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作物产量气象灾害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作物产量气象灾害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作物产量气象灾害影响分析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作物产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气候会对农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同的气象灾害也会对农作物产生不同的影响,重大的灾害还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大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分析,明确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几种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其特点,并探讨分析了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降低灾害效应,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农业增产增收。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作物产量;影响

引言

近年来,为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地区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作物种植,逐渐取代传统的种植模式,如果树、蔬菜、茶叶种植等。然而,频发的气象灾害,如台风、干旱、洪涝、霜冻等,对农作物产量有着极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颗粒无收,不仅影响农民的收入,更会影响到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农业气象灾害,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降低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1常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主要特点

1.1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种类

1.1.1暴雨洪涝灾害暴雨洪涝灾害即因长期暴雨而导致的江河湖泊洪灾和城市中小河流涝灾,致使房屋、田地等受淹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作为最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暴雨洪涝灾害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常多发于东部及南部地区,尤其是两湖、两广地区,且具有强度大、范围广、季节性长等特点,更易造成灾害[1]。对农业生产有着极大的破坏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若出现持续性大暴雨天气,将会导致中小河流水位超警戒,甚至河岸决堤等现象,一旦洪水冲过河道蔓延到农田就会冲毁农作物,甚至还会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因此,在汛期来临之前,要做好基础水利工程,对区域内所有河流进行调查汇总,及时根据水流状况和降水量对堤坝或者相关蓄水设施进行加固防护。

1.1.2干旱干旱是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有着极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在降雨量较低或者由于其它因素导致土壤中水分含量较低的地区多见,在干旱状态下土壤中的水分会流失,出现不同程度的干裂。水分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物质,一旦出现土壤水分收支不平衡,就容易发生土壤干旱,无法提供充足的土壤水分以保障作物正常生长,进而导致农作物减产[2]。通过修建调水蓄水工程,重新规划分配水资源,与其它地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干旱。若某地常发旱灾而另一地却洪灾较为严重,这两地就可以共同建立一个远距离跨地域的调水工程,平衡两地的水资源[3]。

1.1.3风害风害是风力过大所导致的气象灾害,会出现农作物倒伏,花果脱落等,严重时还会将农作物连根拔起,特别是台风灾害,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而且还会伴随着强降雨。台风所带来的灾害一般具备毁灭性强、季节性和人为难以控制等特点,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巨大的影响[4]。此外,还有强对流天气中的雷雨大风天气,若对流性较强,风速较大,同时伴有强降水或冰雹,则对于农作物可能是灭顶之灾。

1.1.4雹灾出现 冰雹灾害会对树体产生非常严重的损伤,不仅会将树上的果实打落,还会损害叶片等器官,甚至会打烂树皮,导致树干上出现很多疤痕。幼果被打伤,虽然有可能成熟,但是会降低果实的品质。果实在接近成熟时,若受到损伤很容易腐烂,因此会对果农产生极大的影响。冰雹灾害一旦发生,对农业影响较大。

1.1.5冻害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某一个地区的气温长时间处于较低的状态,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很大抑制,造成减产,甚至还会出现绝收的现象。通常从深秋到初春这一阶段很容易受到霜冻的影响,如果气温长时间在0℃以下,农作物的细胞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害,植物的根部也会出现一定的伤害,甚至会导致植物直接死亡。如发生积雪或霜冻,极易使冬小麦、油菜、果树、茶树等遭受冻害[5],严重的会造成冬小麦等作物不能出苗或出苗后立即死亡,果树、茶树等苗期受损,影响生长周期、降低品质,直接导致作物减产,影响经济效益。由于农作物种类、种植地区、水分、发育等因素的差异,冻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及时进行低温冰冻预警,并根据当地壤特质和气候类型选择抗冻耐寒的作物品种,结合有效的御寒防冻措施,如建设大棚、铺盖地膜、使用增温防冻剂等,可减轻冻害对经济作物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2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

对近年我国比较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2.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暴雨洪涝灾害、雹灾、冻害季节性特点最为明显,干旱以春旱、秋旱为主,风害以春夏之交的雷雨大风和夏秋季的台风危害性最大。如,春天的西北地区出现干旱,由于季节性气候变化所导致的。

1.2.2具备局部性、地域性的特点我国不同地区出现的气象灾害,其强度和种类都具有一定的规律。东北地区出现干旱和冻害的几率相对较大,而南方地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风害的几率则相对较大。

1.2.3具有并发性的特点不同气象灾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一种气象灾害出现时,也会伴随着其它灾害,且经常会多种灾害同时出现。一般旱灾过后,很可能会带来严重的虫害;洪涝灾害出现以后可能会出现瘟疫,而这些灾害的出现都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影响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6]。

2农业气象灾害对不同种类农作物的影响分析

2.1棉花低温冻害及防御措施

棉花幼苗对于低温病害的抵抗能力在逐渐降低,很容易受到霜冻等灾害的影响。一旦出现霜冻,幼苗就会呈现水浸状,太阳出来后会变成暗绿色,受到低温病害较轻位置可能恢复,而受到冻害比较严重的位置则会干枯,死亡。表1为不同苗龄的低温冻害指标。在棉花吐絮以后,如遇最低温度低于0℃或地面的最低温度超过-2.5℃,就会导致棉花纤维停止发育,影响棉花的品质。如果冻害相对较轻,可能会导致棉花大面积叶片死亡,影响棉花的质量和产量;如果霜冻比较严重,会直接冻死叶片和棉铃,对于棉花的产量会产生极大的影响[7]。防御措施:在出现低温冻害之前,可以使用人工燃烧湿柴草熏烟的方式形成烟幕,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地层的温度,而且也能够有效防止日出后温度过高;在夜间,可以使用麦秸秆等物质进行覆盖,能够有效提高苗床的温度;可以尽量早播种、早定苗、早开花;使用人工催熟剂进行喷撒,能够有效防止低温病害。

2.2苹果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2.2.1干旱苹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对水分的需要,任何时期发生干旱缺水都会影响苹果树的发育,并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表2为不同时期缺水对苹果树影响,可以看出水分对苹果树整个生育期都至关重要。苹果生育对水分的要求,年降水量达到500~800mm,生育期月平均降水量达到50~150mm,月降水量<50mm将出现干旱[8]。防御措施:防御干旱要加强果园灌溉设施建设,实施果园种草等改善果园小气候,降低土壤和果树枝条水分蒸发和减轻午旱危害;合理施肥、修剪,增强果树的抗旱能力。

2.2.2风害大风会降低树体营养生长量,导致枝、叶短小,树体矮化,树冠畸形,树体机械损伤。一旦风速超过10m•s-1,很可能会导致树木的枝条折断,甚至还会使整个树木连根拔起。大风天气会导致树叶提早掉落,减少树体的营养,不仅影响果实的正常生长,还影响花芽的分化以及果实来年的生长状况。此外,出现大风天气还会使土壤过快干旱,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导致果树抽条。植物在花期时受到大风影响,不利于植物的开花坐果。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6~7m•s-1以上的大风,可能会影响花的授粉以及昆虫的正常活动,降低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导致柱头变干,影响授粉。受大风天气的影响,还会使吹来的风沙黏在柱头上,影响植物的受精能力,也会形成大量的落花落果。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大风灾害,会使植物果实出现剧烈摇摆,导致果实脱落,果皮酸化,进而影响果实的外观以及品质,导致苹果减产。防御措施:建园时加强营造防风林,可减轻风沙危害;合理应用整形修剪技术措施,使果树树冠更易抵御大风侵袭;遇大风、沙尘暴危害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策略

3.1完善气象服务,减少灾害损失

农业部门和气象部门需要加大配合力度,在种植区域建设气象监测设施和气象预测系统,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当地气候变化的规律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形成特定的气象简报,及时准确预测气象灾害发展的趋势。一旦发现可能会出现气象灾害,需尽快上报农业部门,做好灾害的防范工作,还可以通过广播、网络、短信等途径,为农户和相关种植企业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以指导农作物的生产,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不良影响。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建设完善的气象服务网络,以提高气象监管的硬件水平,针对气象监测进行科学的分析,尽量在灾害发生之前做好减灾防灾工作。

3.2建立灾害预测体系

积极完善气象服务配套设施,结合当地气象灾害分布特点,建立有效的评估制度,对收集到的各种气象信息进行妥善整理和分析,准确评估气象灾害的影响程度,相应的灾害信息。做好灾害的预警工作,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方式传递灾害信息,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农作物的抵御能力,尽量降低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信息平台还可以更加全面地开展气象灾害评估工作,完善预警机制的相关内容。

3.3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的事后防御体系

进行事后补救的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在灾害救助上加大注意力度,发生气象灾害以后,积极发放救助资金。如果农作物无法继续生长,则应安排农户从事新的生产活动。还可以进行农业保险,引导农户及时了解农业保险内容,发生灾害以后,及时落实农业保险,尽量降低气象灾害对农户产生的影响,保证农民的利益。

4结束语

农业气象灾害会对农作物的产量产生极大的威胁,而且很难用人为的方式进行控制。因此,应提前预防、及时防控、做好灾后救治工作,加大对气象灾害的研究力度,尽量降低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提高每一位农户的减灾防灾意识,通过各种有效的减灾设施,建立完善的防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气象灾害的特点和类型,并提出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影响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柳红,郑璟,伍红雨,等.广东暴雨洪涝灾害损失定量评估[J].暴雨灾害,2021,40(01):87-93.

[2]王春乙,娄秀荣,王建林.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05):37-43.

[3]李肖金,石培泽,杨昌钰,等.干旱缺水区节水高效农田建设成效问题与对策措施[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1,4(06):25-27,56.

[4]王涛,勾卫东,杨春芽.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策略探究[J].种子科技,2021,53(03):107-108.

[5]王培娟,唐俊贤,金志凤,等.中国茶树春霜冻害研究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21,32(02):129-145.

[6]晏君,王万超.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预防措施[J].河南农业,2017(05):38-39.

[7]李红英,朱蓉慧,田苗,等.北疆棉花出苗的低温胁迫影响及适宜播种期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5):27-31.

[8]柏秦凤,霍治国,王景红,等.中国主要果树气象灾害指标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19,36(09):1229-1243.

作者:贾秋洪 单位: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