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全域旅游的海南农业旅游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探索海南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缩小地域经济差异。儋州作为海南农业大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同时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适合发展热带农业以及农业旅游。全域旅游导向下儋州农业旅游的开展效果明显,但同时也出现开发产品无特色、营销无力等状况。儋州农业旅游要结合当地特色,发挥地域优势,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带动下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为打造高品质海南全域旅游做贡献。
关键词:全域旅游;农业旅游;儋州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李金早提出全域旅游不仅直接带动住宿、餐饮、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服务产业,也有力推动农业、工业发展[1]。2016年2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把海南定为全域旅游创建省。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琼东周边地区发展比较成熟,中西部地区相对薄弱。海南制定了“一点一线一面”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发展全省尤其是西部儋州的农业旅游,对于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缩小地区差异,补齐海南旅游发展短板,建设全域旅游具有积极意义。
1农业旅游的概念及发展
农业旅游也称旅游农业、乡村旅游。根据国家旅游局2002年颁发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所谓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和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农业旅游最早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城市居民到农村去农耕劳作,制作、品尝和购买新鲜农副产品;20世纪中后期,出现了观光农园;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德、法等国出现了度假农园,旅游参与性增强[3]。当今农业旅游在国外已具相当规模,主要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农作体验、农贸交易为主。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一些采摘蔬果的旅游项目,国家旅游局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农业旅游的概念,并大力推行。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的周边地区农业旅游较为发达。
2海南儋州农业旅游的资源及规划
儋州位于海南西部中心地区,海岸线长达267公里,千年古盐田沿用至今。境内森林茂密,热带珍稀植物及南药资源丰富,还有国际水准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交通方面,海口、儋州、屯昌及琼中的三角交通运输网络正在形成,西部机场将在儋州建设。儋州是海南土地面积最大的市。近年来,儋州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水果、禽、蛋、海鲜等热带农业产品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4]。儋州从2011年开始就积极开展新兴特色农业产业,建成了冬瓜、烟草、兰花、芦笋等特种养殖。“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这些措施和成果为儋州发展农业旅游提供了优良的市场硬件要素。2014年《儋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把儋州旅游发展定位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以养生度假为特色的高品质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第三代乡村旅游引航者”。仅2017年政府就投资6150万元,重点打造特色“五星级美丽乡村”,以此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基于优良的农业旅游资源,儋州市旅游局制定了各种乡村旅游线路.
3儋州农业旅游现状与评价
为客观了解儋州农业旅游发展现状,2017年8月,研究人员选择了儋州政府近年来主推的部分优秀乡村进行实地调研,包括光村雪茄风情小镇、木棠镇铁匠村、东城休闲小站、那大镇石屋村、屋基村、力乍村、大城镇新营村、南丰镇松门村和兰洋镇南罗村等。
3.1客源定位
儋州自2014年制定乡村旅游规划之后,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据政府数据,2014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135万人次,2015年达到了158万人次,2016年则超过181万人次,连年增长10%以上。按照国内外农业旅游的现状来看,农业旅游的大部分客源来源于周边城市地区,多为1~3天的短期停留。儋州旅游委公布的信息中显示,接待外省游客以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东北为主,这部分客源以两广自驾游为多,其中还有不少是在琼购房的省外客源。在实地访谈中发现,客源仍以海口、三亚等城市为主,其他省份客源极少。
3.2儋州农业旅游开发现状与评价
3.2.1政府给力,成效明显
调研中发现,儋州市政府对农业旅游扶持力度很大,美丽乡村打造和休闲农庄建设有一定的成果。基础设施已经基本成型,道路平整通畅,除乡道会车困难外,所有的村庄、农场、农家乐项目都能方便到达,水、电、通信网络通畅。所有经规划修整过的村落绿树成荫,生态环境极佳,村民友好,老人小孩、鸡狗漫步其中,一派祥和。此次调研中较为突出的是石屋村、力乍村和铁匠村。力乍主推客家文化,石屋村以中国村官精神闻名,铁匠村加工旅游工艺品。力乍村农家乐餐饮客人较多,菜品新鲜美味,价格适中。各处的洗手间干净卫生。这三个村相对于其他村寨多了文化的积淀,但即便如此,除了力乍村,其他村落基本零游客。
3.2.2农业经济效益不佳,农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儋州市政务网的数据,2016年儋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81元,比上年增长9.7%,此数据已高于海南平均水平一千元。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自家农田收成。在儋州农村旅游较为发达的力乍、石屋等村询问工作人员时了解到,村里绝大部分青年外出打工,乡村旅游的工作和服务人员以中年妇女为主。
3.2.3旅游产品内容单薄,产品缺少文化内涵
产品内涵少,文化特点不明显,价值不高。基本模式是开拓游览区,修整乡道,建立村史馆,但总体可观性不高。如鹭鸶天堂观鸟区仅为一座塔楼,玫瑰园内仅有少量玫瑰产品。露营基地的水、电等完全关闭,即使在假期,园区内空无一人。还有铁匠村仅有几百平米的游览区,几家旅游商店,几分钟就能转完村子。
3.2.4旅游产品体验差,价格高
儋州现有的农业旅游体验项目主要为果实采摘和品尝农家饭菜。但由于游客稀少,住宿、农活体验都开展不起来。南丰松门和兰洋南罗以水果采摘、售卖为卖点,但体验不佳。同时,水果价高,如2只装的蜜柚礼品200元左右;葡萄28元一斤,参观另付20元的费用。现阶段这些价格背离了客人的消费水准,只能产生极少量的销售量,断绝了客户回头的可能。
3.2.5品牌产品少,营销无力
一村一品尚在建设中,品牌打造不够强劲。有机食品、健康养生的特点不够突出,农村美食产品太分散,不能集中体现。各种有益健康的热带农产品藏在深闺不为人知。客人稀少,缺少营销,主要由政府主导采用电视或广播媒体采访、报道,网络报道、转载,节事活动营销等为主,但收效甚微。
3.2.6项目有偏离农业产业倾向
如雪茄风情小镇项目的绝大部分规划是房地产项目。现风情村和酒店已经开放,整个区域内游客稀少。但其地处西线离海口90公里处,周围森林密布,交通便利,开发高档住宅具有很大的潜力。海南生态环境全国最佳,省内还有很多未开发的土地,适度开发无可厚非。但以投资特色农业占地的倾向需要警惕,防止农业旅游项目变为其他性质。
4儋州农业旅游发展的原则和策略
海南全域旅游规划很明确,要“点、线、面相结合,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创建工作”。儋州农业旅游应顺应此理念,从长远的角度来开发和发展,要提高原住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本地文化,创新农业旅游的观念,打造优良的游客体验环境,同时还要推销自己的农业旅游产品,吸引消费。
4.1儋州农业旅游的发展原则
4.1.1效益原则
首先要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促使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5]。儋州是海南热带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儋州热带高效农业的建设对把海南建设成为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6]。关键是要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要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再拉动农民靠农业致富,促进其长期经营农业,吸引外出打工求学的青年返回农村。政府应在政策上鼓励知识青年回乡在农业相关部门就业,从而保证当地人经营当地游的特色,尽量减少外来承包对当地文化的冲击。
4.1.2维护绿色生态的原则
继续维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农村自然景观,促进农业经营与旅游发展的平衡,要学习国内外乡村旅游发达地区,突出自然生态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旅游者营造出一个自然、真实、田园风格的旅游环境,实现真正的绿色旅游[7]。
4.2儋州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4.2.1打造农产品品牌,发展有机农业
着力发展有机绿色食品,打造农业有机食品品牌,保证农产品质量,建设高效绿色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儋州农业旅游处于起步阶段,个性化产品较少,与儋州独具的优良资源不符,但也说明发展空间巨大。要用品牌吸引客人,要在原先基础上打造拳头产品,产品先精再多,可利用的资源很多,如蔬菜、水果、肉禽、水产、花卉、药材等。
4.2.2深挖本土文化,充实产品内容
农村田园风光要与本地文化结合,近期内单纯依靠农村的田园风光无法令游客感受旅游价值。学习石屋村的发展模式,用文化做文章。要挖掘各个村落的特色,结合农耕文化、民谣、戏曲、农产品养殖、加工工艺、村寨民居等民俗特点,打造具有儋州热带农业资源特色的旅游产品。
4.2.3拉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旅游增长
儋州应积极改革和尝试,推动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如台湾农庄的凤梨产品就将凤梨种植、采摘、加工、销售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农业功能拓展越充分,农业产业体系就越健全,农民增收渠道就越通畅。从零星式发展逐步过渡到整体发展,逐渐树立起自身发展的品牌,同时逐渐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7]。
4.2.4尝试多种体验模式,增加旅游产品价值
要学习农业旅游发达地区的做法,如上文所提之台湾模式,还有日本的“插秧割稻旅行”“采茶旅行”,即组织游客下乡体验农作,并让游客收获小份劳动果实的方式,既体验耕种与收获的喜悦,又为客人的重游埋下伏笔[8]。还有澳洲的生蚝打捞和现场食用等。儋州也有类似的资源可以利用,如光村的沙虫打捞、清洁和制作,松涛水库捕鱼项目,还有槟榔采摘、制作和品尝等。除此之外大量热带水果采摘、售卖没有形成常态化,而这些水果也可以像泰国一样制作成热带水果宴等。
4.2.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政府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扩大特色村寨的游览地区,并把点与点之间的路程美景归入到旅游产品设计中。通过拓宽道路解决行车困难问题;对具有当地特色的房屋进行保护性修葺,通过文化底蕴丰富的乡村风貌、干净整齐的村庄环境带给旅游者们良好的感受[5]。
4.2.6扩大影响,加强营销
现阶段首先要进行整合营销,结合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共同发展。政府在主导营销的同时要引导村镇和企业参与营销,在海口、三亚以及周边省份的主要城市开设农业旅游咨询处和营销点,参与各类节事活动,走进客源集中地进行主动营销。同时要联合旅游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和农业专业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共同营销。另外还要扩大营销渠道,研究主要客源最常使用的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制作软件、和传播信息,利用名人、网红带动产品销售。
参考文献
[1]李今早.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全域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7-08-09.
[2]梁文生.我国农业旅游现状及其意义[N].中国旅游报,2005-7-18.
[3]张莹,何佳梅.海内外旅游农业发展比较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4]李国妹,何秀玲,王家隆.第二届海南(儋州)“热博会”28日开幕130多家企业参展[EB/OL].
[5]周依依,穆娟丽.云南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路径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6]杜娜,赵志忠,赵从举,等.基于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海南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建设研究——以海南儋州市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5(16).
[7]马洁.法国农业旅游的发展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6(04).
[8]刘奇.21世纪农业的新使命[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张红艳 李美萍 刘振春 单位: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旅游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