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平面设计中徽派版画视觉语言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平面设计中徽派版画视觉语言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平面设计中徽派版画视觉语言的应用

摘要:徽派版画的历史灿烂而悠久,不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国内外都备受专业人士的关注及推崇。徽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使徽派版画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本文在分析徽派版画的艺术渊源与艺术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徽派版画如何有效贴切的应用到平面设计中,旨在阐明中国传统民族美学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及应用意义。

关键词:徽派版画;视觉语言;平面设计;应用

一、徽派版画的艺术渊源

徽派版画的历史灿烂而悠久,不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国内外都备受专业人士的关注及推崇。徽派版画起源于中唐,成长于宋元,至明初时期逐步形成规模,鼎盛于万历中晚期。徽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使徽州版画形成了它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当地人民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下也进一步推动了徽派版画的发展。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正是徽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培育出了坚韧且能够吃苦耐劳的徽州人民。迷人秀丽的山水景色使他们不断受到大自然的熏陶,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与此同时徽州人民还勇于创新,将徽州文化深深地融入到创作作品中,把徽州独特鲜明的地域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安徽省原美术家协会主席、徽州绩溪人章飚及班苓、谢海洋等多位知名版画家集体创作的《盛世黄山图》(图1),全景描绘了“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的景象以及宏村、西递和合铜黄高速公路等现代新貌,画面细致、气势壮观,更是展现出了安徽黄山非凡的面貌与雄伟的气势。繁华的文化背景下,徽州也比较注重教育的发展,儒家思想更是深入人心。因此徽州的民俗活动也较多,大多数的徽州版画就是在此期间创作出的。静谧的幽雅环境是他们创作的前提条件,于是大多数人都选择远离喧嚣嘈杂之地,独处于安静之处,创作出一幅又一幅成功的徽派版画作品。俗话说,经济促进文化的发展。徽派版画能够得以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当时徽派版画作为安徽的民间艺术文化与刻书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徽商便将版画融入到自己的商品来售卖。这一做法使徽商得到了丰厚的利润。在此基础上,徽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徽商的崛起促进了徽派版画的不断发展。雄厚的徽商经济,为徽派版画提供了肥沃的养料,良好的物质基础,给徽派版画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由此可见,徽派版画的艺术创作从侧面体现了安徽的民俗文化,是安徽劳动人民不断努力创作出来的产物,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及精神意义。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时期,徽派版画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极高的要求。只有立足于社会媒体资源,将徽派版画艺术融入到生活中,巧妙地应用到平面设计中,通过平面宣传等方法来传承和发展徽派版画,同时也通过平面设计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载体。

二、徽派版画的艺术特征

(一)精细的线刻技艺徽派版画精细的线刻技艺是它最具代表性的视觉语言特征。当我们观察徽派版画作品后可以发现,徽派版画的造型几乎都是用线来表达的。徽派版画的线刻在创作时追求线的精细,无论是景物还是人物造型一笔一笔都交代得很清楚,从而在构图和造型方面能感受到不同线条排列组合带来的装饰美感。徽派版画炉火纯青地运用线刻技艺,使作品表现出徽派版画线刻技艺的灵活性,形成徽派版画工艺精湛的艺术特征。

(二)浓郁的地方特色徽派版画主要有两大地方特色,一是雕刻技艺的传承方式,二是徽派版画的题材内容。首先,徽州版画的技艺受当地风俗的影响传男不传女,并且是由儿子来传承父亲的家业。大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学习、巩固、创新版画技艺,从而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艺和创作理念,并且以固定模式传授给后代,因此,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版画特色,甚至成为了他们标志性的特征。比如,版画家黄一斌,他的父亲黄应烈、祖父黄铣都是当时著名的徽州刻工,家学的影响下,他们的成名作品都极具传统的徽州特征;其次,徽派版画的题材丰富多彩。如宗教神话、小说戏曲、民间传说、风俗物产等。画工们善于吸纳各种题材,捕捉典型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将具有画面感的故事融入自身的情感,通过版画来展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三)绘、印、刻的融合传统版画的制作,都是各行其职,一般作画的不持刀向木,刻的不印,印刷也有专门的人来完成。而徽派版画是由画家与刻工、印工互相配合完成的,因此创作出了许多新技法。徽州黄山的景色秀丽如画,要想将这美景用版画描绘出来,还是需要专业人士的专业技法才能得以实现,因此版画的创作少不了书画家和文人的参与。而他们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考虑到最后的艺术效果,需要时刻互相为对方着想,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他们的高度配合。在作品的构图上,画家要考虑刻工的奏刀空间,而刻工也要领会到画稿的精神内涵。同时,一副版画作品的成功也离不开雕版镌刻,徽州刻工对线条的表现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并还在版画的镌刻中融入了国画的皴擦点染,使得画面效果更加隽秀、婉约。从这可以看出,画家、印工、刻工的完美结合是徽州版画的艺术特征之一。徽派版画精细的线刻技艺、浓郁的地方文化以及绘、印、刻三者的高度融合成就了其在版画界的地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并受到了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关注及推崇,是我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骄傲。

三、平面设计对徽派版画视觉语言的借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平面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各种传媒的不断涌现使平面设计的压力日益增大。因此,平面设计必须要有所改革与创新。而徽派版画作为民间艺术时至今日仍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它时刻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设计师逐渐意识到传统民族美学的重要性。当我们细致观察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徽派版画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平面设计有着相似之处。虽然两者都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他们的功能与审美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在视觉传达的媒介上,他们都选择了点、线、面来作为他们的视觉语言符号。如何有效贴切的将徽派版画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则是需要我们不断探讨研究的。

(一)线的借鉴线是徽派版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且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在欣赏大量的徽派版画作品后我们可以发现徽派版画的造型几乎都是用线来表达的。线条造型清晰简单且富有强烈的装饰感。线是徽派版画的首要造型因素,也是徽派版画最具特征的视觉语言符号。版画家们主要通过线来描述客观世界、传递自己的情感,希望与观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线是版画中情感传递的载体,也是艺术家表现自己艺术特性的手段。如果在版画中缺乏各种形式的线,也就难以向观者传达自己的主要情感,继而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由此可见线的重要性。平面设计中,徽派版画的应用要注重线的情感传递。线作为是平面设计中使用最频繁的语言元素,应用形式也是多样化,其造型简洁且极具造型感与视觉效果。在平面设计中借鉴徽派版画的线来表达情感,运用设计来进行构思,赋予其表现空间,可以丰富平面设计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

(二)黑白的借鉴黑白两色的对比应用是徽派版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两者是互补关系,通过黑白的对比应用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基本色调就是黑与白,传统文化背景下,国人大多数喜欢黑与白,这也与“道”相契合。在明清时期,版画家们大多都在研究画面中的黑白元素和形式与结构,追求作品更接近自然与艺术本质,营造出朴素的审美趣味,并借此来表达国人的色彩观与哲学思想。在现代平面设计中,黑白两色的运用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是黑白两色具有较强的鲜明性和简洁性,并且通过黑白的搭配能够有效突出个性化的色彩搭配。虽然看似简单,但我们在设计中合理运用黑与白,往往需要考虑到功能与审美的均衡性,从而通过简单精妙的黑白搭配来享受平面带来的视觉盛宴,凸显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使得徽派版画的艺术形式得以完美地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

(三)印痕肌理的借鉴印痕肌理在徽派版画中最具艺术特点,其主要通过差异化手段来实现艺术的信息与美感的传递。在徽派版画中,版画是一种间接的艺术,版是它的媒介,制作的材料不同,所形成的版画印痕肌理效果也不同,因此,在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变化。刀作为徽派版画的创作工具,使徽派版画的印痕肌理凸显出独特的艺术造型,与用毛笔等工具创作出来的作品有极大的不同。毛笔创作出来的线条比较流畅且连绵,而徽派版画主要是通过刀刻,其创作出来的线条比较富有层次感与趣味性。将徽派版画的印痕肌理性应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不仅能带来强烈的装饰美感,还是设计中较为重要的基本元素,能够为平面设计的创造带来诸多可能。在平面设计中运用徽派版画印痕肌理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印痕肌理所形成的视觉冲击效果,挖掘其内在潜力因素,在明确产品定位和受众群体的基础上,优化设计理念,找准入手点,立足于纹理的变化处理,在平面设计中凸显形式美的感受。同时,我们还要在平面设计中注重文化内涵的融入,合理有效且科学地运用印痕肌理,从而使平面设计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徽派版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将徽派版画有效贴切地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不仅能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也丰富了现代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同时对中国传统民族美学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发强.略论徽派版画的题材及其艺术特色[J].皖西学院学报,2011(4):151-153.

[2]王甜.徽州图形艺术在安徽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运用[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1.

[3]徐青.“徽派版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111-113.

[4]王雅欣.徽派版画的艺术特色[J].赤峰学院学报,2014(8):245-246.

[5]张忠平.徽州刻书与徽派版画艺术探议[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7-158.

作者:张露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