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技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技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科技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1引言

海南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素有“天然温室、热带果园”的美称。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出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的特殊性,实施热带农业旅游科技创意建设战略。海南的农业旅游特点决定了海南农业旅游的发展定位,如不加以区别与其他地方的农业旅游,又何以区别化发展,因此海南的农业旅游应定名为“海南热带滨海农业旅游”,在农业前面冠之“热带滨海”,以避免海南农业旅游的发展同质化,这个是今后海南发展农业旅游的主心骨,不管发展何种农业旅游类型,在发展和规划时应时刻紧绕着这个中心词。

2海南热带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2.1海南热带农业旅游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丰富

海南是热带岛屿季风性气候,阳光充足,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热带风光,拥有农业科技种植和传统热带农业耕作方式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同时海南保存完好的地方特色农耕生活,具有海岛特色的滨海农耕文化,海南陆地面积为3.4万平方公顷,拥有不同气候和不同的土地类型,平原、丘陵台地等,东线沿海平原风光、中线丘陵台地风光,土地资源丰富。

2.2海南现有热带农业项目表现形式单一,缺乏文化深度,无科技创新思路

目前,海南热带农业旅游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农家休闲、植物参观等单一形式,一般以自然村为基本背景的农业休闲旅游占农业旅游的45%,其他都以私人农家乐或瓜果种植园为依托,规模零散且无整体规划、无标准化、现代化打造。其他方面,大部分农业种植旅游都以植物大棚为体现的现代化集约式农业为主,其主要区分仍然仅仅在于种植植物内容的不同,与其他省份的农业旅游并无明显差异。海南现有的农业旅游表现形式以家庭式农家乐或简约式的植物种植参观为主,单一的、传统的农业旅游形式未能真正体现海南独特的、热带沿海农业田园风光的资源优势。另外,从旅游表现模式来看,海南现有的热带农业旅游仍以走观光为主、小作坊参与性活动为主,活动内容几乎大同小异,没有任何突出海南热带农业特点的创意型项目,无论目标市场的区别,在景区内的活动均以园内游览讲解为主,极少有创新模式的加入,大部分项目都是雷同的模式,突出各自区域特点的互动性活动少,即使让游客参与到农业活动中来,也是泛泛于表面与形式,无法切实地让游客感受海南传统或现代农业产品的生产、耕作过程,也无法感受到当地特有文化的内涵和科技创新含量,仍然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打,变化细节而未能从根源上改变理念。海南农业旅游的发展缺乏政府关注与支撑,政府对农业旅游的大方向规划掌控能力不足。

2.3政府对农业旅游的掌控力度及引导作用不大,海南热带农业旅游整体发展薄弱

农业旅游是一个融农业、旅游业、创新科技产业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新兴产业,政府在处理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宽和严之间的力度,在农业旅游发展初期以政府政策及资金鼓励扶持为主,但那仅限于萌芽阶段,政府的主导作用应是观念引导、宏观指导、改革完善农业旅游相关制度,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的同时,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农业旅游发展环境,包括其他的政策性福利政策等。目前,海南省各级政府对休闲农业发展尚未制定明确的法规和制度,政策条例模糊,申报程序混乱,因此发展农业旅游的关键瓶口无法打开,相关政府部门都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这给海南发展科技农业旅游带来严重的制约;迄今海南尚未明确制定有利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扶持性政策,有关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问题也无明确规范,对于农业旅游的管理办法也不完善、不清晰,尚未成立相关管理职能部门,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海南农业旅游往科技创意方向的规范化发展。同时,休闲农业的投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筹资方法,即村民自主自筹、政府政策性投入、企业整合投资、社会团体赞助。但是,海南农村比较贫穷落后,农民无法进行投入,海南仍然没有把发展热带科技农业从政策层面向基层推动,仍然没有做到“接地气”,决策的片面跟不连续性决定了在短期内政府对休闲农业不可能进行大量的资金支持。当前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重点依靠企业投资,但由于农业资产价值(特别是农业土地)不能得到银行认可,缺乏信贷支持,而完全依靠企业自身资金,难以做出精品休闲农业[2]。

2.4海南农业旅游缺少专业营销策划,规划片面短浅,不足以支撑海南农业旅游的发展大局

(1)缺乏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海南休闲农业仍然处于小型私人企业开发或各市县临散性盲目跟风开发的小规模阶段,从整体开发方面来说,没有得到海南省的整体规划指导,没有形成一个具有规模性的产业,即使相关政府有阶段性地做规划及发展引导,但仍然处于国家发展政策倾向,仅仅作为政府行为表层,后续的推动缓慢甚至停滞。海南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的必要指导,有的项目人工化、城市化明显,建设得毫无特色,效果仍然是大投资小回报,盲目地指导甚至导致后续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历史问题。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从表面层次上认定是低门槛的旅游项目,依托一个村落、简单的农家接待,甚至不需要动用任何投资,就是因为对现代农业旅游的概念性的模糊,导致了海南省甚至全国的农业旅游项目开发的雷同、千篇一律。没有科技创新含量、没有整体规划意识、没有开发概念性的转变,等等的诸多因素都导致了农业旅游项目开发的低端、产品缺陷明显。这些项目不仅仅不能推动本地农业旅游的发展,而且在发展的后期严重地给当地旅游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2)缺乏旅游项目的市场定位和形象塑造及品牌营销。海南现有的农业旅游项目,大部分没有对市场进行定位,也没有对项目进行形象塑造的意识,更不会意识到品牌效益带动的经济效益。海南大部分的农业旅游项目都只局限于依托地方政府的宣传及带动,即使私人企业化的形象定位与品牌营销,也只是单打独斗,实力单薄,没有起到更好的营销作用。一些地方在休闲农业开发建设上脱离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盲目模仿,建设上明显对地方特色及特有条件和该项目所依托的文化背景等因素都没有进行深入挖掘。没有很好地把地方文化特色和地方农业特点完美地结合起来,没有打造出能综合当地特点的农业旅游项目品牌,现有农业旅游产品内容单一,无文化内涵作为项目的支撑,也就导致了海南现有农业旅游不能带动并提升海南农业旅游的整体旅游档次和水平。

(3)缺乏农业创意旅游的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从海南农业旅游现有项目来看,大多数项目没有标准化的管理,从政府层面看,也没有制定相关体系,因此,现有项目都以家庭化或私人小企业化的管理为主,管理不规范且混乱,农业旅游市场消费者投诉多,严重阻碍了海南的农业旅游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整个海南的旅游发展[3]。

3科技创意农业旅游概念的提出

科技创意农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科技创意农业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创意,改变传统农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固有形象。作为世界上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日本,在农业科技创意方面也令人耳目一新[4]。

4国外科技创意农业旅游模式类型及成功案例分析

创意农业起源于国外,它的类型有很多种,但主要有四种类型。

(1)农田科技创意景观。农田科技创意景观的原理是利用高科技的现代化工具对当地可以利用的农作物及植被进行设计打造,利用农田较大的空间,利用植物的不同色彩及形态进行布局,使得单调的农田景观变成独特的风景,在感官上有新的冲击,使得农田的生产性和审美性完美地进行结合,把农田的生产变成美丽的农田体验,把生产经济和旅游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从国外的农田景观科技创意类型来看主要有两大类型:第一,利用植物本身特有的颜色及形态打造出强大视觉冲击的园林景观;第二,在现有的农田色调中制作个性化图案。著名的代表作分别是荷兰的春季花海和法国的薰衣草花海。荷兰每年春季盛开的各色鲜花在人们创意构思下搭配成一副副美丽的图案,色彩层出不穷且美丽壮观。花田中还有水车、农庄、城堡等点缀,人们在花海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和回归自然的放松。农田艺术图案的代表有3种,英国的麦田怪圈、日本的稻田艺术、美国的玉米迷宫。

(2)农业地方民俗节庆。通过地方举办的具有代表地方特点的农业节庆活动,全民参与来推动当地的休闲农业旅游、农产品销售及相关贸易、文化交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是“地方搭台、农业唱戏、地方旅游文化传承的一种农业旅游创意形式。传统的农业节庆只局限于体验和带动消费为主要表现形式,让游客从视觉、听觉等五大感官上进行深入体验,一般只兼备吃、玩、购等功能,只能符合一般或初级旅游消费群体,这一类团体一般为常规性游客,对创意旅游意识不高,但现代的农业节庆已不局限于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加入了更多的科技创意元素,把传统和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吸引新的消费客源。

(3)农业主题公园。农业主题公园是通过对特定当地特色文化进行挖掘,并对相关资源优势进行剖析,对农业主题文化进行充分的深入挖掘展示的同时要结合时代特点及主题,创造出特色鲜明的特色体验空间,使游客获得饱满的游览经历,因此现代农业主题公园的整体规划必须加入科技创新意识,在设计的过程中把科技元素和创新元素加入到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农业主题公园的基本生产场所的规划和设计、农产品的设计与包装、休闲娱乐场所项目的新颖和体验的与众不同。这种前所未有的饱满体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细节跟主题的更换让游客在同一公园能得到不一样的体验,新型主题农业公园同时必须兼有休闲娱乐和教育普及等多重功能。

(4)现代最具科技创意农业旅游的代表作——垂直农业。随着现代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到处为摩天大楼和空调系统的热量排放,科学家们创意性地把浪费资源重新进行利用,即能让空气得以净化,利用三维空间在大楼里种植蔬菜粮食,这种想法得到了实践性的应用。这种“垂直农业”也称为“摩天农业”,也是完完全全区别于常规性的传统型农业的,在建筑物内,所有的水都被循环利用,植物不使用堆肥,甲烷被收集起来变成热量,猪圈排泄的废料成为能源的来源。现在或许还是小规模的科技农业创新旅游概念,但由于这个理念完全没有任何同质性,这也将是科技创新农业旅游发展的新航标。

5海南科技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策略选择建议

5.1建立国家农业公园

农业公园是以经营公园的现代化思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农作物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及绿色无公害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农耕文化与现代人回归原生态生活的需求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它是中国传统乡村休闲和农业体验旅游的升级版,是一个更能体现农业与旅游业、现代都市与乡村生活和谐发展的模式、简约的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创意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感官旅游的综合体。国家农业公园项目可以包括十个功能区:农耕文化展示区、科技成果展示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花卉苗木展示区、现代种苗培育推广区、农耕采摘体验区、水产养殖示范区、微滴灌溉示范区、民风民俗体验区、休闲养生度假区、商贸服务区、设施农业种植示范区、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农业文化创意园、花卉高新科技示范园、精品果蔬示范园、综合管理示范区等多个功能区。

5.2建立现代农业创意科技产业基地

以发展特色热带精品花木、高科技农业集成园等产业为重点,打造融现代科技农业、乡土风情、创意化的娱乐休闲、文化研学游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景区,构建生态农业保护区、花木生产中心和南部农业物流中心,使得海南成为我国热带地区的创意农业之首。基地可以包括以下几种:中国创意农业发展博览馆、中国创意农业研究中心、全球创意农业培训基地、全球创意农业科技博览中心、中国创意农业数码动漫基地、中国创意农业画派创作中心等。探索一种以创意农业文化、基地经济为背景,产业集群来推动海南科技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的商业模式。

6结语

现代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人们对旅游市场的需求也更加个性化和创意化,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旅游资源和优越的政策条件,这将使海南的科技农业创意旅游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尽管海南的热带农业旅游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这一新兴的旅游形式已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市场需求促进新一轮的旅游大改革。海南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政府的扶持,全民的农业旅游意识也应该不断加以提升,主观能动性与政策性的引导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海南农业旅游的优势。吸取经验的同时,因地制宜,个性化地区分,同时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能够长远规划,全局考虑,这样才能使地方农业旅游可持续性发展,保护农业资源是根本,抓住地区资源特色为首要,特色功能作用开发为重点,那么就一定可以保障海南热带创意科技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韩轩 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