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城乡统筹农业物流实现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规模空前扩张,城市与农村联系更为密切,经济学家研究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使现代经济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紧密,协调发展是最佳经济效益的要求,而坚持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但“城乡统筹”因处在探索阶段,现在缺乏科学统一的内涵,目的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协调城乡统筹是要把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与工业反哺农业结合起来,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物流,应该基于城乡统筹发展农业经济原则,基于现代“大农业”观,大农业与大工业、大商贸、大物流统一的整体,从布局、结构、区域上构建和优化农业物流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统筹考虑;以城市为中心,联结城市周边城镇,由综合性和专业化物流节点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体系;以城市带动农村,引导城市物流网络向农村延伸,将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置于一个大系统,统筹规划后构建农业现代物流工程;大搞农产品深加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村产业格局,农业办工业,加快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二、我国农业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物流业起步较晚,农业物流运作模式还是传统的模式,相对落后。现有农业物流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形势,即当前我国农业物流是:物流数量大、品种多;物流难度大;物流要求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全国统一的农业大市场没有形成。我国农业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突出。我国两亿多农户,每个农户的平均经营规模非常小,相当于美国的1/400。同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相比也仅仅相当于他们的1/3左右;农产品专营和开放程度不够,多渠道经营,而且市场管理水平落后,“种田难”,“卖粮难”仍然存在;农业市场法规不健全,农产品的分类、分级误差过大,标准化程度低;农业批发市场发展迅速,但组织化程度低;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农业还面临着国内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的严峻挑战。
2、农村基础条件仍然薄弱,交通运力不足。一方面,我国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低,偏远农村没有公路,目前仍有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交通运输路线短少,农用专用线欠缺,农用总运力不足;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运输条件和工具、信息网络平台等公共设施仍然落后;另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太低,37%的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农民很难真正承担起农产品市场发展的主体,而目前农业物流业专业人员还未真正成长起来,严重阻碍了农业物流业的发展。
3、农业物流理论研究的滞后,农业物流发展缺乏明确目标的长远规划。没能将一些前沿的理念运用到农业物流上来,例如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第三方农业物流企业数量少之又少,并且规模小、实力弱;信息化和网络建设都很落后,只能提供一些基础的服务,很难提供多方面的增值服务,也不具备对农村物流组织管理的能力。现代农业物流体系要求系统化、环境适应性、网络化和标准化。而我国农业物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仍处于起步阶段,以农民或小农业主的自营物流为主,大部分农业物流主体主要还是由分散、实力小、素质不高个体商户构成。
4、我国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白、缺少全国性布局。农业部、商务部、发改委、交通部、铁道部、财政部等等都提出了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政策措施,但政出多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是条块分割、地方保护、行政垄断、政策体系不清晰且可操作性不强;农村物流市场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物流资源丰富但资源难以整合,其结果是农业物流企业数量供过于求,但服务质量又满足不了市场需要。
5、农业物流技术、手段和设备落后,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对运输、储藏、加工和装卸要求很高,而目前我国农业运输设备和技术滞后,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特种仓库比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库等严重短缺,农民散藏、混藏甚至露天堆放的现象相当突出。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叉车、托盘、货梯、升降平台、巷道堆垛起重机等装卸设备数量极其有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和储存等环节,损失率为25-30%左右,发达国家在5%以下,美国仅有1-2%;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程度不高、可靠性差,信息技术运用不足,尤其在乡村出现断层等,不能有效的进行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工作。
三、我国现代农业物流实现策略
1、我国现代农业物流发展支持系统建立和完善。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大力发展,已为农业物流提供喜人条件:国家对农资连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十五”期间95%的行政村通电话的电话村通工程;“十一五”期间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还有万村千乡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信福工程、新网工程、信息化村示范工程、5520工程、新合作工程、家电下乡工程等许多富农工程。农业物流系统的建设和实现,我国农业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支持系统。进一步加大和加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物流政策和法规的系统的构建,建立全国农业物流发展协调机制和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农业物流标准化体系建立和农业物流技术的实施运用;建立农业物流金融支持系统;市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的提高;农业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等。
2、我国现代农业物流体系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应按照“政府统筹、市场导向,平台支撑、企业运作”的思路进行构建;结合我国中西部和东部农业特点,结合现代物流发展规律,选准切入点,以加强构建效率和效果;建立城乡一体化农业物流体系,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统筹考虑,构建农业物流的系统工程;完善现代农业流通体系,组建了现代农业物流公司,规划建设物流服务站和一批专业性农产品配送中心,大力推进连锁经营方式面向农村,促进农产品的顺畅流通。加强我国农业物流可持续发展研究:建立专门的绿色农产品物流市场;逐步推行“农改超”和农产品连锁经营:建立卫生质量认证体系、建立卫生质量检测体系,并建立和完善有害物残留超标产品退出市场的机制;提高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技术水平;建立完善有效农业应急物流体系等。
3、依托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农业物流园区。目前,我国批发市场已有4000多家,其中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的市场约为600家,大中城市70%以上的农产品经由批发市场流通。目前中国还无法大规模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依靠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集散,大多数农产品物流中心都是建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内,依靠市场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农产品批发市场将成为带动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主要动力。农业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根据现有农业物流基地、交通运输、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情况以及农业物流的发展状况来确定物流园区的选址,避免在城市中心地带建设,而应尽可能设在城市近郊,公路、铁路或水运便捷的地方;农业物流园区应该是集农产品集散、交易、物流、加工、信息、旅游、国际经济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充分利用园区的物流结点的集合、联动,推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农业物流园区应用全新的产业融合、产业集聚和知识经济的时念、立足高科技、前瞻性、跨跃式的超前思维,形成农业复合型的产业体系,实现价值创新、产业集聚、市场辐射和创造新利润的功能。
4、构建高效价值的农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现代农业物流管理是一种农业产业链集成管理,物流承担方从系统角度综合考虑农业物流的各个环节、各项功能为农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提供增值服务。农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应该充分利用农村合作组织、物流主体建立工农协作物流,共享物流网络,解决现我国农业物流分散、农户分散等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供应链的各个参与者的利益目标是一致的,要综合考虑整个供应链的利益,从而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如“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及农产品加工制造商—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批发商和零售商”的现代农业物流运作模式,在该运作模式中,农业生产物流要求向前延伸至农业供应物流运作过程,向后延伸至农业销售物流环节,使整个供应、生产、流通过程协调起来,形成农业物流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即以农业生产者及农产品加工制造商为核心企业,建立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批发商和零售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多边共赢的运作模式。
5、以第三方物流模式拉动城乡物流市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第三方物流在我国日趋成熟,在城市物流中起广泛积极的作用,为顾客提供优质高校运输仓储和加工,需求预测、物流信息、成本规划、物流方案设计以及高层次的全程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促进了流通与生产的分工合作,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有利于实现物流标准化。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渐渐出现了专门从事农产品储运和流通加工的中间组织,它们不从事任何直接的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而是专门承担连接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系统服务,第三方物流在配送损耗、食品质量、管理成本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能灵活运用新技术,实现以信息交换库存,降低成本。这种模式是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和主流。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涉及范围非常有限。
6、发展特色区域农业物流。根据我国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四大区域的比较优势与潜力;基于西部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东北发展商品型规模农业、中部发展加工型商品农业、东部发展外向型现代农业的设想;发展特色区域农业物流。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粮食始终是中西部农业生产的主体,而该地区农产品加工相对滞后,农业产业体系业不完善。农业物流建设首先就是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在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建立现代物流中心,依托各地现有资源,优化整合培育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能力的粮食物流企业,培育一批能组织跨区域粮食物流业务、能承担国家宏观调控任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专业粮食物流企业;其次建立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搞好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工作,促进农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的提高;同时积极发展食品冷链物流,实行专业化的发展策略,走合作化的经营之路。东部地区率先实现改革开放,经济实力雄厚,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东部地区各省(市)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的优势农产品产区,初具规模的优势农产品基地,为发展工业化的农业物流提供了实践基础。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市场和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产品、农资批发交易市场、冷鲜库、配送中心和连锁店等现代农产品物流载体,发展大型农业现代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