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农业旅游论文范文

农业旅游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农业旅游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农业旅游论文

休闲农业旅游论文

一、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当代农村人民的生活现状更加受到政府和社会的赶住,休闲农业是解决农村失地农民生计问题,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手段,因而一直受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2013年,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已经超过180万家,年接待游客9亿人次,营业收入2700亿元,带动2900万名农民受益。2014年上半年,全国休闲农业接待游客5亿人次,营业收入1500亿元,带动3000万名农民受益。[2]休闲农业旅游很好的满足了我国城市居民平日休闲娱乐的需求,可以想见的是,在市场的推动下,休闲农业旅游将在很长的一个阶段里呈现出长足的发展。

(二)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在拉美国家的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自身以及非政府组织在信息传播和技术推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自发的管理和培育,形成了行业内部的良好的竞争氛围,是行业发展的有效推手。而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中,正规的行业协会却出现了缺位或者职能缺失的现象,各个地区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通常是各自为战,没有经过规划就匆匆上马,这就导致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出现了整体上的同质化或差异化,总之达不到内部的和谐。首先,我国休闲农业旅游,以地区为单元,从业者自身向政府争取资源或者政策的现象很少,几乎没有。目前,我国关于休闲农业旅游的政策、构想都是由上而下的,地方从业者在政策制定方面几乎失语。这就导致了政策制定不到位,不符合当地情况的现象发生,直接导致地方旅游发展方向出现错误。其次,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在从业人员本身素质不高的背景下,自身的水平也难以得到提升。从管理上,休闲农业旅游管理思路比较落后,实行家族式经营,服务水平跟不上,餐饮卫生不达标,在整体旅游项目的规模化、科技水平以及经营方面都处于低水平。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长此以往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会导致整个行业自身的消退。再次,很多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由于匆匆上马,对于地方固有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很多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就是传统产品的简单复制在复制,例如,在旅游活动项目上,目前主要呈现为农家乐餐饮、果实采摘、钓鱼骑马等活动。虽然这种热热闹闹的项目能够留住一批消费者多次消费,然而缺乏本地的文化特点,会很容易被同质化的旅游产品替代。最后,目前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虽然在地域上出现了一定的积聚化现象,然而内部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资源、游客资源、技术设施资源都没有很有效的进行共享,导致很多重复建设的情况出现。而且,诸多小型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在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自身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境,然而现状是许多管理者小农经济的意识又开始作祟,难以以企业管理的视角来维护旅游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在休闲农业旅游“红海”泛起的未来,这种资源的不共享、不合作的现象最终会导致休闲农业旅游永远在小、散、乱的模式下生存,不正当竞争也会愈演愈烈。

二、社区营造视角下的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社区营造强调的是一种社群内部关系的建立以及共同契约的遵守,说白了就是区域内部的各个元素能够“抱团”,从而形成整体的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我国的休闲农业从业者、管理者首先需要做到,在一个地域或者地区,形成一个稍紧密的“社区”,由从业者、管理者资源参与,以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为标准。在这一前提下,休闲农业旅游的模式应当如下:

点击查看全文

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论文

1农业生态旅游的特征

1.1农业生态旅游能够将传统旅游与传统农业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两者相互促进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来巨大的收入,从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又使得旅游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得以提升。

1.2强调生态保护是农业生态旅游区别与传统旅游的的重要特征

很多旅游项目,特别是很多自然景观旅游项目的过度开发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使得旅游经济无法持续。而农业生态旅游则更强调绿色环保与生态保护,从而能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性。

1.3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是农业生态旅游的特征之一

各地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都与当地农业发展特色相结合,带有非常强的地域特征进行差异化发展,从而增强对游客的吸引。例如在我国新疆很多地区在葡萄、哈密瓜成熟的季节进行采摘体验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参与当地时令瓜果的采摘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对相关瓜果的栽培等生产活动进行一定的讲解,通过增加游客的亲身体验来提高乐趣。

点击查看全文

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论文

一、山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模式选择

(一)现代都市依托型

国内外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都是从大城市的周边即环城一带开始出现进而衍生。现代都市依托型景点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半小时车程范围内的农村或郊区,以周末休闲度假游为主要形式。太原青草坡乡村庄园、清徐葡峰山庄、晋中明乐庄园等都属于环太原市区的现代都市依托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

(二)景区依托型

景区依托型休闲园区的经营方向是强化景区的观光、游览功能,围绕周边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景点进行开发,以自然景观、风俗民宿、文化古迹为特色的农家游为主打,带动其它涉农产业的发展。山西一些著名的景区,如皇城相府、王莽岭、太行山大峡谷周边的乡村都在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型休闲农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主导产业依托型

近年来,山西省八大主导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应在此基础上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显著生态经济效益的休闲农业产业园。依托山西发展多年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项目,将特色优势农业资源整合为特色乡村旅游项目,以特色产业促动乡村旅游发展。清徐县葡峰山庄、忻州原平大营温泉生态旅游度假区、晋城沁水县示范牧场等都是较好的范例。

点击查看全文

生态旅游农业生态论文

1安康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定量分析

1.1评价结果分析

当得分≥90分,为五级资源;当得分为75~89分,为四级资源;当得分为60-74分,为三级资源;当得分为45-59分,为二级资源。结合安康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现状及调查数据,依据表2,安康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如下:五级资源8个,占安康资源总数的0.83%;四级资源24个,占安康资源总数的2.49%;三级资源43个,占安康资源总数的4.46%;二级以下及未上级别的884个,占安康资源总数的92.22%。为了最终分析安康生态旅游资源方面优势,起到指导开发目的,对安康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各项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得分率。经比较发现:安康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资源自身价值较高,各项指标所得分率最高,占到83.2%;其次生态环境条件评价指标各项得分也居前,可见生态稳定性、环境适宜性比较适合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的也较好,一些县域像镇坪、宁陕的森林覆盖率都可达80%,生态环境处于原真状态。旅游开发条件得分率较低,主要是区域经济条件、配套设施条件等需要进一步改善加强。

1.2问题体现

依据安康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定量分析评价,评价系统里个别项目得分较低,如资源自身价值系统里农事体验价值C2和历史文化价值C4得分较低;资源历史方面的文化价值资源、民俗方面的文化价值得分也较低,需要加强提升。突出表现在:

1.2.1规划不合理,农业生态旅游缺乏本土特色,创新性不足。安康生态农业旅游的本土特色性差,政府及企业片面地注重对生态农业自然资源种苗产业园、花卉苗木园及休闲山庄、农家乐等的开发建设,对当地农耕文化、地域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等区域农业资源挖掘深度不够,生态农业与传统旅游景点间不能紧密合作,无法相互促进。休闲农庄的很多建筑都是白瓷砖贴面,缺乏农家个性化色彩。有的农家乐住宿建筑项目功能单一,缺乏创新与特色,产品单一,“雷同化”严重。许多农家乐推出的旅游产品重复,项目雷同,层次低,就是“住农家院子,吃农家饭,摘农家果”。

1.2.2农业与旅游缺少融合,农业生态旅游产品整合力度不够。农业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在于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把静态农业资源变为旅游资源,把封闭式的园林变成开放式的、观赏性强的旅游吸引地,安康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没有突出农旅结合的优势。旅游贵在体验,旅游体验的核心在于参与性。农业生态旅游是要把行、游、住、吃、购、娱六大要素结合起来。而安康一些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只重视单一模式的游览过程,忽视游览与其它几大要素的融合,使游客在众多农业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中找不到结合点和平衡感。新型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应该把(行、游、住、吃、购、娱)六大要素全部整合起来,在每一个环节都让游客感受到旅游项目的独特性。

点击查看全文

旅游规划乡村休闲农业论文

1目前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有较多乡村在发展农业旅游,且不少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较多都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统一部署,特别是中小城市附近的乡镇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多问题。

1.1旅游特色缺失

人们走出户外是希望看见不一样的田园景观,体验别致的田园生活。但是现有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同质化比较严重。目前郊区推出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多是“看农家生活、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虽然这些都异于城市生活,但如果处处都一样、次次都相同,也难以吸引游人,所以项目总体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就会下降。

1.2旅游景点分散

目前,休闲农业旅游的模式多是小打小闹,而且处于比较分散的自由发展状态。所有的农业资源都分散在各自乡镇,缺少合作,各自为战。同时景点的知名度尚未展开,这些都成为发展的瓶颈所在。

1.3规划难以实施

点击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友情链接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