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摘要:休闲农业旅游是近年来备受欢迎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推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应当朝着“互联网+”休闲农业旅游模式发展,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了解消费者实际需求,制定网络营销策略,建立品牌特色,还要大力培养旅游信息化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行业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2015年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鼓励人民群众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创业,并给予政策支持。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应当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农村农业产业链全面升级[1]。

1“互联网+”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当中,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思维方式等。1994年,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这20多年来,我国互联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互联网+”是在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由互联网形态演进、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简单的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与融合,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对于休闲农业旅游也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2]。

1.1影响了营销理念

在传统的休闲农业旅游中,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营销手段简单、广告成本较高、受众群体不清晰等原因,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不尽人意。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利用特色互联网营销平台的优势,提高休闲农业旅游的宣传力度,精确目标受众,减少广告投入,推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

1.2提高了营销效率

在休闲农业旅游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营销效率。传统旅游营销利用报纸、电视、户外广告等传统营销手段,具有信息传播速度慢、目标群体不精确等缺点。而“互联网+”技术使用手机、数字电视、互联网、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技术与工具,表现形式多样,增加了受众的选择性,突出了产品的特点与个性,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受众的精确定位以及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度即时互动使营销效率提高的同时也为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3]。

1.3增加了经济效益

通过采用有效的营销手段为休闲农业吸引了更多游客,提高了经济收益,同时为农村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对于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有着积极作用,不仅有效促进农村人才供给的增长,还能吸引外来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加入,从而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2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我国对于“三农”问题十分关注,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给予支持,但是休闲农业旅游在我国发展时间还相对较短。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休闲农业旅游业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为突出,如农业公园、休闲农园、绿色农园、民俗旅游村等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但是目前,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4]。

2.1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域性较为明显,各地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于我国发展特色旅游业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很多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都大同小异,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对于游客吸引力不强。

2.2休闲农业旅游碎片化发展

我国目前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绝大部分都是自发形成的,没有进行市场规划,也就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以致于休闲农业旅游出现碎片化发展的状况。

2.3休闲农业旅游经营过于低端

在一些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主题不够突出,过于注重物质环境,对于游客真正想要体验的农耕文化、当地传统文化、民风民俗没有进行深入挖掘,游客参与性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项目的服务人员多为当地农民,观念较为落后,缺乏专业培训,甚至有的农业经营项目出现无证经营现象,进一步导致休闲农业旅游经营朝着低端化方向发展[5]。

2.4宣传力度不够

休闲农业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项目,具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宣传力度不够,很难得到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其营销方式应当进行合理创新,但是就实际营销现状而言,休闲农业营销手段还是较为落后,制约了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

3“互联网+”时代下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

3.1根据消费者实际需求,制定休闲农业项目

为了推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休闲农业转型发展,必须根据实际消费者需求,制定出高效营销策略,以吸引游客。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消费者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着互联网消费带来的方便。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旅游的一部分消费群体朝着年轻化、高学历化方向发展,他们具有一定经济能力,也有着较强的猎奇心理,对新生事物有较强的理解力与接受力,成为休闲农业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相应地,在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这部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借助互联网平台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制定、规划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6]。

3.2建立品牌特色

缺乏品牌特色、休闲农业项目大同小异是制约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品牌观念深入人心,无论是实体产品还是互联网产品都要建立自身的品牌,显现出自身的特色,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在休闲农业旅游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过程中,开发人员应当根据互联网平台信息数据,了解现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结合当地特色风俗文化,打造出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彰显自身特色,提高休闲农业旅游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休闲农业旅游的宣传工作,建立品牌文化,和消费者进行积极互动,使得消费者在互联网平台上就能了解到休闲农业旅游品牌特色以及旅游项目等,提高消费者的旅游欲望[7]。

3.3建立网络宣传渠道

互联网具有覆盖面广、表现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休闲农业旅游可以利用互联网优点,加强宣传和推广。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人们外出旅游日益便捷,旅游过程中涉及到的机票、酒店、门票、公交、餐饮等方面的服务信息都可以通过去哪儿、携程、美团等专业网站获得。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专业网站,在网站中介绍当地特色,实时更新旅游动态,定期举行活动,给予门票优惠,赠送农业产品,吸引消费者。此外,休闲农业旅游还可以和酒店以及机票等预定机构开展合作,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还可以利用微博、抖音、微信等社交平台,加强休闲农业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3.4大力培养旅游信息化人才

在“互联网+”时代下,休闲农业旅游对于高科技农业人才和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要想实现休闲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1)要提高农民的网络技术水平,帮助其不断接受新的营销理念和管理理念;2)要不断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旅游开发管理人才,将人才储备战略方面和农业旅游发展进行结合,从而真正保障休闲农业旅游实现快速发展。

4结语

推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应当朝着“互联网+休闲农业”旅游模式发展,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了解消费者实际需求,制定网络营销策略,建立品牌特色,还要大力培养旅游信息化人才,真正推动休闲农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国昌.“互联网+”时代下的休闲农业旅游初探[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8):13-14.

[2]殷蓓蕾,刘峰.“互联网+”引领休闲农业旅游走向新型化[J].度假旅游,2018(6):80-81.

[3]张璐璐,李俊玲.“互联网+”时代下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13):139-140.

[4]方巧凤,梅燕,雷雯.“互联网+”时代下对休闲农业旅游的研究[J].广东蚕业,2016,50(2):46-47.

[5]熊哲欣,张吉.浅谈“互联网+”引领休闲农业旅游走向新型化[J].南方农机,2018,49(13):43,45.

[6]高丽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旅游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探讨[J].度假旅游,2018(9):87-88.

作者:张丽 丁永梁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7]任佳秋,庄雯,张叶.“互联网+”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新路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8(12):183-184.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