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平面设计中皮影艺术特征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平面设计中皮影艺术特征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平面设计中皮影艺术特征运用

一、皮影的造型特征

皮影艺术是一种民间二维艺术,它源于战国兴于宋,其流行范围非常广泛,据考证其主要流行地区就有26个省300多个市县区,可见其艺术魅力之大。因每个地域的方言、俗曲和文化的差异,各地的唱腔和皮影造型也不尽相同,再加上皮影戏不断地发展创新,使得各地剧目和雕刻影人的方法都有差异,为了适应剧目对造型的要求,民间艺人们创造了许多不同的雕刻方法,这些都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本文通过对皮影的艺术特征加以抽象与提炼,从而归纳出三点皮影较为突出的艺术特点。

(一)人物造型注重性格的刻画

皮影戏在演出时,艺人通过对皮影的控制,配合当地的特色唱腔来演艺不同的剧目。因为表演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形式,所以在人物的性格表现上,这就需要运用直白或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不同人物的特点。自宋代就有对皮影人物“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行,盖亦寓褒贬于其间”的造型理念。如东北皮影在表现人物性格时多用黑脸代表包公这类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人物性格;冀东皮影在表现人物性格时,多用白脸、大胡子、戴方相纱的造型出演曹操、秦桧等奸相的角色。通过直白或象征的手法演艺不同人物的性格,使观赏者更明确地判别剧中人物的善恶美丑,从而使观众对表演的内容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但在后期皮影的发展过程中因受雕塑、佛教壁画和各地域民间戏曲的影响,皮影的造型略显程式化和脸谱化,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略显程式化。

(二)人物整体造型内繁外简

皮影人物在外轮廓的造型上多呈流线型,外轮廓线条显得整体流畅,有势有序。内部造型以镂空为主,留实为辅,简约而不空洞,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中图案装饰服整体形象的古典美。如人物的头茬雕镂,多见短线、圆点、月牙纹、梅花图、不规则图形等多方连续纹样,人物的衣服上多见万字纹、人字纹、鱼鳞纹等传统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图案有的遍布于全身,有的只存在于领口、袖口、裤脚处的边角部分,有的呈对称出现。从部分组合成整体,图形纹案的组合繁简相得益彰,变化却又统一,整体而又协调地体现了造型的秩序性和装饰性。

(三)色彩灵动,率真鲜明

皮影在用色方面多用纯色来表现皮影的色彩,主要有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颜色之间不调和,不分深浅,采用平涂的上色方法,颜色交相呼应,显得浓艳而又灵动,率真而又鲜明。镂空部分自然计白,色彩与色彩间的碰撞融合,色彩与镂空间的和谐统一,使整个造型浑然天成。由于皮影戏也属于戏曲表演的一种,所以戏曲角色的传统观念和人们的主观意识也对皮影的着色起到一定的影响。比如,曹操白脸,奸诈阴险;包公黑脸,正义无私;关羽红脸,英勇忠义;强盗绿脸,凶顽猛烈。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角色类型,根据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认识,色彩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寓意,色彩语言也有它自身的识别符号。皮影人物上出现的颜色有些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传统观念,有些是艺人们内心强烈的自我取向。感性与理性的相互交织使皮影表现出率真、朴实的艺术特点,更让我们感觉到它的亲切和艺术感染力。

二、皮影的艺术特征与现代平面设计理念的结合与创新

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强调民族性的设计理念。但是多数人一味地模仿传统元素,不对传统元素进行革新,而是浅显地照搬,没有融合现代设计理念。靳埭强先生曾说:“要把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因此,如何将皮影的造型特征更好地应用于现代的平面设计之中,如何更好地将其率真的色彩、古韵的纹样、精湛的镂空技艺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体手段相结合,需要我们进行不断深入地探索。

(一)传统皮影图案的创新应用

皮影的造型极具特色,也有很深的文化象征意蕴,在图案纹样、造型、用色等方面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皮影服饰的设计上多用蝙蝠、桃来表达福寿双全的寓意,有的也采用老虎和狮子的图案来表达武将锐不可当的豪气。传统的皮影纹样,颜色不拘一格,采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不同人物性格,将纹样和颜色进行精心的排列组合,从而组成一个独特的皮影形象,其中不同纹样的寓意和不同的排列方式,都是平面设计的优秀素材。我们可以将这些艺术形式举一反三,把它们运用到平面设计之中。

1.排列原图形传统的皮影形象,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皮影的自身形象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无需改变它的原形,按照设计的需要改变素材的大小、方向、颜色,调整素材的位置,再结合其它的设计元素,将其设计成一件设计作品。还可以通过对皮影形象的提炼,根据设计的需要截取或抽象出皮影形象的某种元素加以设计,并添加其它设计元素,突出皮影的时代性。如笔者的毕业设计,就利用皮影艺术设计了书签。我将皮影的头茬的一部分截取为一个图形,打破完整的汉字结构,通过对汉字笔画的重新排列组合,组成一个完整图形,再对文字进行竖式排列,将皮影四种主要的色彩填充到边框内。通过设计虽然使皮影失去了自身的功能性,但是却使皮影与现代设计结合,形成赋予现代感的新形象。

2.图形的概括传统的皮影形象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点,为了使传统皮影的艺术特点更好地与现代设计的时尚元素相融合,这就需要将传统皮影的形象典型化、抽象化、几何化,以精简准确地表达自身特色,使其经过概括后提炼出的元素体现时代特色,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如《皮影字体挂历》获得2004年靳埭强设计奖铜奖,这件作品采用现代平面设计方法,以皮影的形象为基础,用各月份英文单词的首字母为标注,对皮影的形象加以概括、抽象和创新,作者参照皮影的特有色彩,用渐变的方法填充图形并与字体设计相结合,使作品既有传统文化韵味又有现代的设计风情。

3.平面升华皮影是二维的平面造型,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其进行升华、表现,会使其表达方式耳目一新。也可以对皮影戏中人物、场景片、道具图案纹样的组合特点和色彩要素进行提炼、简化,并将提炼简化的元素进行整合处理后应用于服装的装饰图案或背包的装饰图案或织花的工艺上,逐渐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皮影形象在平面中的升华还表现在包装设计、标志设计、适合纹样设计乃至涂鸦创作等方面,可以运用传统皮影的头茬、纹样和轮廓等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进行再处理、整合、优化,能使皮影的艺术特征更加丰富。

(二)皮影色彩的延续和润色

传统皮影在色彩方面多用红、黄、绿、蓝、黑五种颜色来表现人物形象与特征,五种颜色加上镂空计白的部分构成了皮影的整个色彩系统。如皮影的传统色彩不加以润色,直接运用到设计作品中,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颜色的运用方面,如果颜色纯度过于高,就会给欣赏者一种不安和狂躁的感觉。在笔者的毕业设计中,就尝试着将皮影的代表色彩经过“润色”后再运用到笔记本的设计中。将“润色”过的色彩作为笔记本封面的背景,借用皮影的原形通过对颜色渐变的方法,将皮影的形象设计为白色,把设计好的白色皮影形象作为笔记本封面的图案,叠加在有色背景之上。经过降低色彩的纯度,改变色彩的饱和度使设计效果柔和唯美,极具现代感,传统的皮影用色经过现代设计方法设计后凸显出时代特征。

(三)镂空表现的艺术应用

镂空技术是皮影精湛技艺的有力表现,镂空计白的雕刻手法让皮影的活力更强,视觉想象力更广。皮影镂空部分的图案,是平面设计中镂空设计的重要素材。在平面设计中镂空设计多以不同的材料为依托进行设计,可以利用皮影镂空部分图案的装饰性和秩序性,或者利用皮影图案的重新组合来进行设计。如在书籍设计中用镂空的表现手法雕刻书的封面或内封,或是形成具体的形状,或是用图案的装饰性搭配不同风格的设计需求,或是设计图案的正负形或是表现特殊的局部效果。镂空的设计在笔记本的封面装饰上也有相应的应用,利用镂空的表现方法,透过镂空部分,来表现镂空部分与后面的部分相结合所出现的图案,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从而表现出设计作品新奇、动感的艺术效果。

三、结语

中国的皮影艺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艺术体系。皮影戏在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加肯定了皮影的文化价值和高度的美学成就。皮影艺术的造型特征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独特的设计素材。将皮影的艺术特征与现代设计合理结合来进行创作,能使作品呈现出浓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和符号特征。在当今的设计环境中,希望设计者们将传统的皮影元素与现代设计进行合理的结合,让其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使其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提供回忆传统文化的空间,有助于人们渐渐找回失去的记忆,主动去保护和传承这一独具魅力的传统艺术。

作者:栾泓伟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