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产生人类文明产生标志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产生人类文明产生标志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产生人类文明产生标志研究

摘要:文明的本质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此,文明的起源,本质应是人对自然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而这种独立自主性,最关键是产业上的独立自主性。按此标准,人类文明起源的标志应是农业产业的产生。而产业的进步,工具又是最核心变量,如此,也可以认为,农业最主要工具锄头或犁的出现,应成为文明起源最核心标志或最古老元素。

关键词:文明起源;文明演进;绿色文明

关于文明起源的标志,大体有文字、青铜器、城市、国家、法律等元素说。本文认为,文明本质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此,文明的起源,本质应是人对自然具有了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而这种独立自主性,最关键是产业上的独立自主性。按此标准,人类文明起源的标志应是农业产业的产生

一、为什么说农业产业的产生代表了文明的产生

农业产业的产生,区别于早期的采集狩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从流动方式转向定居方式。而定居生产生活方式的出现,必然导致交流的增加,这会促使文字的产生,同时,也必然会促使城市、国家、法律以及青铜器等的产生和生产。所以,文字、青铜器、城市、国家、法律等元素,其实都应是文明的派生物标志,或都应是文明的外生起源标志,本质都是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上的派生物。农业产业的产生,才是文明起源的真正内生标志,或是核心标志,或是本质标志,或是基础标志。从“文明”一词的产生看,在汉语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此句有多种解释。有一种解释认为,“见龙在田”即为“见(牛)龙在田”,这里“龙”的含义就是“牛”,若此,这句话解释就是,有牛在田耕作,天下有文明。可见,古人“文明”的本意,是与农业产业有关的。再进一步,若把农业产业的出现作为文明起源的内生标志或基础标志,而产业的进步,工具又是最核心变量,如此,也可以认为,农业最主要工具锄头或犁的出现,应成为文明起源最核心标志或最古老元素。

二、人类文明的演进及下一步的去向

从产业演进角度看文明演进,从古至今,人类经历了主要两种文明形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人类正努力向绿色文明迈进。在农业文明形态下,人类整体本质还是脆弱的,还是深层受制于自然资源限制的。由于农业文明所提供的经济剩余有限,所以,农业文明所供养的人口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人类在农业文明阶段,经济增长必然是缓慢的。在这一阶段,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是劳动力和自然条件。在工业文明阶段,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的独立自主性得到提升,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也大大提升。所以,在工业文明阶段,人类的经济增长进入了加速阶段,同时,也伴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在这一阶段,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是科学技术以及人力资本。但工业文明所体现的人类的独立自主性以及科学技术的无限扩张性,既加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让文明越来越体现出反自然倾向,同时也加速了人与人关系的紧张,让文明越来越体现出反人类倾向。面对工业文明的诸多困境,文明呼唤新进步,呼唤建设绿色文明。绿色文明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绿色文明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天人合一,即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在人与自然实现有机统一的境界下,不仅自然最终得到了解放,人类也最终得到了解放。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了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著名论断,人与自然呈现为密不可分的一体化关系,人与自然,在本原上是有机统一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1]。”人类推进绿色文明的道路必然是不平坦的。一个阻碍是观念问题。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工业文明所产生的诸多危害并没有深刻认识。一些人躺在工业文明所提供的舒适沙发上,陶醉于人工制造的各种华丽和美味,悠然自得,其乐无穷,但对外部世界不断迫近的各种风险甚至巨大风险没有任何知觉和警惕。一个阻碍是利益问题。一些人或利益集团,为了他们的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忽视人类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阻挠改革推进,设置各种路障。如何推进绿色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思想旗帜。如何落实好这一理念,既需要大智慧,也需要大德性。第一,要深刻认识到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生态环境是文明的基石。第二,要树立新的财富观。新的财富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且比金山银山更重要。第三,要进一步拓展道德的范畴。彼得•辛格在其著作《动物解放》中认为应把人的道德拓展到动物范围,应把人和动物放在平等的道德地位上,要放弃动物歧视的观念。阿尔伯特•史怀泽将道德范围拓展到一切生命,提倡“敬畏生命”伦理。阿尔伯特•史怀泽认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2]”总之,建设绿色文明,就必须要认识到,人类不应把道德的范畴只局限于人类本身,坚持整体主义伦理观是理性选择。第四,要努力实现生产方式的生态化。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一定要守住生态化灵魂。不管是农业、工业,还是第三产业,或是其他产业,发展都要符合生态化标准。这里产业和环境资源之间的投入产出循环,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要更多建立在自然循环的基础上,要和自然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第五,要努力实现生活方式的节俭化。节俭化也是绿色文明的灵魂元素。节俭的积极意义是两方面的。节俭不仅是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条件,也是改善人与人关系的重要基础条件。就经济增长本身看,凯恩斯所谓“节俭的悖论”其实质体现的是短期经济学,并不是长期经济学。

因为从消费需求长期看,人们注重节俭,并不是消费需求的减少,而是消费需求在更大时间区间的重新配置而已。今天不消费,必然储蓄增加,而储蓄增加,表明未来的需求必然增加。所以,从消费长期看,节俭并不意味消费需求的减少,消费需求在总量上并没有变化。如此,对于经济增长而言,从长期看,应有“浪费的悖论”,而不是“节俭的悖论”,经济系统要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增长,必须要提倡生活方式的节俭化。如何实现生活方式的节俭化,一是社会消费应尽可能体现边际消费原则,也即,人类消费一种产品的数量,要与大自然为生产该产品的所提供的资源供给数量匹配。大自然所提供的资源供给数量越少,人类应消费越少。对大自然提供资源供给相对充裕的产品,人类可相对多消费一些。二是要大力建设消费节俭文化。三是要大力提倡简易包装,豪华过度包装是一种典型的消费浪费和消费形式主义,危害是多方面的,应坚决反对。如何全面衡量现代化水平,除了其他衡量指标外,也要把生态化列为核心指标。生态化应成为衡量现代化的灵魂指标。因为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没有生态化,是不可能的。要建立起严厉严密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要为生态环境撑起高质量的制度保护伞。技术的进步一定要坚持谨慎稳健原则。要充分认识到技术进步的两面性。越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技术,越应谨慎开发,比如核能等。越是牵扯人类生命本身的有关技术创新,也必须要越谨慎开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2](德)阿尔伯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9.

作者:宋圭武 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