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计算机平面设计已经渗透到广告制作、网页设计制作以及装潢等各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产品的需求量呈现上升趋势,人们审美要求和标准的提升,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上进一步改革,以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学校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结合教改精神和市场需求,提出相应改革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模式;建议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相继开设了和计算机平面设计相关的课程,主要涉及美术基础、图形图像处理、平面与色彩构成以及版式设计等,如何更准确地契合市场需求,使学生真正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职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

2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1教学模式较为传统

计算机平面设计属于跨领域学科,涵盖美术、计算机以及人文等相关学科,需要构建起完善的教学知识体系,并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虽然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了信息化教学手段,但大部分上机课程延续的仍是老一套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师操作、学生模仿,缺乏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和片面,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2.2创新思维与美学思维培养重视不够

计算机平面设计与美学息息相关,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除了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之外,还要有较好的美学基础,有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现阶段,市场上计算机平面设计作品比较多,如何使作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增强创新意识是关键。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中缺乏实质性创新思维与美学思维的培养,还是只着重于对学生设计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仅仅学会了技巧,以模仿为主,独立设计能力较差,作品缺少特色和灵性。

2.3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高职学生相对其他高校层次学生而言,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导致他们学习更高层次知识时相对困难。其次,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良莠不齐,也成为了后续课程学习的障碍。再次,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功底,对审美与色彩常识的掌握不足,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普遍对这方面要求较高,使得该专业的课程教学效果难以保障。

3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3.1优化课程设计、加强职业导向

学校可以开设美学类相关的课程,提升学生美学基础和审美能力,充实学生美学理论修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应用于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师首先将相关的知识和教学视频上传至超星学习通或者蓝墨云班课等教学辅助平台,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头脑风暴和网上提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及时答疑解惑。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训练,缺乏实战的机会和对专业相关产业发展方向的认知,产教结合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也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企业开展实习,并承担一定的实际任务,这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相关产业的前沿方向,也能给他们更多的学习压力和动力,这对快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有着明显的效果。

3.2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师实践水平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偏低,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提升其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建议采用图文并茂且以项目形式组织教学的教材,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概括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对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应尽量为每位专业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比如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来开展课下的专业知识的交流,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提升团队教学水平;定期邀请企事业相关专家来校举办讲座,使教师了解当前行业发展主流,准确把握行业需求,做好学生就业引领。有条件的学校要鼓励老师开展脱产培训,让教师直接接触行业前沿的平面设计任务,有效提升实践水平。

3.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计算机平面设计指的是将计算机作为基础,对美学予以渗透而制作出来的文艺品。就专业角度而言,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不只是简单的把各类元素拼接在一起,而是科学的设计与完美的布局,因此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思维,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之美、大自然之美以及人文之美等,运用自身的智慧去挖掘生活中的创意,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审美的培育不应限制在课堂上,设计和创新能力也并不是靠练习几个案例就能达到的。高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打牢美学基础,要有多领域知识储备,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讲座、开展作品评比、参观展馆等形式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对此教师可采取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各类比赛和活动,引导学生对各类素材进行收集与整理,拓展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潜力,提升创新意识,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3.4因材施教、尝试分层教育

传统授课方式多以“教师的讲”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很多时候学生都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分层教学模式中,转变了过去以教师讲解为主、学习被动练习的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要基于学生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来判断,并且这种判断一定是动态的,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的差异性才会真正显现。对基础稍微薄弱一点的学生,教师应多帮助,有进步要多鼓励,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更多的是教授他们学习技巧,引导学生向高层次发展。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应注重创新意识培养,让学生能尽早独立完成项目,并形成个人特色。教学中还应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前沿元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引导者的角色。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其评价方式和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结合阶段性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要建立多个角度的评价,例如作品是否有创造性和时代性、构图方式有没有个人特色等等。

4结语

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课程设置需科学合理,力争优化课程设计与加强职业导向,选择任务驱动、以项目化组织形式的教材,另外教师应不断充实自身的设计理论知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尝试分层教学等方式,切实提高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梁慧.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思路探讨[J].智库时代,2019(52):220-221.

[2]钱婕.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的创新教学法分析[J].知识经济,2019(34):141+143.

[3]陈亚莉,刘亚鹏.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10):221+226.

[4]陈可倪.基于文化视角下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究——以《Photoshop平面设计》为例[J].艺海,2019(09):120-122.

作者:徐敏芝 单位: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