行推广。

总之,农业机械化在四川的推广进程有很大进步,但是相应的产量并未增加,这与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目标是相悖的,这种情况与日本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且粮食产量高的高效率的生产模式是值得四川水稻学习模仿的。

注解:

①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全国农业机械化数量构成及分布》(2014)

参考文献:

[1]何颖.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现代化农业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启示.市场研究,2015,1.

[2]郭刚.论如何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J].农业与技术,2014,34(10).

[3]熊波.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J].当代农机,2010(6).

[4]缪建群,杨文亭,黄国勤.南方丘陵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农机化研究.2015,4.

作者:王玮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第七篇:农业发展机械化进程措施

摘要:农业生产是以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基准,农业的机械化也是当前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手段,在推进农业生产进程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如果想要真正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就一定要重视农业发展,不断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强农业的机械化管理,进一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生产进程。

关键词:农业发展;机械化进程;措施

本文主要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推进农业生产进程,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的机械化发展。

1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农业实现现代化操作的基础就是农业机械化的实现,通过农业机械化将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一个档次,有效促进了农业综合劳动生产力的增长,并且在农业有计划、有组织的规模经营以及联产承包经营之后,农业的整体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农业生产中,其主要的构成因素有农业机械设备、农业管理经验以及农业技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业的机械设备,因此,只有将农业的机械化进行推广和普及,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只有在农业机械化及先进农业技术手段的指引和操作下,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所以说,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也要得到增强,农业的生产还要用农业机械设备来辅助,这也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关键性因素,这样农业的机械化设备也能够在不断的使用中得到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还需要将农业机械现代化建设起来,从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不是很高,而且普及程度也不够广泛。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水平,就需要加大农业中大型农机具的数量,要求达到整个种植过程都是机械化的,这样才算是摆脱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水平,这种发展还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同步。再有,利用农业机械化对农业进行生产,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劳动,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除此之外,农业的机械化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将农业机械化进行普及,那么我国的农业发展必定会在国际农产品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资金投入不足

很多地区的农业作业还是传统的手工操作,即便引进了先进的农业设备,但是由于农户对其不了解,都闲置在农机站中,这也就导致大部分的农业机械设备没有办法发挥其作用。还有的地区虽然在使用农业机械设备,但是因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较大,而且回收期较长,再加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户不愿意对这些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投资,这也是农业机械设备推广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2.2农业机械市场管理不规范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产品,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机市场不断扩大规模,但是与此同时,一部分假冒伪劣商品却悄悄的融入其中,影响了农机市场的正常发展。农户在买到质量差的农机产品时,不仅会影响到正常的农业作业,而且还会损害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和对农机产品的信心。目前我国的农机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部分地区对农机管理不够完善,没有专业的农机人员。此外,农机的经费投入力度也不够,很多的农机工作都力不从心。

3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对策

3.1强化管理意识,改善传统农作观念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要比城市人口多得多,而推进农村的整体水平是我国目前的一个大的发展目标。农村主要以农业为主,因此推广农业机械化是当前的发展核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短期内就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这样很容易造成农机的过度更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需要围绕着各个地方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定,根据地区的农业结构来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设备。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农机监管部门的服务意识,因为农业机械设备在刚刚进入到农业生产中的时候,农户对其是不了解的,农机管理部门要适当的派一些专业的农机人员到农村来为农户讲解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原理及注意事项,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满足农户对农机具的使用要求,农业机械化进程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3.2提高农户的整体素养

由于大部分农机具都是全新的技术产品,农户想要使用它,就要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实施了科教兴农政策之后,才能够真正的促进我国农业结构的有序调整。我国曾对农业部门进行指示,要不断地加强农业科技型人才的培养,多多培养农村的实用型人才。由此可见,人才是一个行业、企业、领域发展的根本。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出现很多全新的农业产品,而在这些农产品中,又以经济作物的品种居多,在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其科技含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从而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此时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掌握好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有效地推进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将现代化生产技术有机的整合其中,从而促进我国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总体来讲,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推动我国农村的建设步伐,此外,农业机械化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整个农业的生产中,一定要重视农业的机械化发展,要不断引进先进的发展手段和科学技术,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更好地实现农业的机械化。

参考文献:

[1]柴宏艳,李鑫,徐敏,等.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战略思考[C]//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论坛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讨会论文集.2007.

[2]李鑫,柴宏艳,徐敏,等.用农业机械化装备现代农业[C]//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论坛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讨会论文集.2007.

[3]李作义,商守先.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徐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C]//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2006.

[4]孙鹏,刘宇航.新农村建设中农机综合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建议[C]//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2006.

[5]张园,邓干然,李国杰.我国南方小型机械化发展与展望[C]//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2009)论文集.2009.

作者:刘晓鹏 徐家亮 单位:黑龙江省克东县农机安全监理站

第八篇:农业机械化发展系统分析与对策

【内容摘要】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改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过程。农业部门最大限度地使用机械代替手工进行生产,可以节省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我国“十二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迅猛,装备结构明显优化。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地域辽阔土壤肥沃。全省土地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上。优势的地理资源有利于集约化农业生产,肥沃的黑土地闻名天下。全省地势平坦绝大部分耕地为平地,适合大面积农业机械化的生产经营。近几年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扶持下,黑龙江农业机械的品种和数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经济转型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出现了农机耕作主攻重点和全面的协调,农机科技创新与农艺技术的融合,管理经营体制与市场化取向改革等问题。为了因地制宜发展黑龙江农业机械化,本文多角度论述了黑龙江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的功能和应用,分析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难题,提出了黑龙江农业机械化发展中采取的措施,对黑龙江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农业工作者深入研究。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是我国经济中最重要产业部门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农业机械作为生产的重要农业工具,效率的提高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战胜各种困难挫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黑龙江农业特色的机械化发展道路。为我国发展农村生产力和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农业机械化使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良好过渡;使黑龙江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根本上带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提高,黑龙江农业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增产增效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也不断凸显。农机化技术、装备、政策、人才、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诸多矛盾日益突出,农机化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不平衡的问题仍存在。低水平粗放式发展特征仍然明显,影响发展后劲,深刻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机械化在黑龙江农业发挥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的农艺技术和生物技术实施的载体,是科技进步的具体表现。高效大型农业机械装备的应用,使黑龙江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对促进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有效使用现代高效农机具装备,提高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对于防范自然灾害和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加强黑龙江省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增长,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保护耕地的绿色生产方式有利于保护环境,对社会快速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解决农业生产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仍处于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的起步阶段,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装备和技术等生产资料投入少。农业生产以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和农民收入水平低。要提高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有效使用现代高效农机具装备。防范自然灾害和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增强黑龙江省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数量和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季节性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减少。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推进黑龙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仍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产业链不完整、层次低、效益比较差等。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能够实现节肥、节油、节水、节药和节种。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积极推进节约型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黑龙江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的问题

黑龙江农业大发展时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膨胀的农机需求与资金投入不协调,农机发展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突出。对农机化发展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农机总体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由于黑龙江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低。政府扶持力度无法完全满足农民购买农机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机信息化建设滞后,不及时了解农机相关生产的动态信息,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全省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与研发相对滞后,农机推广和科研队伍亟待不断壮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统一的发展规划,不能满足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

(二)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工业发展水平低。黑龙江农业生产机械中小型农机具居多,大中型机具较少。高性能机具少,低档次机具比较多,能适应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少。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农机作业范围狭窄。从而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化。农机化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先进技术的应用仍较慢。运输农业机械比较多,农机作业配套比率低。虽然农机器械已开始在一些特色产业上应用,但应用的步伐仍较慢。部分农业机械严重老化,更新换代节奏比较乏力。由于农机适用性上存在缺陷,制约了农业机械效率的提高,产生了农机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

(三)农业机械使用方法不当,配套服务系统建设落后。黑龙江农业部门由于经费不足,农机的试验、引进、推广工作难以开展。农民科学知识得不到提高,无法正确使用农机,造成机械故障多、农业生产效率低。非田间作业与农机具闲置时间多,影响了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社会化服务规模小,无法适应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三、解决黑龙江农业机械化问题的对策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推动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根据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发展对策。推动农业机械化能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对于我国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大农业机械资金投入,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政府需要加大信贷和财政扶持力度,充分解决农民购买力问题。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和农民,实行经济补助制度。出台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相关政策,增强农业机械购买力。打造成本低廉、质量合格、配送顺畅的农机配套体系,增强农机企业竞争能力。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创新农机服务模式。不断实现规范运作的农机服务组织,促进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发展。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提高集约化和组织化水平。提升农机产业化经营水平,建立农业机械化长久发展机制。

(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促进农业发展。积极进行农机机械化结构调整,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本途径。[2]要因地制宜根据条件,围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产品布局发展。对于确定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考虑机械化作业的难易程度和机械化发展水平,还要充分考虑到农业经济效益。逐步由解决资本和资源节约向资源、劳动和资本节约并重发展,促进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走生产安全的新型农机化发展道路,构建节约型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增强农业经济效益,降低农业机械成本。

(三)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新技术,狠抓农业机械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机科技的宣传普及,搞好农机行业技能技术鉴定。[3]推广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围绕农机节本增效和节能降耗等方面,更新升级高耗能的农业机械装备。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规范农机销售和维修市场,不断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农机机械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正常的农业生产保驾护航。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无法完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黑龙江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十三五”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期,必须乘势而上抓住机遇。改革思路扩大发展领域,千方百计应对瓶颈的制约。对形势和任务进行准确的判断,为实现黑龙江农业机械化更好更快的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姚宝刚.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业机械学报,2006,1

[2]牛淑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7:658~690

[3]刘美荣.农业机械化推进农村经济建设的方法[J].福建农业,2015,7

作者:郑妍兵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