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美学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美学与平面设计的关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美学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中认为意境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审美准则,是形与神、意与境、情与景的统一。[1]形是客观存在的形象,源于外部世界的形象刺激,是意境创造的前提;神是情与景结合的产物,是传达和表现艺术性的最高境界。艺术创作是为了能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无限的意蕴,就绘画而言,在画面中表现的是人类生活的情节与自然景物的局部,但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境却在画外,需要欣赏者去感悟与体会那种“有意味的形式”。简而言之,美学中的意境是和谐之美,是主观与客观、内涵与形式、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之美。中国传统美学注重虚实结合、以实见虚,力求在有限的空间中体现无限的意境美。

中国传统美学深受儒家“中庸”思想和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应从对立统一中寻求“和”与“美”。这种以“和”为美的思想就是要在曲直、疏密、虚实之间追求一种和谐与统一的生命形式,体现着深刻的艺术辩证法。在《道德经》中老子就认为,和谐美是对事物间关系的把握,是一种自然之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艺术境界。传统美学认为,艺术创作中应当注重整体原则,讲究各成分之间的均衡、对称与统一,崇尚自然,将艺术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不刻意追求规则,实现二者的和谐共荣,反对过分强调某方面,因而,冲淡、尚清、玄素等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追求。战国时期的《考工记》中有“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其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器”之说,即只有将天、地、人、工等条件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各部分契合统一的优良器物。这种思想对现代平面设计有着深刻的启示,平面设计理应考虑人与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和谐,真正实现“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气韵生动是古代艺术创作的审美追求,是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谢赫在《画品》中就详细阐述了“气韵生动”的理论。国学大师徐复观认为,“气”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因素,体现为一种内在的力度美;“韵”是内在精神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为一种外在的形态美;气韵之美就是精神气质由外及内的展现,是艺术表达的最佳境界。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作品应在描摹对象的生命活力时,展现出艺术家的精神气质,并最终展现出气韵之美。[2]气韵之美对现代平面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平面设计中既要注重作品形式与功能的提炼,还要注重内在精神、思想情感的传达,从而使作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北京香山饭店在设计时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既使得该设计充满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气息,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传统美学气韵。

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关系

平面设计的目的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宣传鼓动,它与油画、山水画等纯艺术形式有着较大差异,它要求画面简洁明了、简单易懂、特征鲜明,有较强的艺术冲击力,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眼球。因而,在平面设计中常将不同时间、空间中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体现出画面简洁夸张、色彩对比强烈、构图集中概括的特点。中国传统美学能够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许多可资借鉴的元素和思想,如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心师造化、计白当黑、以少胜多等都可被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之中。此外,传统美学注重意境表达、气韵生动的美学特点,可以使平面设计的内涵更加丰富,画面更加生动。[3]如在报纸版面设计中,就非常重视各种版面元素间的平衡、和谐,强调平面空间的虚实关系,力求每个区域都能传情达意。平面艺术是一种“瞬间艺术”,平面设计中应力求做到集中、简洁、概括,让人“一目了然”、“一见钟情”,使人浮想联翩,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美。而中国传统美学中含蓄、整体的理念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含蓄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意境和艺术表现方式,就是以简洁、概括的省略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含蓄中不仅包含着气质,也包含着神韵,含蓄不仅能使作品蕴涵着深远的内涵并产生感人的力量,而且还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中国画中的留白带给人无限遐想空间,产生“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经常会用到留白手法,画面中的空白不是空洞无物,不是未完成的、有待填充的背景,而是画家有意留下的想象的空间,这种似与不似的意境,正是含蓄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此外,含蓄手法在我国许多建筑和传统设计中也多有体现,如西湖“三潭印月”中的石雕建筑,就是利用了虚实手法,营造了一种虚幻空间。含蓄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也多有运用。现代平面设计非常注重设计的视觉冲击力,常以简洁的图形来传达信息,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很喜欢以含蓄的手法来传达信息,吸引观众眼球。

传统美学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文化全球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深刻影响了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现代设计艺术要走向世界,就必须走民族化道路,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中国传统美学就是可以借鉴、挖掘的重要因素。

(一)传统美学思想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今天,传统美学仍深刻影响着现代艺术的发展,因而,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也深受传统美学的影响。对当代平面设计有着较大影响的美学思想主要有:一是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我国的许多思想家本身就是美学家,他们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因子,如儒家思想中的和为美、道家思想中的自然之美、佛家思想中空灵之美等。无论是先秦诸子还是其他时期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其理论思想中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既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成分,也影响着国人审美观的形成。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就深受儒家、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总是将素雅、别致作为设计的艺术格调,将“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作为创作之道。[4]二是各类传统艺术中的美学思想。我国传统艺术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无论在建筑学、书法、诗歌中,还是在绘画、文学中都蕴涵着独特的美学思想,而且各类艺术中的美学思想具有共通性,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包含。传统艺术之间的共通性有利于现代平面设计更加深刻地接触传统美学的实质,设计大师吕敬人就将传统建筑的审美理念融入书籍装帧设计之中,增添了作品的立体感。三是民间美学思想。古人认为“技近乎道”,即技与道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强调从技艺的实际操作中总结出美的规律。因而,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也总结出许多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对于现代平面设计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二)传统美学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美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审美原则、审美要求和独特的审美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意象”为核心的审美范畴,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靳埭强、陈幼坚、蔡启仁等设计师都十分重视传统美学与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结合,力求在平面设计中体现出传统美学思想。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就充分地体现出传统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盘长”,迂回环绕的纹线寓意着联通事业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整个标志造型寓意着四通八达、六六大顺和十全十美之意,而上下相连的红心,揭示了公司的服务宗旨:与顾客心心相连。

现代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结合既追求视觉上的冲突感,又追求形态上的扩张感,更能体现出视觉上的速度感与运动感。创意是设计的灵魂。在多文化语境下,将传统美学思想与现代平面设计手法、技术相结合能够为现代平面设计发展提供巧妙的构思和创意。现代平面设计要想凸显民族特色,就必须与传统美学思想相结合,找寻二者的最佳契合点,这样才能实现设计理念的新突破,如今这种创作理念已成为设计师创作的新手法和新角度。研究传统美学,不断从传统美学中汲取营养,并将其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平面设计作品,并使中国现代设计艺术逐步走向世界。(本文作者:李敏 单位:许昌学院美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