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推广课程完善思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推广课程完善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推广课程完善思路

一、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现有的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农业推广硕士13个不同领域的课程体系框架中,公共课程完全相同,有5门课程,12~13个学分;领域主干课程由各个领域专家协作组确定,有4~6门课程,10个学分;选修课程由各个培养单位自行确定,5~8个学分。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指委指导各个领域加强课程建设,指导教学并监督检查质量。现有的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框架固定,分级设定。即课程体系总框架由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指委制定,课程分别由教指委、领域协作组和培养单位确定;二是不同培养单位课程体系基本相同。从课程体系的构架、课程的组成和课程的内容来看,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强调知识的深度,忽视了知识面的宽度

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于人才培养很重要,宽厚的知识面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土壤。农业推广硕士以农林产业不同领域分类,培养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要掌握农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还应掌握管理、人文科学等知识。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大纲的过程中,在套用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指委和领域专家组的课程框架后,只有权力确定选修课程。领域选修课程基本上就是对应学科课程的翻版,与学术型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没有什么区别。课程体系中人文课程、管理课程、经济学课程等基本没有设置。选修课程多数局限在与农业推广硕士领域相对应的一级学科范围内,所选课程少(多数只有6~8门课程)。以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4所农业大学的农业推广硕士植物保护领域为例,课程体系中有5门主干课,但是,5门主干课程(植物保护学原理、植物保护研究技术、农业生物安全、植物检疫学、农药管理与应用)全部是植保学科课程,与本科课程重复;4所农业大学共开设23门选修课程,其中19门课程是植保方面内容,包括农药学原理、昆虫学、生物农药等,只有计算机应用、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法规和国际贸易、植物生产原理4门课程不是植物保护学科课程,有2所农业大学的选修课程完全是植保相关课程。

2.重知识传授,轻能力训练

尽管农业推广硕士(在职学习人员)在报考时对工作年限和学历有一定要求,但是,多数在学人员还是缺少足够的专业实践训练。以2008年全国在职农业推广硕士录取人员工龄分析为例,工龄以1~5年最多,占46.1%,对工龄在1~5年内的考生进行细分,2~3年工龄的比例最大,工龄在3年以下的学生比例达到32.9%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行业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以此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在重视知识的延伸,保证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验、实习教学,重视与理论课程相衔接的专业能力训练。现有的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普遍没有设置实习训练、课堂讨论、实习报告等课程,忽略了理论学习后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自觉思考、应用知识、锻炼独立工作能力的关键环节。

3.课程框架固定,个性特色缺失

与学术型研究生生源基本上是本科本专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相比,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跨行业学生多、生源范围涉及面广、学习背景各不相同,现从事的工作内容差异很大。以2008年录取的在职农业推广硕士为例,包括公务员、农业推广人员、农业科技人员等20多类职业人员,占比超过5%的有公务员、农业科技人员、科研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5类人员,且这5类人员的总和仅占学生总数的51.78%①。对于不同水平、不同学习背景、不同学习兴趣学生的培养,培养单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千篇一律,缺少个性特色。课程体系过于僵硬,所有学生统一要修完规定的、没有选择余地的公共课程和领域主干课程,无法体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另外,选修课程设置少,多数是本领域的相关理论课程。以农业资源利用领域为例,一名有土壤学学科背景的学生,想学习水稻营养与施肥,在该领域的主干课程、甚至是选修课程中他都找不到相关的学习课程。

4.不同层次的研究生,补修课程不明确

在职农业推广硕士既允许本科生报考,同时又允许有两年工作经历的专科生报考,但对于报考人员的学习经历和职业背景没有任何要求。这种宽泛的生源群体给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招生带来了优势,同时也给培养工作带来了困难。2006~2008年,全国农业推广硕士录取考生中无学士学位者平均达到43.47%①。对于专科生以及各种非农业推广学科的跨学科在读学生如何补修相关课程,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指委提出了补修要求,由各个培养单位具体制定补修方案,但是在实施中因为人员多、类型复杂,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学历生源的补修课程难以有效落实。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植物保护领域为例,对于未获得学士学位的生源和跨领域生源,培养方案统一规定在老师指导下自学补修植物化学保护、农业植物病理学、作物栽培学、昆虫生态与测报四门课程中的2~3门。

二、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优化的原则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是两种不同的学位类型,其课程体系逻辑与评价标准完全不同[2]。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当以培养目标为准绳,以拓宽知识面、强化能力训练为内容,以农业为主干,以领域为方向,兼顾研究生自我发展,科学设置课程。科学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科学知识随社会的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从事过2年以上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他们大多数已经掌握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并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农业推广硕士阶段的知识学习主要是基础知识的梳理、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相关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拓展。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那些完成活动所必需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能使活动能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能力总是和个人的具体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则不能体现人的能力,也不可能发展人的能力[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他们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①接受信息的能力:主要是自学能力与观察能力;②加工与运用信息的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③传播信息的能力,主要是表达能力与操作能力;④组织管理能力与适应能力。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以提高能力为目标,开设占有一定比重的实践训练课、讨论课、实习课等,有针对性地通过案例学习、课堂讨论、实践环节培训、实习报告等,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据此,服务于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优化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1.综合性与专业性相兼顾原则

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农业推广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是不同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学术创新为目标,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强调精、深与探索性,同时注重相关学科的覆盖面,一般在相同的二级学科内选拔人才,在知识学习中追求的是本学科内某个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和科学问题;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应用和指导为主,培养的是行业高层次人才,学科面宽,更突出围绕相应专业所需的知识体系来组织课程,对其质量评价重在考察研究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业推广硕士的知识学习涉猎农科、管理、人文等多学科,属于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在知识学习中既要有较强的综合性,又要有一定的专业性。

2.一致性与个性化相统一原则

农业推广硕士作为一种学位类型,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上,有其共性,即一致性,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但是,农业推广硕士包括十多个领域,学科覆盖面宽,同一领域内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生涯设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差别很大,比如养殖领域,就包括畜类、禽类、特种动物等多种类型,园艺领域包括果树、蔬菜、茶叶、花卉等类别。宽泛的学科面和学生个体的差异,要求培养单位在培养过程中针对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构架方面兼顾学生差异,做到一致性和个性化的统一,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3.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

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对实践的依赖性很强,这是由其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因为它培养的是能够承担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实际责任的高级专业人才。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无论他们拥有多少实践工作经验,课程设计和教学都要以职业实践为基础。农业推广硕士的课程体系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实现规划统一,课程体系中的理论课程和实践实习课程要协调,相关课程的教学也应当做到学用相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的优化途径

基于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实现课程体系优化:

1.革新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课程

所谓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是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将某一专业开设的课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所有模块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一个系统。这种体系有利于多学科课程的综合,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体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不断引入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经验[4];有助于学科知识纵向性学习的同时进行知识、技能的横向性拓展,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选择需求。以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领域为单位,改革现有课程体系结构。按照领域方向和职业发展构建模块课程。以园艺领域为例,可以设置果树方向、蔬菜方向、茶叶方向、花卉方向四个主干课程模块,主干课程模块分方向规划专业课程,重在夯实基础,更新专业知识,分别设置果树、蔬菜、茶叶和花卉类相关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则根据学生职业发展和工作性质设置相关选修课程,可以设置行政领导、技术推广、农业教育、生产管理等。这种模块化课程设计既有利于研究生的个人职业规划,也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发展。

2.增加选修课程,加强个性化培养

在不增加学分的前提下,将现有的课程设置框架由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选修课更为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模块)、选修课(模块)后,增加领域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数量,引导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在主干模块课程中,灵活选修规定学分的领域主干课程,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选择选修模块课程中相关课程。增加主干模块课程和选修模块课程的数量,并通过更新模块中具体课程的内容、形式等多种途径,可以提高课程体系内容要素的质量[5]。增加模块内课程数量有利于不同教育经历、不同职业的研究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有计划地巩固相关知识内容,有针对性地锻炼实践能力。

3.打通本硕课程,贯通知识体系

在美国,研究生课程和本科课程是完全打通的,并且知识体系设计是相联系的,一些没有修完相关大学课程的研究生,必须按照培养计划补修有关本科课程,比如美国农业区域经济研究生,没有修完本科阶段的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研究生阶段必须补修[6]。我国在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学历、职业差异大,在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中,应当打通本科和硕士课程,便于非本领域、学历层次没有达到本科或者工作年限5年以上的研究生补修相关本科课程,比如在不同领域的主干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中,可以增加设置本科阶段的计算机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农业法律知识、广告传播等相关课程、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便于学生选修学习。

4.丰富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不能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以美国依阿华大学的农业硕士、科罗拉多大学农业推广教育硕士为例,其必修课程中的实习训练课学分为1~12学分,教师根据学生实习内容、实习表现,给予弹性评分,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中应当增加案例课程、讨论课程、实践训练等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增加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教学内容,探索学生自我实践锻炼与论文研究相结合、论文选题与工作相结合、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等新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