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机械化发展论文(9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农业发展想从根源上有所改变,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不发达状态,促进更多的人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所有的这些,只依靠手工劳动的传统生产方式是远远办不到的,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农业新技术革命得以顺利实施的载体和手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代农业;保护;耕地资源
农业发展想从根源上有所改变,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不发达状态,促进更多的人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所有的这些,只依靠手工劳动的传统生产方式是远远办不到的,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农业新技术革命得以顺利实施的载体和手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农业科学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内涵,提出:“以发展农业生产力,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为主线,将封闭的、低效的、劳动密集的手工操作逐步转变为开放的、高效的、技术与资金密集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和资源利用率”的论述,肯定了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对政府部门和农机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因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离不开农业机械化
保护耕地资源,除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抑制耕地过量占用外,应用农业机械拓展新的可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也是有效措施之一。开垦荒地、改造中低产耕地和草场、开发滩涂、治理荒沙盐碱无一不需要农业机械。据1992年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Z,其中水蚀面积17914万kmZ,风蚀面积18716万kmZ,水土流失量每年约50亿t。现有耕地中一半以上是中低产田。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保护性耕种,有效地抑制了我国耕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保护性耕作不仅可以改善了我国的耕地减少的问题,也对减少农业农药、化肥等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说,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农业机械化可有效抑制环境污染
在我国,长期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引起化肥、农药大量流失到空气、土壤、水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致使粮食、水果、蔬菜等受到污染,每年都有多起残留药物中毒事件发生,残留在土地里的地膜造成“白色污染”,每年6亿多t的秸秆,大量被丢弃在田间或焚烧,成为农业环境的新污染源,甚至影响涉及国计民生的消防、航空安全。农业环境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解决农业环境污染势在必行。1)化肥深施技术。在我国农业施肥技术存在许多弊端,为了尽快提高粮食产量盲目施肥,导致化肥的极大浪费,致使农业投资成本增加,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实施机械深施肥技术,投人小,收人高,还可以有效抑制大面积水土流失。2)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和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养分,抑制杂草滋长。据相关资料记载,秸秆还田一公顷耕地相当于增加255kg磷、255kg氮、285kg钾,一般增产效果在5%一12%之间,具有肥田和防治污染的双重效果。秸秆还田一般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或带有切碎装置的收获机械直接还田。
3农业机械化可有效抵御自然灾害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每年都会有很多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近几年,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发生了罕见的自然灾害,西南四川、重庆地区发生了五十年不遇的旱灾。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农业机械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沿海地区的农民转移还是四川、重庆地区的饮用水的运输都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帮助。我国积极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农业灌溉机械,农业运输机械等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农业机械在抵御农业自然灾害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农业机械化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竞争力,特别是人世后,国外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不断涌人参与我国农业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和补充了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一些缺陷,加快了我国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那些方便、经济、实效、多用的微型机械和性能精密、作业高效智能化的环保机械在我国设施农业、精确农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市农业机械逐步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养殖业和加工业拓展,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奎云.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实现农业机械化[J].农家科技旬刊,2012(12)分9.
[2]李成华.促进农机化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途径【」].中国农机监理,2004(11):12一14.
作者:邵金香 单位:承德县农牧局
第二篇: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我国大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是保障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农业现代化要求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这样就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农业商品率,从而提高乡镇农村的收入,推动城乡和谐。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近些年显著提高,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本文将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合理措施,为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随着经济发展必然会不断前进,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可以满足经济和生活对农产品的要求,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措施。随着我国大力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很多地区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但是总体上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落后,它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分析影响因素可以为提出发展措施提供依据。
1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现状
1.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严重失衡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自然状况有很大的差异,农业机械化发展严重失衡。一些处在平原地区的发达区域,农业机械化比较先进,但是处在山丘地带的欠发达区域,受交通影响信息流通慢,这种闭塞的状态导致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
1.2农业机械化设备数量和结构有欠缺
农业机械化设备总量不足,没有根据时展而改进,而日常使用中缺少管理和保养,导致设备性能出现问题,使用寿命达不到预计时间。另一方面,不同结构的农业机械设备应用于不同的地区和农业劳动,一些需要用小型机械作业的区域却选用大型机械。
1.3缺少技术人员指导
一些地区农业机械化设备比较完备,但是农民对如何使用了解不多,缺少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农民操作规范性差,或者农民不会使用导致机械化设备闲置,不能发挥机械化设备的作用。此外,一些地区缺少专门的服务部门,不能集中对所在地区的机械化推广管理,从而导致效益低。
2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2.1农民经济水平低与农业机械化设备价格之间的矛盾
我国是农业大国,历代虽然重视发展农业,但是各种税收造成我国农民整体经济水平低下,虽然我国减免农业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受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大幅度提高,而单一化的生产农产品,农民只靠种地的收入维持生活。而农业机械设备价格高,农民难以支付。这种情况下,农民有保守思想,舍得投资,也有一些农民认为使用机械化设备无关紧要。虽然国家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投入,但是难以面对庞大的需求,所以仍处在供不应求的情况[1]。这种情况长久发展就直接导致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2.2农业耕作模式不适合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
虽然一些发达城市农村机械化水平高,农耕规模大,我国整体农业耕作模式不成系统。根据调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而国家调查过程中只注重表面上的数量,而真正细化的调查并没有开展。建国之后,国家大力发展农业,推出一系列政策保障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尤其是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个过程中忽视一些农村的地理环境,如一些地区处在丘陵地带,农业耕地少,这就直接导致农业耕作规模不足,难以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2]。另外还有一些地区农民思想传统,认为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是触犯神灵的,这种封建的思想导致他们不使用现代化设备,劳动率低下,耕地分散,严重阻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2.3农民整体综合素质低造成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困难
受上面两点因素是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观因素,而客观因素则是大部分农民综合素质低,学习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相关内容的时候有困难,导致使用起来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维修不到位,最后导致整体效益低,农民会认为使用这些设备没有作用,日后就不会再使用它们了。另外,在上文的现状分析中已经提到,目前我国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开展范围有限,一些地区并不重视技术推广,而还有一些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不高,推广知识的时候出现错误,或者语言专业性太强,不利于农民理解,这都是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
2.4农业机械化设备创新力度不够
发展农业机械化,硬件设施是主要环节。国家对机械化研究力度不够,现有的农业机械化设备或是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或是过于落后。西方耕地面积大,相应的设备必然是大型的,而如果照搬照抄他们的设备,与我国一些地区耕地规模零散不相适应。而在设备创新方面,相关部门并没有深入到实际调查,设计的机械设备落后,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阻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3]。
3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的几点思考
3.1国家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
首先,国家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农业机械化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各地区政府相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各地区都具备符合实际情况的机械设备。最后,做好农民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农业机械化的好处,这里要注意对特殊情况的补贴,从而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3.2创新农业机械设备
根据调查分析我国不同农作物的特性和种植环境,加大农业机械设备的创新力度。国家要加大对创新工作的投入,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性能,减少能耗,提高效率,从而提高农业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过程一定要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绿色发展。
3.3重视技术推广工作
做好技术推广工作,国家要重视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不断增加技术团队人数。各地区政府合理规划技术部门的数量和位置,保证每个地区都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同时,注意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用农民能听懂的语言交流,深入到每一户了解情况,耐心解答农民的疑问。
4结论
总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各方要重视研究阻碍的因素,从而通过调查分析加以解决,推动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除了文中提到的几点内容外,各相关专家要注意,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共同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永礼,陆刚,武建章.基于MIV和GA-BP模型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6:1026-1031.
[2]丛军.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23:168.
[3]董欢.农业机械化的微观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农户禀赋及种植环节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5,7:85-90.
作者:丁辛亭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第三篇:青原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
摘要:青原区地处丘陵山区,毗邻城区,农业体量小而精致,近几年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农业机械化结构趋向全程化、智能化发展,使全区农机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青原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农机化;现状;趋势;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1青原区农机化现状
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7.26万kw,农业机械原值达9600万元,20巧年共使用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8.92万元,新增各类农业机械733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84台,手扶拖拉机138台,轮式拖拉机31台,插秧机3台,微耕机438台,喷雾机2台,农业机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全区粮食生产机耕率达92%、机收率达到82%,机插率达19.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8.3%;各类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青原区农机化发展趋势
2.1全程机械化发展趋势
为进一步提高全区农业装备水平,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和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青原区主动结合粮食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优势农产品建设,以当地农机专业社为依托,在富田镇云楼万亩良田基地建立了1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示范核心区面积达20h0耐,周边辐射区近万亩,示范区内实现了机耕、机插、机植保、机收、机烘干机械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作为样板,区政府将在“十三五”期间逐步推广到各乡镇。
2.2局部智能化发展趋势
2015年,青原区在富滩镇建设了省级重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小型智能化机械在园区各个角落发挥作用。目前,园区内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和无土栽培技术,安装了智能监测控制平台,实时数据统一上传至省级运营中心,由专家组在线分析数据指导提供科学可行性方案。整个园区遵循智能化种植,科学化管理,高效化产出发展模式,有力推动了全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引领各乡镇农业逐步形成“一区八园”新格局,园园有特色,镇镇有亮点,力争2016年内创建5个33.3h3耐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2.3农机化服务全域覆盖
为加强全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机维修业服务水平,2013年以来,青原区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现有农机维修网点为载体,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以奖代补”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建成区域二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4家,三级农机维修服务网点29家,并配备了大型农机维修流动服务车2辆。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的建成,极大提升了青原区农机化服务水平。下一步,青原区将逐步完善农机化服务组织队伍建设,为青原区农机装备提供坚实后盾和有力保障。
3制约青原区农机化发展因素
青原区地处丘陵山区地带,毗邻吉安市中心城区,农用耕地和林地资源均十分有限,大型机械发展受到限制,农机化整体水平偏低,农机公共服务组织化程度不高等因素都制约着青原区农机化发展。
3.1农机干部队伍老龄化
目前青原区农机系统干部大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参加工作的老同志,人员结构失衡,系统新生力量缺口严重,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机化工作。部分乡镇农机岗干部退休后无专人负责农机岗工作,出现断层现象。农机数据统计工作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新型机械推广和更新换代速度快等,部分乡镇老同志还停留在过去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农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农机扶持政策不全面
青原区成立时间短,农业基础底子薄,农业基础设施差,同其他地方比农业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目前,农机购置补贴参照全国一盘棋,按照农业部标准统一实行,各省制定补贴标准及补贴目录,市、区级政府缺乏有效农机扶持政策。部分适用丘陵山区小型轻便式农业机械未能纳人补贴;蔬菜大棚因政策变动取消补贴。如何实现农机扶持政策精准化、差异化,政府还需加强实地调研和出台适应区域化农机政策,推动当地农业机械化健康有序发展。
3.3农机服务化水平不高
一是青原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主要以个体散户为主,合作社专业组织作业处于松散自发状态,且农机具自动化程度不高,难以按照农机化作业标准完成服务,这就造成了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农业高效化和标准化难以实现。二是服务规模小,区域局限性强。目前全区仅限水稻耕种收服务,且局限于本区范围内,缺少农业产业链延伸环节作业,农机作业处于初级阶段,利润空间低。三是缺乏有效管理。农机服务队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组织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较低,经营效益不高。
4推进青原区农机化发展对策和建议
4.1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年轻农机干部
一是要建立健全农机人才培养体系,抓如浓机人才使用、激励等环节工作,为农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要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打造风清气正氛围,杜绝农机腐败化。三是要发挥农机互帮互学传统,工作经验上老同志要帮带新同志,新知识新技术上新同志要帮助老同志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4.2加大农机扶持政策,扎实打好农业基础
一是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区农机化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小型化农业机械优势,推动青原农机整体水平提升。二是要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力度,利用各类媒体平台,让更多农民享受国家惠农补贴政策。三是要简化惠农操作程序,让农机惠农政策务实高效。
4.3提升农机服务水平,加强组织管理建设
一是要提升农机组织化程度,组建农机专业化合作社,规范合作社服务作业标准化规程。二是要加强服务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农机部门指导建设职能,切实帮助合作社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三是要拓展社会化服务项目,提升农机化服务层次,逐步深人到农产品精深加工后等后续环节。
参考文献
[1]吴秀珍.浅谈农机购置补贴策略对农机化发展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3(4)233.
[2]许吉明.甘肃省甘州区农机维修销售点的现状管理对策及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J].农业机械,2007(4)50一51.
[3]卢修红.浅析加快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20)石8一69.
作者:王文明1 余斌2 单位:1.青原区农业局 2.吉州区农机局
第四篇: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思路
摘要:阐述了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现状,在分析阻碍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进程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主攻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先进技术装备、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措施,以期为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问题;对策;云南宣威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越来越迅猛,各地也开始响应国家的号召,对于农机不断的发展推广事项中,联合当地的实际,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坝区、山区、半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宣威市在热水、板桥、落水、虹桥等坝区主要推广以大马力、高性能拖拉机及配套玉米马铃薯机收机播机、覆膜机、烤烟移栽机为重点的农业机械;在半山区主要推广以玉米、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为重点的农业机械;在山区主要推广以微型耕整机、排灌机械为重点的小型农业机械。全市现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1个,积极参与玉米、马铃薯、烤烟等样板的整地、理墒建设,加快了播种进度,提高了样板质量。2014年,全市农作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46.7%,综合作业面积4.83万hm2,其中机耕2.81万hm2,机耙2万hm2,机播66.67hm2,机收133.33hm2,玉米机械化收获实现零突破,作业范围由机耕机运向耕种收全程作业转变。
1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现状
1.1总量不断增长
在农机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存量结构不断优化,拖拉机台套总数屡创新高,农机总动力不断增长;大中复合型机械快速发展,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较去年同期增长20%。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粮食烘干机总数均有所增长。
1.2新型农机具推广步伐加快
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取得新突破,适用农机具推广应用面积进一步加大,青饲料切碎机的推广力度加大。农机深松作业机具引进、改进,粮作农机深松试验、示范开展。购机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严格规范操作,公平公正公开确定补贴对象,及时兑现购机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监管加强。
1.3农机应用突破薄弱环节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为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效载体,切实加速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农机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农业劳动力投入。
1.4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提升
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争创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示范社热情提高,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农机跨区服务作业机制完善。农机人才培训力度加大,强化农机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农机办学条件改善,分层次开展好拖拉机驾驶等各类农机从业人员培训,为农机化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农机合作共用推动有机户之间、有机户与无机户之间实现了对接合作,破解了农机规模作业与农户一家一户经营的难题,切实加快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2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机化发展问题
宣威市农机化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农机具存在“水土不服、特色不足”的问题,高原特色农业机械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不足。农机与农艺融合不紧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机具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尽合理,部分机具趋于饱和,农机具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不好的矛盾日益突显。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少、规模小、管理差、实力弱”,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机耕道路、机具停放场库棚、维修网点建设滞后,农机使用中“看病难、行路难、住房难”的情况依然存在。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亟待提升,职业化水平不高,熟练机手及高素质的合作组织领头人才缺乏。
2.2农机安全面临新挑战
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宣威市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日趋老化,文化层次低、安全意识淡薄,驾驶操作技能明显下降;随着农机购机补贴资金的不断增加,农业机械数量超常规增长,农机监管人员与农业机械保有量的比例严重失调,导致监管难度逐年加大;随着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广泛应用,农业机械作业领域不断延伸,驾驶操作人员的认知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农机跨区作业的推进,农业机械作业范围进一步扩大,也使农机安全监管的难度大大增加,给农机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战。
3发展对策
3.1主攻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
加大对高速插秧机、育秧工厂政策扶持力度,推广水稻插秧机械化及其配套技术,优化水稻种植机械化装备结构。加快水稻机插秧整村整乡推进和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整体推进步伐。加强机插秧技术培训和指导,鼓励农机合作社、育秧大户开展订单育秧服务,探索专业育秧、带秧机插规模作业,推进育秧、机插专业化、规模化。加强农机农艺协调配合,推广油菜精少量直播、裸苗(钵苗)移栽和油菜机械化收割,加强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乡镇建设,努力提高油菜种、收机械化水平[1-2]。
3.2推广先进技术装备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补贴工作进度,督促农机产销企业做好新机具的交机、安装和调试等工作,尽快在秋冬种生产中发挥作用。加强与农艺部门的协作配合,指导做好晚稻抢收、抢烘工作,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油菜机械化移栽、大(小)麦机械直播、机械化开沟覆土,以及高效设施栽培、节水灌溉、多层覆盖保温栽培和早春育苗管理等技术,确保油菜、马铃薯、蔬菜等各种冬种作物稳产增效。
3.3强化服务主体培育
通过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服务组织,组织开展订单育插秧服务,探索和完善“专业育秧”“工厂化育秧”等规模作业模式,推进育秧、机插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强化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培训和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会等形式,普及水稻机插秧技术应用,提高技术到位率[3]。
3.4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
鼓励和支持农机大户、农机服务人员、村组干部等发挥各自优势,牵头领办、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机库、配件库、维修车间、培训室建设,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技术推广和维修服务等综合能力。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拓展服务范围,参与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五代一管”(即代耕、代育、代插、代收、代烘干、植保统防统管)服务,提升农机整体运行效益。继续按照“六有”标准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生产管理、收益分配制度,规范农机合作发展[4]。
3.5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完善推进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稳定充实县、乡两级农机推广队伍。完善基层农机监管网络,不断提高实地检验、培训考试、宣传教育、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综合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农机事故应急预案和指挥体系,配套事故处理车辆、仪器设备,提高快速应急能力。强化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建设,建立农机安全监理智能化检测体系。普及农机驾驶员培训、考核实现电子化。加大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5]。
3.6严格落实安全责任
深入推进农机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强化道路拖拉机安全监管,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田间、场院等农机作业现场,广泛宣传农机安全操作知识,积极开展联合收割机、烘干机、微耕机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业机械免费安全检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格防范农机安全事故发生。
4参考文献
[1]王忠群,梁建,曹光乔,等.科学适度发展南方丘陵山地农机化[J].中国农机化,2011(2):3-8.
[2]陶军.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机发展关系分析[J].山西农经,2014(5):3-5.
[3]刘淑萍,朱方新.我国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农机,2010(9):78-79.
[4]侯立宇.我国农机装备现状及发展[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3(7):15-17.
[5]费志敏.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全力构筑现代农业新支撑[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3(3):16-18.
作者:徐传相 单位: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第五篇: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大湖乡作为山区农业大乡,要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立足农业,而在留守劳动力总量不足的情况下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生产率,实施农业机械化是一条有效途径。文章对大湖乡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对策
大湖乡位于闽侯县北部山区,南接白沙镇,西邻洋里乡,北连廷坪乡,东与罗源县霍口乡、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以及市农工商集团管辖的江洋农场交界,是全县唯一的老区基点乡。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0公里,平均海拔670米,最高海拔1403.7米(牛姆山),森林覆盖率76%,辖23个行政村(125个自然村),人口3.57万(畲族400多人),总面积282平方公里,有3.4万亩耕地、37万亩林地,山多地少,是闽侯县唯一的老区乡,更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长期以来,大湖人民以传统的粮菜作物和林竹种植作为支柱产业,立足实际建设新农村。近几年来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95元。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大湖乡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向城镇转移,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到福州、甘蔗等地务工,村中留守人员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人。据统计,2015年全乡共有外出务工人员近18000人,约占全乡总人口的一半,大部分村成为劳动力“空壳村”,限制了乡村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要实现农民致富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大湖乡就必须立足农业,而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生产率,在留守劳动力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实施农业机械化是一条有效途径。
1大湖乡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乡农机部门职能弱化
2004年乡镇机构改革,大湖乡农机站被归并到农业服务中心,原有的4名编制内专技人员被归并到“中心”,承担了大量的非农机化工作,农机站技术人员工作精力被分散,引发专职农机工作人员缺乏、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无法落实到位、上级下达的农机推广工作任务无法完成等一系列问题。
1.2耕作条件较为恶劣
大湖乡山地面积辽阔,地势平缓、连片整块的耕地较少,农机化受到先天的自然基础条件制约,适宜农业机械尤其是大型农业机械作业的土地很少,全乡农机化水平较低。据统计,2015年大湖乡农机总动力为7137千瓦,其中用于种植业机械的仅为4295千瓦。
1.3农机具产品单一
近年来,我国农机化总体保持健康、快速的态势发展,但是有相当部分的企业热衷于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过程中快速获益,对适合山区耕作的农业机械的研发投入很少,以至于适宜山区的小型、经济、轻便、耐用的农业机械产品比较缺乏。以大湖乡为例,目前农户使用的农机具,大都只是轮式拖拉机、微耕机、田园管理机等,品种少,性能有限。据统计,至2015年末,全乡仅有拖拉机11台、微耕机668台,设施农业设备为零。
1.4思想观念有待提高
由于大湖乡地理环境差、信息渠道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等因素,农民的小农思想意识仍然存在,对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识处于比较粗浅的阶段。全乡目前尚末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集约化、规模化的机械化作业开展落后于平原区乡镇。
2大湖乡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2.1夯实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乡镇农机站是为农民服务的最基层的农机组织,是实施农机化管理和提高农机化水平的前沿阵地。因此,省市县各级政府应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的精神,将农机推广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加大政府对农机化的支持保护力度,扶持农机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机推广队伍,做到农机专技人员“术有专攻”,进一步强化农机的公共服务职能。上述政策落实到乡镇,建议要对农机干部编制进行单独管理,参照县区一级农机站的做法,将乡镇农机站列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提高农机一线干部的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2多渠道改善生产条件
主要通过抓好三方面的工作改造基础设施,扩大农机具的使用范围:第一,在2013年完成大湖、新塘、东墘3个村7100亩高标农田建设的基础上,2016年在大池、兰田、大坪村继续实施高标农田建设3600亩。第二,实施旧村复垦项目。抓好大湖34.66亩、东姚47.73亩复垦项目的落实。第三,大力实施土地流转政策。截止2015年底,全乡耕地流转面积为11894亩,涉及1150户,2016年以开展市级农民创业园建设为契机,计划引进1~2家有实力的企业,预计可以再实施流转土地1000亩,用于发展观光休闲特色农业。
2.3创新机具类型
建议上级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要鼓励农机企业和科研单位积极研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通过科研项目资助、扩大农机具补贴目录范围等激励机制,让农机企业沉下心来,为山区设计开发经济、耐用、轻便机具。此外,乡政府还应抓好新机具的宣传工作。大湖乡农民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先进、适用的新机具的认识和应用,有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因此,乡农机站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开农机现场会、演示新机具等形式,加大对先进、适用的新机具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对新机具逐渐了解和认识,进而因地制宜的大力推广和应用,走出具有山区特色的农机化道路。
2.4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有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在大湖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政府要立足大湖实际,引导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以市场为导向,积极筹划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消除这个“空白点”。乡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农机合作社的手续审批、土地使用、贴息贷款办理等方面给予扶持,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实现农机规模服务和土地分散经营的有效对接,不断推进大湖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庆亮,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7):288,290.
作者:林勇坚 单位:大湖乡农业服务中心
第六篇: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
摘要:本文以“农业机械化”在我国“现代农业”中的使用为视角,跟随“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加强和完善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为主要目标,对机械化农业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研究。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研究;现代农业;分析
1“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互动
1.1“现代农业”
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科学的“技术管理”为手段,严格遵守相关的国家政策,合理利用生产资料进行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农业”称作“现代农业”。它是“农业生产技术”由“农业生产经验”转向科学的一个过程。为了确保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现代农业生产需要以市场经济体制为根基。促进农业生产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为农业产业经济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完善,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运用现代化生产方法与机械技术的配合,突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将细分的工作如生产、加工、销售,整体化。通过农业生产集体,以单位的形式参与组织农业生产,带动农业生产率,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市场,达到工、农、商等领域的和谐统一,将我国农业生产企业化经营,使现代化农业更加专业化、系统化、高产化。
1.2“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是指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将先进的科学设备,如收割机,拖拉机,灌溉机等引入到“现代农业”的生产工作中,代替手工工具进行一系列,如翻地,播种,灌溉等农业劳作的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生物高新技术研究的结晶。它的推广对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全部采用机械化操作,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农业产量。所以说,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力的必要方式。要发展“现代化农业”,要普及“农业机械化”。这是使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市场化的首要任务。现代化科技在现代农业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的发挥了生产效用,农民通过机械代替手工,大大增加了农业的生产量,同时也解决了很多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带来的诸多隐患。它需要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对农业劳动的专业水准和责任心,农业生产活动变得专业了,必然会在农业产出上显现出可喜的效果。
2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
2.1农民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是“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标志
专业的技术是机械化农业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有力保障,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将农业人才的培养作为实现现代农业高效化战略的因素,运筹帷幄。
2.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我国农业生产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业结构由社会产业体系所构成。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状态。只有以农业发展状态为落脚点,才能够使我国农业生产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为我国农业生产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的农业生产产业结构从传统结构中脱胎换骨。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因素不再像传统模式那样分工细致,它们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遵循“产业一体化”的原则,不断优化内部结构,产业组织得以进一步完善。为了使市场需求与农业生产供求同步,需要对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从分裂到关联,农业产业结构的这种转变,产生的联动效应,会滋养我国产业链,使个系统间打破隔膜,协调一致,更好的奉献于我国现代农业。
3“现代农业”中科学高效的管理
在我国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集约化生产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说来,农业集约化生产经营管理,就是通过科学合理、专业的操作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精细化的农业经营方式;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土地的适度集中对农田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或是资本投入的增加,再者是科学技术的运用,来实现较高的投入产出率。这样,才能更加有效提升农村农业现代化管理效率,进一步带动我国农村农业生产的效率的提升,使得农业生产的各个流程得以高效配合,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从我国农业发展前景来看,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操作,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前提。为了使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更加完善,我们还要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作做细、做好、做足,令农业生产的产品分类均匀,使得各种农业产品都能够得到平等的发展。同时,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方面。要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特别强调重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管理。从本质上激发出我国农业生产的潜力,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使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发挥其效,推动我国农村建设,用农业机械化实现产品高效,用高效科学实现现代化农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伟.论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农业[J].农技服务,2007(03).
作者:刘玉昌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农机局
第七篇: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策略
本文分析了目前农业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具体措施。随着我国农业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我国农业生产已开始迈向机械化操作的时代,为更快的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农业机械管理,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最终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产品技术虽然不是很高,和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相比相差甚远,然而我国大多数农业机械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其所出现的问题都是各种各样的。由于农业技术水平较差,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机械市场的发展。
1.2农业机械产品市场定位不清楚
虽然我国农业机械产品的市场比较大,其前景也非常广阔,但其中很多产品的市场定位都很模糊。部分大型的农业机械主要想靠近大中型农场,但其部分功能还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并不能满足大中型农业生产的需求。而一些小型农业机械,所适用的人群都是农民,但是在价格比较高,农民觉得价格有点偏高,而且在功能设计方面还有所欠缺。
1.3农业机械产品售价偏高
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创新研究和制造成本不断的增加,使得农业机械产品的售价越来越高,导致许多农民和大型农场因为机械设备价格较高而持观望的态度,进而降低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在对于机械设备价格偏高的时候,他们往往选择的不购买或者利用比较旧的农业机械进行操作,严重影响了产品的销售。
2促进农业机械管理快速发展的具体措施
由于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想要农业生产实现快速的发展,就需要不断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全部机械化操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机械技术水平。针对目前农业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进行解决,促使我国农业机械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1培养创新型农业机械化技术人才
农业机械化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与行为都将影响着推广工作的质量,作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农机推广人员,除了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之外,还应该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可以快速的转换思路等,把每一阶段的工作内容都当成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并认真努力的去完成。因此,农机推广部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给技术人员做好思想工作以及对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为他们建立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进而为我国农机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2加快创新投入,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
如果要想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就需要不断的创新研究新技术,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产品的使用功能,进而使农业机械与农业生产可以紧密连接在一起,全面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2.3农业机械产品市场定位准确,明确客户群体
在研究农业机械设备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要进行研究与之相对应的农业产品,而且在农业机械产品的功能研究上,不断的创新,使其可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在不断创新研究和生产过程中,才能进一步的满足农业机械产品的市场,并确保企业所生产的设备和对市场的定位都能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才能促进农业机械产品的销量持续上升。
2.4优化农机产品制造工艺并降低产品的价格
由于农业机械产品价格偏高,导致农民和大中型农场都是持观望的态度,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的价格。首先需要不断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其次,对于农业机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工艺方法,需要不断的优化,进而可以提高其生产效率,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在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最后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尽量建立产品直营渠道,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经销商这个环节。通过对产品在研发过程中的降低成本,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在销售过程中降低成本这三个环节,最终降低其产品的销售价格。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农业机械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要想农机机械管理快速的发展,就要先解决目前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应用各种解决方法,使其产业结构进一步的优化,在不断的创新研究新技术同时,还需要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让农业机械产品可以更好的为我国农业服务。由此可见,农业机械管理可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作者:李杰 单位:黑龙江省鸡东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第八篇:发展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
〔摘要〕论述了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建设新农村的引擎,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指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五项标准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农村整洁三项内容与农机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发展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提出了要科学地去分析农机化发展形势,把握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去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相互作用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农业机械化历来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生产发展靠什么,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农业机械化本身就是先进的生产力,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业的调整,使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有了新的认识,使农民能自愿购买农业机械,使用农业机械。
一、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生产工具的先进与否,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重要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创造和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而农业机械就是最重要的先进生产工具,是农村、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没有农业机械化,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小康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二、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农业机械在生产发展中是主力,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突出特点是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农业生产。如一台12马力的小拖拉机可替代20~30人,一台联合收割机可替代200多人,一台大型挖掘机可替代500~600人,一架农药喷洒飞机可替代几千人。农机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不仅代替人力,直接创造财富;而且它的载体功能、改造功能、开发功能直接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先进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依靠农业机械作为载体和桥梁,例如实施土壤深耕、深松、化肥深施、免耕播种、秸秆破碎还田等农业节本增效新技术,是人畜所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农机动力才能得以实施。由于农业机械不仅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能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做到定时、定量、定位完成精确作业;从而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特别是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
三、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由于受我国几千年来传统农业的影响,部分农民对农机化认识不深,没有亲眼看到过农机化技术的好处,没有亲自尝到农机化技术的甜头,更没有认识到农机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要使他们在很短时间完全接受农机化技术或某种机具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农机管理服务部门要大力开展技术服务活动。一是要加大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力度,推广经济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利用乡镇集市开展农机化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发放农机化技术宣传资料,向广大农民群众展示样机,介绍各种机具的性能;二是要通过农机专业大户、农机合作社做好示范,发挥好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达到以点带面的推广效应;三是引进外地先进大型机械到本地开展演示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对先进农业机械的直观认识,让农民群众亲身感受先进农业机械的巨大作用;四是认真搞好服务工作,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让农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无后顾之忧。
四、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途径
要充分发挥农机化技术学校的作用,开展农机驾驶、操作技术人员以及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同时,要抓好基层农机化技术人员和农机干部岗位培训工作。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水稻、甘蔗等机械化生产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做好购机补贴机手的技术培训。使农民群众购机后,能把学到的实用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让他们通过农机的作用,享受到农机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效益,从而调动他们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人才保障,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引擎,农机化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取代,没有农机化就没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周鹏飞.试论农机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6(4):1~3.
[2]卢浩慧.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对策[J].农村、农业、农民,2013(9):43~45.
[3]唐卫平.发挥农机化支撑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J].现代农业装备,2006(9):27~29.
[4]刘碧俊,柳立新.强化农机培训,促进新农村建设[J].江苏农机化,2008(2):42~43.
作者:姚家轩 单位: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镇农机站
第九篇: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农业机械化取得了蓬勃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很多农民缺乏对农业机械化的科学认知,农机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机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低,需要我们综合国家农业发展现状,积极探寻相应的措施,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问题;措施
1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农民缺乏对农业机械化的科学认知
农业机械化发展离不开群众基础,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民都缺乏对农业机械化的科学认知,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进程。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农民缺乏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接受能力,而且引进农业机械设备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很多农民不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而且他们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技能,即使引进了农业机械,也无法利用现有的机械设备开展高效作业,甚至还会影响正常的劳动进程。同时,农民缺乏对农业机械的科学规划和管理,也限制了农业机械化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拓展。
1.2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低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在欧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在20世纪60年代就得以高度实现,很多国家的农业机械化覆盖率高达95%以上,然而,当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还不到40%,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农机产品性能单一,很多农民家庭只拥有四轮拖拉机,由于缺乏配套的机具,导致拖拉机的作用也受到限制,机械使用效率低。而且,我国很多地区农业生产仍以体力劳动为主,不仅制约了农机资源的有效利用,还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提高。
1.3农业机械化发展资源配置不合理
首先,农业机械化地域分配不均衡;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环境差别大,各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不同,在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发展水平高,农业收入也相对较高,这就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用奠定了经济基础,农民购置大量机械,提高了生产效益,促进了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没有资金条件来购置农机装备,这就导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地域不均衡。其次,农业机械设备结构不合理;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设备老化现象十分严重,而且中小型的农机设备居多,大型机械设备却很少,单一性能的农机设备多,但配套机械却很少,同时很多农机设备都用于农业运输,田间作业的农业机械却很少。再者,农作物机械化作用程度不平衡;总体来看,我国的玉米、小麦、棉花等旱田作物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要远远高于水稻等水田农作物,而且粮食作物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比经济作物高。
1.4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很多地区农机管理缺乏固定的工作场所,而且没有相应的配套管理设施,农机人员整体技术水平低,缺乏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同时,我国政府又缺乏对农机市场的有效监管,导致农机市场鱼龙混杂,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流于市场,不仅打击了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还严重影响了农机生产效率,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发展进程。
2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
2.1重视农业机械化宣传教育
农民作为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主体,农民整体的科学文化水平及能力素养直接影响农机发展进程。因此,国家要重视农业机械化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印发农业机械化宣传手册,制作农业机械化推广视频,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开展科学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普及农业机械化科学知识。同时,还可以派遣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亲自为农民讲授农机操作及维修技能,引导农民科学规划使用农机设备,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
2.2创新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
我国的农机科研单位需要结合国家农业发展现状,开发集技术性、经济性、适应性于一体的农机设备,并积极引进国外仅仅农机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国内农机技术水平。同时,政府部门可以挑选相应的乡镇来示范农机成果,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让农民切实感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益。
2.3优化农业机械化资源配置
在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整体规划上,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要确保农业机械化稳步发展,并逐步向高效、创汇的外向型农业现代化技术发展方向过渡,促进农业种植、收割以及加工、保鲜等全面机械化。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的补助力度,促进农业机械化区域协调发展。此外,国家在发展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机械化的同时要逐渐促进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而且,确保农机发展规模拓展的同时,还要重视农机设备的质量安全,优化农机资源配置,进而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2.4强化农机监管服务职能
国家要适当增加农机管理工作资金投入,完善农机管理机构,并加强农机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强化农机监管服务职能,严厉打击农机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将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李涛.关于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11):3~4.
[2]刘绍太.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加快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3(21):80~81.
[3]刘恒新.持续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3(08):4~6.
[4]崔君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J].吉林农业,2010(03):36~37.
作者:陈荣 单位:盐城市大丰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