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平面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学校教学硬件设施的不断提升,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大量渗透进中职平面设计的课堂教学,使得课堂一下变得开放、灵活,教学手段也一再先进、多样化。集影、音、图、文、交互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它可以弥补语言表达的局限,图文声影并茂,快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它可以增大课堂容量,同时节省教学时间,提升课堂效率;它可以弥补学生阅历的不足,延伸学生思维空间,拓宽知识的维度。这些是仅靠黑板加粉笔的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经过多年的中职平面教育实践与观察,笔者发现一些在平面设计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乱象和弊端,对此现象有所思考,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一些改良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有所价值。
一、当下中职平面设计课堂课件使用的乱象和弊端:
1.以课件完全取代教师,削弱了教师的课堂魅力,阻碍课堂上师生的情感交流
老师在课堂上其实能够从学生的目光以及情绪的细微变化中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但部分教师把课件作为上课的法宝,通堂课只剩下课件演示,忽略了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一味只注重课件的演示,而学生只能对着屏幕一味的被动接受,并不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
2.大量影像图片的使用
让教师忽视了语言描述的引导作用,使直观灌输的成分增强,不利于设计专业学生发散式想象思维的培养。平面设计专业是基于想象力、创造力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至关重要,中职学生尤为欠缺。很多人认为,图片影像资料能比枯燥的文字更加直观,更能清楚明白的表达教师意图,殊不知,与文字相比,图片影像在直观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视觉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达,远没有文字的想象空间来的大。而设计专业最需要的,就是与众不同的想象力、发散性的思维模式,从这点上来说,大量直观的视觉信息,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过于花哨的课件,分散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一些教师喜欢在每个课间页面添加一些无作用的小动画,如飞舞的蝴蝶、摇摆的花朵、行走的卡通人物、闪烁的文字等,貌似页面丰富美观,其实,这些动画会大大牵引学的实现,分散学生注意力,喧宾夺主,削弱页面主要内容的视觉冲击力。
4.过于密集的信息内容,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
课件以现代化的视听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使用不慎,也会成为书本内容的堆砌。不经思考设计的课件只是文字的放大罗列。由于课件直观、便捷的特点,教师忽略了板书的作用,加快了课堂的节奏,增塞了课堂内容,长此以往,可能养成学生不爱翻书、懒做笔记的不良习惯。一页页课件翻下去,大量的信息充斥课堂,教师说完完事,学生听过了事,不求甚解,往往是课堂气氛看上去活跃,听上去有趣,但真正的难点重点突破了多少,学生课后能记得多少,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5.敷衍应付的劣质课件使得平面专业学生的审美品位产生偏差,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平面设计专业是现代商业美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质上是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课堂上大到整体课件的设计、展示案例的选择,小到每一个页面的排版、图形的控制、字体字号的选择、颜色的搭配,无一不在向学生传达美的信号,说白了,每一个课件页面其实都是一张平面设计作品。如果教师的审美水准不高,尤其是平面设计教师如果不是精心设计课件,那么就会传达错误的审美信息,造成学生的审美偏差,这对设计类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本人对课件使用的一些看法与技巧,以供参考。
1.要突出课件的引导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课件应突出教师对课堂内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指导,将学生放在首位,让学生能在课件的启发下,更积极的调动起学习的兴趣,更好的参与思考与回答。好的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让学生借多媒体增加感性认识,也应通过多媒体获得理性的方法指导,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要加强课件的针对性,服务课堂内容的“盲点”“、难点”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要坚持为学生的“学”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辅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难点、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以起到启发、诱导、点拨、开窍的功效,追求点“石”成“金”的境界。例如在实施标志设计中具象、意向、抽象图形的分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同一形象的具象、意向、抽象演变动画,使学生对“图形做减法”这一概念有更好的认知。另外,对于课本没有讲到的一些知识点,可以适时用课件加以补充,比如课本仅展示了某个品牌的标志形象,这时可以通过课件来展示该品牌的企业文化,标志的演变过程,海报的创意方法等附加内容,形成学生对该品牌的全方位认知。而对已经出现在课本且十分详细的内容,大可不必采用课件。
3.要提高平面设计课件的可视性,引领学生的审美趣味
作为探寻美的设计专业,课件更要美观,但绝不等于过分花哨,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强调声、光、电等效果,除了会花费教师过多的备课时间外,可能还会使教师主导地位降低,在上课时会缺乏灵活性、创造性,失去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是笔者在课件制作中的一些实用性技巧:
①学会信息分级。信息分级是指把一个版面的内容按照主次关系分成不同的嘻嘻级别。课堂内容有主次之分,课件所展示的信息亦有主次。如果把许多信息放在同一页面,字号字体色彩都一样,就会混肴学生的思维。高级别信息的字体永远最大,以此类推。我一般会把重要内容的标题文字单独设页。而同级别信息的字体字号在跨页时也要保持一致。
②文字不宜过多。多媒体课件不能变成讲稿,把要讲的所有话都在屏幕上展现是最大的失败。每个页面上只需出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提示性及归纳性的文字。要确保学生在阅读页面文字时没有障碍,易于记忆。
③处理文本细节。文本细节的处理会使人在观看时更舒适。依据我的经验,在处理PPT的文字时,最小的文字不宜小于18号,小于18号会产生视觉疲劳;黑体类字体比宋体类更易于接受;如果是多行文字,那么增加一点文字的行距,会使眼睛更舒服;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接近时,可加文字边框和阴影;文字中的年份、人名、重要数据等可以适当放大或变色以增强视觉冲击力,加强记忆度。
④控制版面气氛。在处理图片时,宽屏大图会凸显气势,白底或黑底的小图能呈现精致的感觉。同一页面出现一张图片,显得庄重,出现两张图片会使版面活泼,出现三至六张图片,版面就很热闹了;而六张以上的图片最好不要出现在同一版面中,否则版面就杂乱不易控制,且会削弱图片的视觉冲击力。背景不宜采用色彩丰富的图片,否则会影响主题内容的表现。另外,漂亮的矢量小图标的使用,清晰的拓扑图解,会让人眼前一亮。
⑤删除不必要的动画和声音。拙劣的动画会分散课堂的注意力,聒噪的音效会让人从沉思中抽离,个人认为,动画越简单越好,音效非必要时不需使用。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现代最新科技成果有其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但应用不当或滥用课件也可能会适得其反,其在课堂教学中是辅助手段而非主体,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更切实有效地为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服务。
作者:倪亮节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职业教育中心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