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燃油消耗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机械化燃油消耗受技术、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燃油消耗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为农业机械的性能,农业机械的配套合理性;外部因素主要指作业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农艺制度等,有时还包括机手的操作水平。
一、装备性能对燃油消耗的影响
机具性能是影响燃油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影响农业机械燃油消耗量的技术因素如下所述:发动机进气方式、进气净化方式、废气循环利用方式、燃油喷射控制方式、燃油燃烧结构以及燃油供应方式、底盘与发动机匹配等。柴油机是农业机械的关键部件,柴油机节能技术的核心是提高柴油机的燃烧效率,即降低柴油机进排气过程、喷油过程和燃烧过程的各种损失。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柴油机节能减排主要措施有可变进气技术、中冷涡轮增压技术、柴油机负压节油技术、金属清洗剂技术、检测与调整技术、净化柴油技术、净化进气技术、改善燃烧结构和减少附件损失等。如采用可变进气技术可使柴油机的功率提高10%~20%,燃油消耗率下降3%~8%,同时,能改善排气烟色。拖拉机整机的节油降耗除了配套发动机本身节油降耗效果显著外,拖拉机底盘主要采取的是提高传动效率降低能耗、增加工作档位优化底盘与发动机之间的匹配,使发动机在最佳工况范围内工作,如离合器、传动箱、液压系统、行走系统、整机布置等。机具幅宽与收获作物应该相适应,过宽或过窄均会增加耗油损失。通过优化作业部件结构和形状,减少工作构件与作物接触时的切削阻力,降低功率消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除了机具本身的技术特征,其老化程度、产品制造工艺也对燃油消耗有巨大影响。我国除黑龙江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大型农场使用大马力拖拉机带动复式机具作业外,目前,常用的耕整地机械大部分为铧式犁、耕整机、机耕船和微耕机等,机具使用年限长,老化严重,大部分为国产机具,性能较差,复式作业机具比较少,机具需要多次重复进地作业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此外,以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装备为例,与日本相比,日本农机工业基础较好,水稻生产机械从发动机、耕整地机械、育秧设备、插秧机、植保机械、收获机及产后稻谷烘干加工机械等,主要是久保田和洋马两大公司的产品。先进的制造工艺,优质的产品质量,方便的使用性能,不仅保证了高作业效率,也有效降低了作业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另外,日本水稻生产中,耕整地环节,采用激光平地、土壤耕整、大型履带拖拉机牵引的集整地、碎土、施肥、精密播种多项功能的复式作业机具等,有效降低了燃油消耗量。而我国在用的水稻生产机械,大量是国产,价格较低,性能也较差,燃油消耗量大。
二、农艺制度与技术模式对燃油消耗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是指实现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所需要机械化技术以及配套动力和作业机具的有机结合,完成给定的农业生产功能的综合体。包括各环节机械化技术的选择、配套及机组数量的确定。技术模式选择的合理与否是影响农业机械作业油耗的重要因素之一。机具进地次数也是影响燃油消耗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域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每个生产环节选择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方式和机具。对不同区域农机具配置与总体油耗现状的研究可以看出,机具配置的不同导致油耗差别很大。机械进地次数增加,耗油量也显著提高。和单项作业机具相比,复式作业机具的应用可减少劳动力消耗30%~50%,减少燃油消耗20%~30%。大马力作业机具油耗要比小型机具省油,复式作业比传统的多工序作业更加省油。在温热气候地区燃油消耗主要在灌溉环节,在其他地区主要消耗在耕整地和收获环节。在深泥脚田地区,耕整地环节耗油量较其他地区高。因此,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应尽量选取大马力的复式作业机具以及多功能作业机具。各环节采取的机械化技术,也对燃油消耗量影响很大,例如,在小麦和玉米免耕模式中,应选取集破茬、施肥、播种、镇压(或起垄)于一体的多功能免耕播种机,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栽植每公顷耗油量仅为其1/4。不同的作业方式耗油量也很不一样,少免耕与传统的耕整地作业相比,能减少很大的耗油量。南方双季稻区水稻耕整地作业以传统犁地和耙地技术等多工序作业为主,相对于其他方式通过旋耕作业完成水田的水旋、埋茬、起浆、平整等作业,传统技术作业工序多耗油量大。在收获环节,应选取带秸秆粉碎的联合收获机,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建议使用大马力半喂入联合收获机。为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农业机械化生产燃油消耗量,应不断改善机具作业环境、合理配置农机装备、提高农机产品的技术水平、促进农机农艺有效结合和加强对农机手的技术培训力度。机具作业环境越利于机具作业,燃油消耗量越低;机具配备越合理,燃油消耗量越低;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的配套比越高,燃油消耗量越低;从趋势上看,机手受教育年限越长,越容易掌握新技术,相应燃油消耗量也较低。
作者:徐庆华 单位:北安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