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各地级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各地级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各地级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摘要:湖南是农业大省,自古被称为“鱼米之乡”。土地资源丰富,水系发达,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湖南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17年湖南省农业总产值已经达到2597.63亿元,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本文选取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2017年度农业发展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应用来研究各地级市(州)2017年在农业发展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加以分析,提出相关性建议,以促进湖南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湖南省;农业发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引言

湖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全省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说,农业经济发展是提高全省整体经济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湖南农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长。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3073.6万吨,出栏肉猪6116.27万头,水产品总量达到2424588吨,极大地丰富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2)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推广新品种和运用新技术,农业生产的单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3)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投资强度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拥有量明显增加。农业不再是以前的男耕女织,而是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的融合运作。我国很早就有学者开始做农业方面的研究。关于农业发展方面的有:孙研等人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空间视角下的农业经营模式选择的差异,发现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空间差异和时间演变特征明显,而且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1]。周振等人梳理了新中国70年农业经营体制的5个发展阶段,运用农业生产“统分结合”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变化规律[2]。刘立佳等人利用276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外部效应怎样推动我国农业产业聚集,对于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张明涛针对我国农业创新动力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衡,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等措施[4]。关于湖南省农业发展方面的研究则有:彭建刚等人以湖南省为例分析2008年~2017年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及其耦合关系的时序变化过程,发现湖南省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已由过渡阶段转变到了协调阶段[5]。庞思羽针对湖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完善监管制度、推进人才培养等对策[6]。杨依茹等人针对供给侧改革下湖南农业发展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并且分析湖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7]。彭升等人通过对湖南省五大不同区域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及当地行政部门的调研,得出了生态循环农业助推绿色发展的结论[8]。陈运雄等人研究了湖南省7市13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情况,探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9]。综合分析我国关于农业发展方面的研究,研究者普遍认为我国农业发展整体较好,但是存在部分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农业发展需要转型。而对于湖南省农业发展,研究者认为需要加快绿色发展。但是关于湖南省各个地级市(州)农业发展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的研究并不多,大部分文章都是针对整个湖南省的农业发展来研究的。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用当前的数据,研究湖南省各个地级市(州)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给出相应对策。

1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2017年农业发展数据。这些城市分别是: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州。共选取了农业的9个指标(数据来源于湖南统计局)。X1:农业产值(万元);X2: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X3:粮食产量(万吨);X4:化肥用量(万吨);X5:农村用电量(万度);X6:农村劳动力(万人);X7: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亿元);X8:农林水利事务财政支出(万元);X9: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实证分析

2.1聚类分析

考虑到全省所有城市级别不一样,分别如下:新一线城市———长沙市;二线城市———无;三线城市———衡阳市,株洲市,岳阳市,湘潭市,郴州市;四线城市———常德市,怀化市,邵阳市,益阳市,永州市,娄底市;五线城市———湘西州,张家界市。考虑到湖南省没有二线城市,所以分成四类。分类结果如下:从聚类图可以看出:第一类———长沙市;第二类———张家界市,湘潭市,株洲市,娄底市,湘西州;第三类———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永州市,常德市;第四类———益阳市,郴州市,怀化市。大致来看: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经济发达的城市,农业发展自然比较快,因为有经济在背后支撑,可以给予农业发展一定的物质条件,比如说:一些大型机械、化肥的使用量等。聚类图如图1所示。湖南省尽管是农业大省,但是各地区间存在严重的差异。长沙市是湖南省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快,带动农业发展。常德市一直以来就是湖南农业主要产地,农业水平相对较高。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发展较慢,产值低,产量少。不过除了经济因素的影响,还有自然因素的影响,湘西州地理位置偏僻,周边还有大量自然及人文景观遗址,不适合农业大发展。而张家界市,地形复杂,群山环绕,也不适宜农业的发展。因此,湖南省政府可以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基础建设,大力拓展山区农业市场,采取扶持措施,加强农村市场建设,促进湖南省各地区农业的协调发展。

2.2主成分分析

由于指标众多,不利于综合分析,因此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要成分,然后进行相应的分析,运用R语言,结果如表2所示。由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看出,主成分comp.1在X1(农业产值)、X2(农作物播种面积)、X3(粮食产量)、X6(乡村劳动力)、X7(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上的载荷值都较大,可视为农业发展情况主成分;comp2在X4(化肥用量)、X5(农村用电量)、X8(农林水利事务财政支出)、X9(有效灌溉面积)上的载荷值都较大,可视为农业发展基本条件主成分。主成分排名如表4所示。通过R语言对全省各地区进行了一个排名,据排名结果可以看出:最高的是常德市,其次就是衡阳市、邵阳市、长沙市、永州市。排名比较靠后的有张家界市、湘西州。这个排名中城市最有争议的就是株洲市和湘潭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农业发展并不快,因为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重点并不在农业,自从提出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就致力打造中部“引擎”之一。就实际传统产业基础而言,长沙主要从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食品、生物制药,株洲主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化工原料及陶瓷制造,湘潭主要从事黑色冶金、机电与机械制造、化纤纺织、化学原料及精细化工,其规模和比重是各自城市基础产业方面的主导部分,所以农业发展会相对缓慢。而湘西州和张家界市,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虽然在农业发展方面不够有优势,但是在旅游业的发展是相对较快的。剩下的城市中,常德市和永州市一直是湖南省农业主要产地,发展也比较好。衡阳市是湖南省经济强市,在农业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在2016年,共争取中央和省投资137322万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了60.18%,在2017年衡阳市实施农业和涉农重点工程54个,总投资413亿元,所以其农业发展也比较好。而其他城市的农业发展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像益阳市,其经济发展与农业发展就比较耦合,益阳市本身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是全国粮食、棉麻的重要生产基地,而粮食规模经营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其农业发展还是比较稳定。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湖南省近几年来农业发展迅速,而在农业发展过程却存在不协调现象,当然这一现象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业发展一般较快、较好,像长沙市、衡阳市和岳阳市,这几个城市是湖南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农业发展也较好。但也存在特殊情况,像株洲市和湘潭市,因为这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重心不一样,所以会存在差异。而像湘西州和张家界市,由于这两个城市独特地理位置,导致其农业发展较慢,不过可以发展其他产业来带动经济发展。

3.2建议

1)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农业同于其他产业,它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更大。土壤、水源和地形等都是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这些自然因素是不可抗拒的。因此,农业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寻找到每个城市最适合的发展模式。另外,要发展绿色农业,要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促使农产品更加安全,同时也得顾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是一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发展方式,湖南省正处于初始阶段。为了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湖南农业应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2)加强农业技术的创新,增加地区之间的联系。湖南省应充分把握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制定正确的农业产业科技研究计划。有必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依靠湖南农业研究单位的研究力量,密切关注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同时,应积极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以给较落后的地区一些经济或者技术上的援助,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局面,促使湖南农业更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研,何倩.空间视角下农业经营模式选择的差异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32(5):90-96.

[2]周振,孔祥智.新中国70年农业经营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政策启示[J].管理世界,2019,35(10):24-38.

[3]刘立佳,刘博敏,杜建军.外部效应:如何推动了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的发展?[J].生态经济,2019,35(10):101-107.

[4]张明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J].人民论坛,2019(27):88-89.

[5]彭建刚,徐轩.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以湖南省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40(5):19-26.

[6]庞思羽.湖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9(11):108-110.

[7]杨依茹,王伟,易纭好.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湖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策略[J].乡村科技,2019(23):54-55.

[8]彭升,王云华.以生态循环农业助推绿色发展:以湖南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3):1-7.

[9]陈运雄,卜艺佳.基于湖南7市13县调研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9(1):95-103.

作者:韩正午 肖萍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