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生产污染及相应处理建议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生产污染及相应处理建议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生产污染及相应处理建议分析

【摘要】通过对长江流域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污染途径及污染后果,从政府政策角度和当下农业生产中的大环境出发,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施肥管理、施药管理、粪便处理、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四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应处理建议,为进一步加快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合理化、规范化,建立和谐共生的农业生产模式。

【关键词】长江流域;农业生产;污染;处理建议

1引言

长江流域经济带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带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经济带之一。近些年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长江流域的粮食产量也逐年递增,同时所使用的化肥和农药等用量也逐年增加。在长江两岸的农业生产区内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等化学用品,会随着江水的扩散将农业污染物分散于整个长江流域中,影响江内生物种类的平衡并影响长江的生态环境[1-3]。在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化肥和农药等化学污染物,农田中的泥沙、盐类物质等,在灌溉或自然降水作用下,通过径流或渗流等方式流入或渗入自然水体内,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体污染。农业生产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农田中的泥沙、盐类物质、畜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及其他废弃物等。农业生产对长江的污染占据农村相关产业对长江污染的主要部分,因此对农业生产的污染进行有效控制,不仅可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且对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4-5]。对长江流域内的云、贵、川、渝、湘、鄂、赣、皖、苏、浙、沪,共计九个省两个直辖市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文中所述上游是指云、贵、川、渝,中游是指湘、鄂、赣、皖,下游是指苏、浙、沪地区。

2长江流域农业污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化肥使用量大、施肥不规范、化肥氮磷超标

根据相关人员的统计,2018年度,长江上、中、下游地区所使用的化肥量均值折纯为390kg/hm2(26kg/亩),在所有农作物中水稻和蔬菜使用的化肥量较大。根据相关规范,一般水田中使用化肥的氮磷钾最佳比例为1:0.4:0.8,而实际中所使用化肥的氮磷钾比例为1:0.63:0.08,实际施肥中含氮、磷量较大,施肥结构不合理。在进行施肥时,80%及以上的施肥方法为撒施等表面施肥,实际进入土壤被农作物吸收的化肥量为施肥量的30%,剩余70%的化肥都随地表径流流至江内,造成江内氮、磷含量猛增,破坏了江内生态平衡,是长江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长江流域地下水位较浅,农田内施用的化肥数量较大、施肥结构不合理等,化肥与地表水融合渗入地下水内,造成地下水含氮、磷量增加,影响地下水质,造成地下水污染,对人们和牲畜的生活用水产生威胁。

2.2农药使用量大

根据相关人员的统计,2018年度,长江上、中、下游地区所使用的农药量均值折纯为4.5kg/hm2(0.3kg/亩),所使用的农药主要为杀虫剂,占所有农药使用量的70%,其余30%为除草剂和其他农药。在所有农药中,60%及以上为有机磷农药。施药时除特别重大病虫害外,其他还为传统的手动药械施药。由于在长江流域种植的农作物多数为水稻,其次为蔬菜,在稻田进行施药时,70%~80%的农药喷洒至水田中,20%~30%的农药应用至水稻上,喷洒至水田中的农药随水田中积水渗入地下水或随地表径流作用流至江内,破坏了当地土壤、地下水源和降水,对农业面源产生一定的污染。

2.3畜牧养殖污染

根据相关人员的统计,2018年度,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平均牲畜出栏达60万头,禽类出栏达600万只,牲畜禽粪便总量达100万t,而对牲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率仅为30%。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进行相关处理的仅为市区或距离市区较近的大型或中型养殖场,偏远山区的农业化生产均为自然养殖。近些年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入,贫困地区的养殖率进一步增加,生产秩序较为混乱,因牲畜污染产生的纠纷时有发生。这种小农经济的畜牧禽生产过程,轻者对当地农田、土壤产生污染,重者对地表水源、地下水产生影响,最终对江水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

2.4农村生活污染

尽管近些年,我国相关政策的出台,对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工业生产污水的排放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规划和规定,对规模化的养殖业中的废水、粪便等排放也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但对农村生活中产生的废水、粪便等排放无有效、明确的规定。据统计,农村人口为50万的地区,每年粪便排放量约为40万t,每年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1000万t,每年生活垃圾排放量约为15万t。其中部分地区的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内对自然水体产生污染,部分地区的粪便在粪坑内经自然分解深入土体内对地下水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内对自然水体产生污染。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内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有机物或其他难分解物质,排入自然水体内对水体内的生态平衡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导致大量的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物种灭绝,各支流中的污水汇入长江内,最后导致长江水体产生污染,严重时产生黑臭水体。

3污染治理建议

长江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带之一,在对农业污染进行治理时不能仅依靠政府政策的要求和媒体的呼吁,应从农业发展的模式和农业生产者的传统观念进行着手。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中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和质量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在对长江流域的农业污染进行治理时,应在粮食产量和质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治理,建立农业生产和环境友好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

3.1施肥管理

长江上、中、下游各省市相关政府部门和技术部门,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制定相应的施肥管理条例,规定施肥的时间、化肥的种类和数量等,在各行政村安排专职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施肥,各乡政府对施肥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为避免因滥施肥而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政府应按照制定的施肥管理条例对满足施肥要求的农户进行奖励,并聘用此类施肥水平较高的农户配合专职技术人员对其他农户进行指导施肥。除上述方法之外,还可引入第三方施肥服务公司,对大面积农田进行统一施肥管理,严格控制采购的化肥种类,并对采购的化肥进行抽样检测,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统一化施肥管理的优点在于可对施肥面积和化肥用量进行精确计算,避免出现施肥不均的情况,且统一采购化肥并进行抽样检测,可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合格化肥或假化肥等流入农业生产中。

3.2施药管理

长江上、中、下游各省市相关政府部门和技术部门,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建立相应的农药喷打规范制度,引导当地农民进行科学施药,同时完善农药产品的检查和检测体系,提高流入当地农业生产中的农药质量。从当地农药市场的源头进行控制,对农药品牌、各化学成分的登记、贮存等进行统一管理,将高毒农药和持久性农药进行淘汰,鼓励农药商进购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农药。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应结合当地的害虫、杂草等特点,鼓励农药生产商研发新型生物农药,并推广使用生物除虫技术,尽可能的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除此之外,为避免滥用农药对农产品、土壤和水源等造成不利影响,还可在乡镇中成立施药服务公司,对农药采购、施药等进行统一化管理。施药公司可雇佣当地的农民进行施药操作,同时也间接的对农民进行施药培训,提高当地农民总体的施药水平。

3.3粪便处理

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粪便的主要来源是养殖业粪便和生活粪便。在养殖业中对于小规模养殖,应将动物粪便进行收集,按街道或按片区进行收集处理,配置沼气池,使用动物粪便制作沼气供生活用,或使用动物粪便经加工后制作成生物有机肥。对于生活粪便,可拆除各户中的粪池,按街道或片区建设公共卫生间,在公共卫生间附近建设沼气池,将粪便同样发酵加工制作为沼气供使用,或制作成有机肥。乡镇政府应号召小规模养殖户,招商引资在各村或临近村建设养殖场,将小规模养殖的动物放置养殖场进行统一饲养,既可减小散养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也有利于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的收纳处理。在新农村建设中可规划沼气池、公共卫生间、养殖场的位置分布及规模,在既有村落中可根据村落实际情况进行建设。

3.4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

农村生活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在农村由于生产力较为落后,生活垃圾较为零散,生活废水量相对较少,因此国家并未重视农村生活中的废弃物排放。近些年随着美丽乡村政策的不断落实,多数农村已经开始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如在街道中定距布置垃圾桶,修建排污渠等较为具体的工程。但多数地区的生活垃圾依旧排放至原排放位置,并未对其进行处理而直接排放;排污渠的修建仅为将生活废水统一收集继续排放至自然水体内,或修建的排污渠为形象工程,并无泄水处,名为排污渠,实为收纳污水池。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均未得到有效的处理而直接排放。为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应在村镇附近投资兴建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可将有机废弃物加工制作成有机肥料代替一部分化工合成肥,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在村镇中建设污水处理厂,可根据村落大小或各村落密集程度修建一对一或多对一式的污水处理厂,将各村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排放,不仅可减小污水对自然水体的污染破坏,还可使自然水循环利用,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灌溉使用。

4结语

长江流域经济带的飞速发展,需要依靠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尤其是对江水的依赖尤为重要,而在长江流域农业生产中受传统生产模式的约束和影响,对江水、地下水和土壤等污染较大,影响长江流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长江流域农业生产污染进行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且需政府参与、引导并监督,通过政策的约束和影响,改变传统生产观念,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长江风情。

参考文献

[1]殷培红,耿润哲,王萌,孙嘉绩.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及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9,44(2):22-25.

[2]张小林.推进长江流域农业高效节水的探索[N].人民长江报,2019-03-23(005).

[3]亚行支持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和自然保护[J].国际融资,2019(1):55.

[4]马剑锋,佟金萍,王慧敏,王圣.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27(12):2757-2765.

[5]叱狼.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需合心合力合拍[N].中国环境报,2018-11-14(003).

作者:秦成龙 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