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思维的特点启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思维的特点启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思维的特点启示

摘要:思维创新是我国传统农业科技发展和进步的起点和原动力。文章回顾了我国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思维由感性思维到主动思维再到理性思维最终到整体思维的演进过程,总结了我国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思维具有根本在于实践、基础在于积累、持续在于融合等特征,得出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思维中继承是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融合是农业科技再次创新的重要保障、创新方法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支撑的启示。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思维;特点启示

中华民族灿烂的农耕文明之所以传承几千年不竭,其根本原因在于劳动人民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养成了极高的创新思维素养,形成了“实践—观察—测量—推演—归纳—理论—实践”的创新模式[1]。总结工业革命之前我国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思维的特点,不仅能从创新思维角度对几千年传统农业科技发展进行有益探索,更能为新时期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1我国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思维的演进

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有的轨迹,思维要素决定了发展的方向,并扮演了启发器和传感器的角色,引领和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进步。

1.1感性思维是基础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获取食物及其他生活资料的最初方式并非农业,而是采集和渔猎[2],对所处自然环境的认识也处于混沌状态,只是被动适应而无主动改造。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逐步萌生了科学思维的雏形——直觉或感性思维,由此也创造性地开始了对动植物自然生产的模拟。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积累了动植物人工生产的经验,开创了原始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动植物性食物有了稳定的来源[2],我国传统农业原始思维也随之产生。可以说,认识自然与思维的产生是相辅相成的,思维是对自然(所处环境)的认识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产物。

1.2主动思维的进步

随着人口的大量繁衍,对农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维护统治、治理领土,统治阶级发展农业的重要手段就是在领土上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这一目的随着人类主动思维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入得以实现。其中,主动开发并利用先进的工具、因地制宜构筑先进的耕作体系以及创造多种畜牧饲养管理技术等,都对当时的农业科技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例如,用金属工具替代木质、石质或骨质等工具,建立以防洪排涝为目的的农田沟洫体系[3],对牛、马、羊等实行分群饲养、定期交配、通过去势术淘汰不良等都是主动科学思维的集中体现[4-5]。

1.3理性思维的提升

随着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认识和农业的发展,更高级别的创新思维会应运而生。春秋战国时期,战火频仍,国家能否取得胜利的根本在于农业的发展水平[2-3],也是以精耕细作等特色传统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对自然环境认识的逐步深入,人们对于提高生产力、发展农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例如,之前以防为主的沟洫水利体系,此时演变为以农田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地位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表明了人对自然掌控的加深。以防为主,对农田作物加以保护,是顺应自然属性;以用为主,是在掌握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加以利用。除了水利方面的进步,相畜术、中兽医技术正式形成[6-7],土壤学、农业气象等有了初步的发展,育种方法、耕作制度等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3]。同时,随着劳动人民对农业生产认识的深入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还出现了针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总结,即农学的理论总结,如以农业生产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三才”理论,使科学思维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层次。科学思维“实践—观察—测量—推演—归纳—理论—实践”的雏形初步显现。

1.4整体思维见成效

农业作为最早支撑我国社会发展的行业,其科技创新并没有现成的创新模式可以借鉴,重大突破只能依靠自身认知、经验的积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突破,可以说这一过程实质上是整体系统思维形成与显现的过程。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是水利灌溉技术发展的萌芽期,最初是倡导采取“障”和“堙”的直线思维模式解决洪涝问题,效果一般。为了解决耕地被淹的问题,人们通过不断地观察、类比、体会和思考,改堵为疏,创造性地开创了沟洫排涝水利,这是创新思维的一次伟大质变。至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被融合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解决问题由直线思维提升到整体思维的更高层次。公元256年前后,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都江堰建成[8],是整体思维得到良好实践的典型例子。

2我国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思维的特征

2.1创新思维的根本在于实践

创新是人类最伟大的实践活动。创新以实践为沃土,实践为创新提供营养。思维是创新的起点,它产生于实践。在我国传统农业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人类通过实践逐渐了解自然、适应自然,在观察与思考后便会萌生满足自身需求的新想法,再经反复的实践和修正,形成创新思维的雏形,即原始创新思维;当人类对自然从认识过渡到利用并改造,自身需求有了更高的目标,于是在主观能动性的带动下实践活动更为活跃,对于事物的思考更为整体和深入,原创思维最终涌现。原创思维的出现使我国传统农业科学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革新自春秋战国时期就进入持续的发展阶段并延续至清末。

2.2创新思维的基础在于积累

我国传统农业的科技创新是典型的经验形态创新,渐进累积是其最大特点[9]。它以继承为前提,通过简单到复杂、单一性到多样性的累积,实现原有技术的革新。创新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同样是创新知识积累的产物。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积累,同时在内在需求的推动下,对积累的知识加以区分,提取其中可利用部分并加工形成“选题”,进而形成技术手段满足自身需求。此时的“选题”是在头脑中反复考虑、论证的观点和想法,来源于对自然或者问题认识的点滴积累,待其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迸发出创新思维。这一过程如同“悟”,“悟”往往是直觉和灵感平时积累知识的迸发[1,10],但凡有所欠缺就不会茅塞顿开。所以,创新思维的产生是创新知识量变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的过程,创新思维是质变的产物,而创新思维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创新知识积累的量变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吸纳不同领域先进观点和技术并加以融合的过程。

2.3创新思维的持续在于融合

李约瑟在他的《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中指出:“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在稳缓地前进”,农耕社会所指的科学技术大部分以农业生产为核心。从万年前原始农业的出现到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中国传统农业的科技创新丰硕且持续,创造了发达的农业技术,为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创新思维的演变进程的剖析发现,其保持生机的根本在于融合。这里所指的融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融合前人的经验。中国传统农业科技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前人的经验和知识作铺垫,创新思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氾胜之书》是对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发展了战国以来的农学;《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成书的“农业百科全书”,不仅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更是发展了“三才”农学思想;《农政全书》是对明末之前中国历代农学著作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当时我国农业科技的集大成者,除论述农业技术的进展外,还记载了西方的农学成就。大量农学书籍、专著的出现,既是对先进思想、技术和经验的梳理和总结,又是对知识的普及和宣扬,更是对创新的启迪。二是学科间的融合。在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国古代,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天文学、气象学、地学、哲学等学科也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3]。这些学科与农业的协调发展,除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之外,还为农业创新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哲学就对农业创新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当其与农业相结合时,不仅解释了农事活动的内在机理,而且形成了指导农事活动开展的时节——农时;当哲学形成“三才”观并运用于农业,就形成了“作为自然再生产,农业离不开自然环境,作为经济再生产,农业离不开人与人类社会”的整体思想[11],该思想作为元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的传统农业。中国传统中兽医学与中医同根同源,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医的理论和营养,又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如没有二者的相互融合,中兽医学就失去了生长与创新的源泉,发展至少退后上百年;反之,中医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许多实践不能在人体进行,但在畜体可以进行尝试或者试验,再通过类比和理论推演用于指导人体疾患的治疗[1-2]。所以,学科的融合,是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是创新思维的相互启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3我国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思维的启示

3.1继承仍然是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我国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是典型的经验形态创新,继承是其主要特点,每一次创新思维的产生,都是在已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继承的目的在于总结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分析问题所在,明确技术的发展路线,而结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则要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已有创新思维,促进农业科技的稳步发展。所以,要发展现代化农业,提升农业科技质量,就必须认真研究新时期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典型特点,坚持有批判地继承我国几千年优秀的农业科技思维模式。要充分运用好感性思维,亲自到一线学习调研,准确掌握第一手材料。要在调研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充分挖掘国内外、领域内外、学科内外等的优势资源为我所用,争取主动创新。更要善于将已有经验系统化、理论化,最大限度指导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水平。继承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刻阐释了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这与我国传统农业创新思维的精髓“天人合一”、“三才”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其中的整体思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然本是一个整体,只有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才能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各行其道只会顾此失彼[12]。所以,继承能够为现代社会的创新和进步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

3.2融合将是我国农业科技再次创新的重要保障

现代农业不仅包含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农业部门,而且涵盖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现代农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内涵更加丰富、可利用资源更多的多产业融合的综合体。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不平衡是其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13],而创新效率和能力不足、创新手段有限、新兴交叉学科发展不尽如人意等则是科技创新的瓶颈[14],可以看到,尽管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其发展仍保留我国传统农业的印记。融合是打破思维束缚、突破瓶颈的利器,它能够在发展现代农业的明确目标下,整合不同领域和学科的技术和经验,形成合力,达成目标,从而引领我国农业科技实现再次创新。党的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核心为城乡的融合,通过融合不仅可以扭转资源由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态势,实现二者互通有无,最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两者能够相互吸收优点,弥补不足,解决乡村落后贫困的问题。这也证明了融合是解决现实及未来创新难题的重要保障。

3.3创新方法将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支撑

先进的创新方法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武器,掌握创新方法,又是真正实现创新的关键,农业领域也不例外。纵观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历程,创新过程及其实现的技术进步中创新方法是重要且必要的部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学科的形成,创新方法同样是重要的推动力。但要清楚地看到,由于思维僵化、方法和工具落后以及创新方法的应用尚未完全铺开,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尚未完全抹去传统农业的印记,科技发展未解决的关键问题依然很多。因此,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将更加依赖于创新方法。通过创新方法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突破创新制约,增强内在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率,才能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参考文献

[1]贾敬敦,卢兵友,张辉.神农精益——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方法史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张芳,王思明.中国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4]张仲葛.中国畜牧业发展史[J].中国畜牧学杂志,1958(3):145-149

[5]陈恩志.相马术源流和古代养马文明[J].农业考古,1987(2):339-347

[6]刘巍,张琳.中国相马术中的创新方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5):111-113,117

[7]张琳,刘巍,丁雅苓,等.我国传统中兽医创新思维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2):14-16

[8]张芳.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9]贾敬敦,卢兵友.农业科技创新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0]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1]李根蟠.农业实践与“三才”理论的形成[J].农业考古,1997(1):100-103,114

[12]王金南,苏洁琼,万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机制创新[J].环境保护,2017(11):13-17

[13]刘蓉蓉,徐志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科技创新[J].农业科技管理,2016(5):11-14

[14]唐珂.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农业科技管理,2015(5):1-5.

作者:张琳 吴家强 卢兵友 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