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教学管理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不同于普通三年制大专专业。2017年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学员自身实际和培养目标设定,在构建“模块教学、阶段培养、周期训练、分类指导”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教学管理;实践

一、“一村多”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特点

(一)学生身份特殊

“一村多”招生对象是具有高中(含职高、中专同等学力)文化程度,年龄在45岁以下,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有培养前途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后备干部和农村优秀青年。这批学生高中毕业后大多数多年没有捡起“课本”,基础差、学习习惯也不太好。绝大多数是家里“顶梁柱”要为家庭生计奔波,大多数还是村干部或乡村企业职工,不少还是“当家人”。

(二)学生技能需求差异大,课程针对性强

“一村多”招生对象来自咸宁市的城市、农村的各行各业,有工人、农民、个体户、村两委班子等等,这些学生目前从事的职业和今后工作打算千差万别,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各异,加之咸宁各县市农村发展和农业产业也不尽相同。如何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技能需求、满足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需求,就必须在充分调查咸宁农村农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融入现代农业技术,构建符合现代农业特点、咸宁农村经济基础和基层工作需要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农村基层工作、技能学习、职业技能培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公共素质模块;满足学生农村工作、农业生产必需的科技、文化和农业基础知识设计通识技能模块;满足学生所在地特色农业生产项目和不同学习诉求的生产技能模块,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从观赏植物生产、果蔬生产、茶叶栽培与加工、特种经济植物栽培、畜禽养殖和淡水养殖6个生产技能模块选择至少两个子模块学习。

(三)教学方法与普通专业差别大

“一村多”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强调个性化的技能培养和农村基层工作能力的培养,它与其他高职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实验实训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其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像普通高职专业的系统性强,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不同于普通专业课程一周一次的安排,一般采取分段式、周期性、季节性模式,专业课程按某项农业生产的阶段性生产环节安排教学。

二、“一村多”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在教学管理的构建

“一村多”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特殊、学生身份特殊、技能需求特殊的特点,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管理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设定契合咸宁农村农业人才要求、课程体系设置针对咸宁农村发展特点、教学管理兼顾学员工学矛盾、专业教学同步农业生产周期、专业技能培养对接学生学习需求”五大原则,探索构建了“模块教学、阶段培养、周期训练、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一)模块教学

将全部教学内容分成四个模块:公共素质模块课程培养学生农村基层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正确的“三农”世界观;通识技能模块课程培养学生农村工作、农业生产需要的科技、文化和农业基础知识;生产技能模块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生产技能,本模块分成观赏植物生产、果蔬生产、茶叶栽培与加工、特种经济植物栽培、畜禽养殖和淡水养殖6个小模块,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选择至少两个子模块进行学习;岗位实践模块安排学生生产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阶段培养

培养过程分为校集中教学、在岗实践和毕业实践三个阶段。校集中教学、在岗实践为脱岗学习阶段,根据农时季节灵活安排,让学生阶段性的在校集中教学和在岗实践。学生经过两年的脱岗学习后,第三学年根据自身发展方向或业已从事的工作岗位,由校方和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定毕业实践计划,学生到相应岗位上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实习实践,学校安排专职教师巡回指导。

(三)周期训练

专业课程教学根据农业生产规律,按动植物生长周期和季节进行安排,实行全周期教学。

(四)分类指导

根据学生选择的生产技能模块情况,给每一位学生聘请一名企业生产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指导学生开展农业生产;同时从农业科研院所或农业企业聘请专家组建“专家团”,与选择相应技能模块的学生对接指导,为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三、“模块教学、阶段培养、周期训练、分类指导”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各种能力的机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有利于学生需求信息的反馈。需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特点,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服务农村发展、进行农业生产、带领广大民众创业的能力。如课程实践教学中,请“一村多”种植养殖大户现场示范讲解;打造“田间课堂”,让学生到田间地头和养殖场地学技能;农业政策与法规、社会管理等课程,请“一村多”学生的“两委”干部、创业先锋或优秀后备干部来现场谈新农村建设经验和理解。

(二)升级实训条件,注重培养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实践技能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建设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的重要内容,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针对“一村多”学生千差万别的农业生产技术需求,在各县市建立了大量教学实践基地,特别是依托咸宁农业科研院所和种植养殖大户,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重构基地运行与管理机制、创新管理实施办法,培养学生生产技能力,服务“三农”建设。

(三)优化师资队伍,组建专业教学团队

1.内培外引组建教学团队

由于“一村多”现代农业技术专业面向“三农”,我校现有的专业师资力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管理的需要,为提高“一村多”专业的教学质量,采取了“内培外引”的方针,组建由校内专业教师、企业技术员和专家团“三结合”的教学团队。“内培”是从全校选聘教学业务能力强、与“三农”工作相关的教师,通过参加省、市专业培训、“暑期顶岗”和“双百工程”逐步实现转型;“外引”是从省市畜牧、林业、农业系统中聘请一批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农村农业政策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同时从企业聘请一批技术骨干担任讲师。

2.实行“四导师”制

一是给一个班选配一名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干部任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组织教学活动、外出参观,进行学生管理;二是给每一位学生聘请一名企业生产经验丰富的技术员,作为学生的技术后盾,指导学生开展农业生产;三是从农业科研院所聘请与咸宁农业生产相关的专家组建“专家团”与学生对接,随时为学生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四是将学生分组,选配一名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和参加各级创新创业比赛。

(四)改革考核模式

普通高职教学中,教学考核评价机制重结果轻过程,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导,很难检验“一村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基于此,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即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评价、学生取得生产及工作业绩和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活动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在校学习、在岗实践、毕业实习的考核评价。

(五)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一村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少、农村农业相关内容多、学生需求广,单纯的在校学习和专业指导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满足各位学生不同时间对不同知识技能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产技能和农村农业知识。

(六)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健全教学管理机制

教育理念规范着教学工作全过程,制约着教学管理行为模式、实施手段和运行效果。确立基于“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的整合集成教学管理思想。基于“一村多”的特殊性,我们以教学、管理为突破口,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制定和完善面向“一村多”学生的规章制度。如“一村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制度、“一村多”专业学分管理制度等,实行特色产业班教学、推行奖励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行开放式课堂管理、建立“一村多”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实训基地、实行“四导师”制、试行“一村多”学生生产及工作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等。

参考文献:

[1]张海兰,刑伟平.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13(10):40-41.

[2]李立申.“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3-15.

[3]占卫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全日制脱产班培养模式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3):26-29.

作者:李名钢 陈海霞 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