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一、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

(一)产业融合与农业旅游

在环境、科技、需求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原本具有明显分界线的产业出现了一定的融合现象,这种产业融合使得各产业在产业发展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提高,实现了资源节约、产业进步的目标。从本质上说,农业旅游也是产业融合表现的一种,即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并延伸发展而形成的新型的产业形态,它包括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充分结合了两大产业的优势,扩大了旅游产品的种类、数量与活动内容,不仅满足了旅游产业优化和广大农民的生存发展需要,还实现了旅游业、农业向新型产业化模式的转变。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农业旅游的游客接待人数达到了3亿人次,是全国旅游总量的1/3,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359家,遍及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农业形态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农业旅游正在成长为一个新型的旅游业增长核心点,为我国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背景因素

1、系统性思考观的引入。随着人们对于系统性思考观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更青睐于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关系融合成一体来处理。农业旅游的产生过程中,系统性思考观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了对内部产业创新、完善、升级的重视,从源头上有效推动了产业融合的进步。换言之,系统性思考观使得农业与旅游业不再有着很深的界限,让人们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最终实现了两个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2、旅游资源观的改变。传统的旅游观念是对山河大川等名胜古迹的开发,这种思想制约了旅游业范围的拓展。时代的进步造就了新的意识的形成,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山水和文化古迹,开始走向所有能够激发旅游者兴趣、提高旅游者满意度的旅游资源,农业旅游就是其中最具功能性的一种。在农业旅游范畴内,农业劳作、田园风光、农产品加工等都属于比较热门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观发生转变的今天,农业旅游价值逐渐突显,对它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3、农业改造的迫切需求。我国的农业发展正面临着人口数量大、剩余劳动力多、农业收入低等多方面问题的困扰,农业改造的需求十分迫切。在这样一个农村发展背景之下,农业旅游的进行是改善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进步的较好选择之一。农业旅游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农业产业链,加大了农产品的消费范围,进而提高农业的价值和收益。

4、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现如今,虽然我国城乡统筹的理念早已提出,但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情况还十分普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的前三个季度的城乡收入之比为2.77:1,城乡收入差异较大的情况依然存在。而农业旅游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带来的益处则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的深入发展[3]。5、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在建国之初,人们的需求往往在于能够吃饱饭、穿暖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已经转变为对物质文化的热衷。农业属于有形消费产业,具有自然、休闲、恬静的内涵,而旅游业则属于无形消费产业,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的人们对于自然、休闲、恬静的满足。总的说来,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农业旅游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更好地发展。

(三)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融合过程和变化

1、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的过程。该过程实质上是利用农业的资源和旅游的服务来促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农业产业涉及市场调研、研发、生产、加工、宣传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着自身的价值所在,不仅如此,与农业产业相关的农村生活与风貌也是农业资源的一部分。旅游服务的加盟,使得农业旅游的开展有了坚实的基础,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农业旅游融合产生的变化。总体来说,农业旅游融合产生了诸多新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还在产品创新、发展模式上得到很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产业功能的多样化。将农业生产的众多内容囊括在内,满足旅游功能的充分体现;第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农业旅游由城市的休闲产业向农村延伸和渗透,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衔接点;第三,产业增长方式的高效化。实现了传统农业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并添加了回归自然的内容,为产业的增长打下基础。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新模式分析

(一)理论依据与形成原则

1、理论依据。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新模式的构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理论内容,即产业融合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现代服务理论以及系统思考理论。其中,产业融合理论是农业旅游新模式形成的核心理论;体验经济理论是以旅游资源为前提、以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导向、将表面活动与深层内容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形态理论;现代服务理论将农业、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充分结合,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旅游服务理论;系统思考理论则为农业旅游的部分到整体、短期到长远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要求农业旅游的发展不能顾及长远利益而破坏环境,应该实施可持续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2、形成原则。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农业旅游新模式的形成包含了基础性、系统性以及创新性三大原则。首先,遵循产业融合等基础理论,以此为切入点,对农业旅游模式的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其次,从系统理论为出发点,多方面看待问题,促进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良好;最后,实行创新的理念,为农业旅游提供一个崭新的面貌,推动其新模式探索工作的进行。

(二)农业旅游新模式的基本架构

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必须要以产业融合为基本理论,从产业融合的市场特点出发,从而推动产业优化、扩大创新力度,进而实现以农业、农村、农民、旅游业为结合体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将农业与旅游业充分融合,互相提高、互相进步,实现以农业资源为内容,以旅游业为服务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三)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分析

1、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是农业旅游的本质特征,必须要对其中发生的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针对变化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一,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产生了劳动人群、劳动内容以及劳动地点的转变,即劳动人群由单纯的农民转变为农民和城市居民,劳动内容由传统的农事活动转变为农事和服务活动,劳动地点由乡村转变为乡村和旅游地;第二,在认识到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转变之后,保留其中的有效作用,消除不良影响,如保证人与人、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农业旅游的环境设施、服务水平、活动内容等;第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实现产业整合。可以通过加强创意与资源、外观与内涵、功能与表现、开发与保护、多样性与特殊性等五个方面的统一性,来进一步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

2、农业旅游反哺农业和旅游业。一方面,农业旅游大大促进了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不仅将农业资源充分利用,还实现了产业旅游的扩展;另一方面,农业旅游推动了旅游产业优化出新的形态,完成了要素的资源化、内容的丰富化、模块的紧密化。总之,农业旅游为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空间,拓展了它们的产业范围。

3、农业旅游背后的城乡一体化。从农业旅游的未来发展前景来看,产业融合并不是农业旅游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平台,一个促进区域经济升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平台。现如今,我国城乡差异依然显著,农业生产力不高、农村经济能力不高、农民收入不高,形成了“三不高”的现象。所以,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从更长远、更广阔的眼光去看待,实现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进而推动区域之间和谐发展。例如,建立旅游式的田园城市,就是完成产业融合下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4、农业旅游的多元素融合创新发展。农业旅游是产业融合的结果,而产业融合则是创新的产物,创新是农业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产业融合下的竞争日益激烈,必须要以多元素的融合理念,引领农业旅游的创新发展方向,如丰富的活动内涵、拓展不同市场、提升消费档次等等都可以作为多元素融合理念的重要内容。此外,这种多元素融合创新发展的模式,使得农业旅游相应地产生了诸多新的形态,促进了更多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比如说,农业旅游可以在医疗服务上加以改善,建立田园疗养管等;在艺术上创建展览馆,扩大艺术农产品的影响力;在教育上建立乡村夏令营等,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在生活上建立特色婚庆服务,为游客的新婚添加自然色彩。

(四)相关农业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的实施,需要相关产业政策作为依托,良好的产业政策对其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4]。第一,农业旅游的发展必将资金支持政策放在首位,唯有资金充分,农业旅游才能有更快的提升,“三农”问题也可以顺利缓解;第二,农业旅游离不开宣传营销政策的支持,不管是观光农业还是生态农业,它们都需要更广泛的市场氛围作为基础,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旅游,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和游客,实现发挥农业旅游的作用;第三,法律是农业旅游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不单单保证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还保证了农业旅游项目的健康稳定进行,进而保证广大农民的利益;第四,对于农业旅游来说,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可以避免发生过度开发、过度破坏的情况,有助于农业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产业融合造就了今天的农业旅游,农业提供资源,旅游提供服务,两大产业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新产品。这一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也处于新的变革当中,需要对农业旅游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加强农业旅游产品创新、合理布局农业旅游区域、加快拓展农业旅游市场等方式,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系统,克服新模式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实现我国农业旅游的广阔发展。

作者:林茜 单位: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