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山地水保路径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曾志民、林文生 单位:福建省平和县水土保持办公室
琯溪蜜柚属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果树,对土壤条件适应性较广,它具有速生快长、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是群众喜爱种植的果树,是平和县著名的地方传统珍贵名果,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清朝乾隆年间就被列为朝廷贡品,1995年平和县被命名为“中国琯溪蜜柚之乡”。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1986年被国家科委列入首批“星火计划”科技项目和省扶贫开发项目,县委、县政府采取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琯溪蜜柚,掀起了一股机关干部职工和群众开山种蜜柚的热潮。琯溪蜜柚大面积向山上荒地发展,开发过程严格按照“水保”标准的要求,不仅有效调动了全民治理山地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加快了全县治理水土流失的步伐,还为民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现已成为平和县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如何在干旱缺水、土壤贫瘠、土地条件差的水土流失区的山地开荒种植蜜柚,的确是我们水土保持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实践证明:琯溪蜜柚是治理水土流失植物措施的很好选择。要在山地水土流失区种植琯溪蜜柚,必须做到山地水土流失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密切结合,建立“保水、保土、保肥”的农业生态果园。
开垦水平、反坡梯田。开垦水平、反坡梯田是保持水土的先决条件。水平梯田田面宽3.5~4m,梯田前筑埂:上宽0.25m×下宽0.4m×高0.2m,断面呈等腰梯形,夯实成形;后挖竹节沟:上宽0.4m×下宽0.3m×深0.3m,长1.5m为1节,节距1.5m,竹节要低于园面0.05~0.1m,以便排水;梯田田面宽2.5m以下的,采用反坡梯田,田坎倾角65~75°,田面坡度向内倾斜,坡度不大于3°,梯田前筑埂可以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梯田后挖竹节沟可以起到天然小蓄水池的功能。
水土保持林山顶“戴帽”。在海拔较高的山地要在山顶造水土保持林“戴帽”,树种可选择大叶相思、小叶相思、马尾松等。林地与柚园交界处要构筑排洪沟,防止山洪冲入柚园。
在水平、反坡梯田田中央挖掘深、宽各1m的条壕或大穴,保留表土。在壕(穴)中填入植物枝叶、青草后回填表土,并做好比田面略高、株距4.5m的种植穴备种。要施足基肥种大苗。可用沤制过的腐熟猪牛粪、人粪尿混合过磷酸钙,在每个种植穴中施入5~10kg作基肥。柚苗要选择优质无病虫害、嫁接2~3年的壮苗大苗,在春夏雨水充沛期间定植。种后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柚苗快成活、快生长。
应在柚园上方建造大蓄水池,收集雨水,在蓄水池下配套一个化肥、农药施用池,并在柚园中合理布局埋设水管,以便浇水、喷药、施液态肥之用。由于山地种植蜜柚一般是家庭式经营,要统一规划,联合修建各蜜柚园相通的道路和园中耕作道,提供运肥、运果和生产劳作的方便,节省劳动力。
合理保护园间杂草是保持水土的重要环节之一。要做到田中锄草,田坎及周边地采用割草,保护好草带。一般蜜柚园夏秋割草不锄草,冬季不能采取传统的全园锄草而造成土壤裸露、不利水土保持。按以上标准在水土流失区种植的琯溪蜜柚,能有效截流拦土、保肥、涵养雨水,大大改善水土流失状况,提高土壤肥力,有利植被恢复。一般在种柚的次年蜜柚园及其周边山地杂草便可生长繁茂,随着蜜柚生物量的逐年增加,5~8年后树冠可覆盖全园。
这样整个水土流失区则由红变绿,以前断流很久的山坑、泉眼就会流水潺潺,山青水秀,形成新型的绿色农业自然景观。同时水资源也逐年丰富,增强了山地水土流失区果园的防旱抗旱能力,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提高了农民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真正做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