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路径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路径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路径浅析

“量才授职,则政成事举”。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亦步亦趋推动之际,人才是掣肘。而面向乡村的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又是其中关键环节。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科技人才队伍,需要国家政策倾斜、科技力量引领及社会力量参与,在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发现和培养使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共同筑牢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体制机制。

1搭体系

组建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充分挖掘农业科技人才资源,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以重庆市为例,该市为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衔接、优质科技资源与优势产区紧密对接、国家与地方科研力量上下贯通”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共组建14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涉及粮食、生猪、水果、蔬菜、油料等具有现代山地特色的高效农业主导产业,积极构建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体系。重庆市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通过多方发力整合全市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涉农企业等“产学研推”人才564名,其中,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66人,2021年在“渝遂绵”蔬菜产业带的番茄、甘蓝、萝卜病虫害防治上取得骄人成绩,凸显了“搭体系”的重大意义。

2建平台

搭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助力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该院于2022年3月10日在广州市正式启动“1+8+10+N”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孵化服务联盟,发布“华南现代农业创新硅谷”品牌。该品牌是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核心引擎,通过人才集聚、要素集约、产业集成,构建的集“科技企业孵化、关键技术研发、科技人才创业、成果技术转化”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华南现代农业创新硅谷围绕“环五山创新策源地”为轴心,协同联动区域内8所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和10个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整合N个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资源,形成科技支撑合力,累计吸引超过240家农业科技企业入驻,涵盖种业、生产、加工、流通、品牌建设等农业全产业链,企业年产值超100亿元人民币,构建了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培育的全要素、全链条农业产业创新集群。其中,华南现代农业创新硅谷内的金颖农科孵化器于2021年1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了广东省农业领域国家级孵化器“零”的突破,体现了“建平台”的重大价值。

3创机制

创新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全面整合科技人才资源,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以丽江市为例,该市聚焦“引、育、用、留”关键环节,着力打造农业管理服务人才、农业科技支撑人才、生产经营主体人才三支队伍,全力实施“三区”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万名人才兴万村、百名农科人才等计划;同时,组建以推广研究员领衔的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团10个,先后精准遴选中、高级职称农业科技人员1200人次,在农户最需要的地方培育人才、锻炼人才、成就人才,着力推动高山花卉、道地中药材、食用菌、马铃薯种薯、优质晚熟芒果等“一县一业”的转型升级,着力推动软籽石榴、沃柑、花椒、木本油料等“一村一品”的产业培育。其中,丽江市围绕构建金沙江绿色农业、高原特色养殖业“两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做好高质量“靶向”引才工作,引进17名研究生岗位高层次人才充实农科、植保、园艺、土肥、种子、农环、畜牧兽医等岗位,人才引进仅2021年就为全市农业产值贡献了8.2%的增长值,发挥了“创机制”的重要作用。“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发现农业科技人才的路是通的,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路是通的,用好农业科技人才的路也是通的。搭体系、建平台、创机制,是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同时,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作者:李惠丽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