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平面设计中汉字艺术化创意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平面设计中汉字艺术化创意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平面设计中汉字艺术化创意方法

从殷商时期的象形文字到如今使用的简体字,汉字已经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在生活中,它不仅是传递信息的有效手段,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设计领域,它作为形与意的完美结合体,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就“形”而言,汉字是通过横、竖、撇、捺、钩、点、提等基本笔画的巧妙组合,形成的一个个赋予美感的视觉符号[1];就“意”而言,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文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正是汉字的这种以“意”造型、以“形”表意的特征,为设计者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源泉。设计者们通过艺术处理手段与汉字的融合,创造出了更为丰富的视觉传达符号,并将它们应用于各种形式的平面设计作品中。

1汉字的拆解

汉字的拆解,是将汉字作为载体,以现代审美原则和设计原理为基础,对其结构加以拆分、改造、提练、从而形成具有传播化、艺术化、视觉化的设计元素[2]。该元素具有简约化、符号化的表现特征。这种设计方法要求设计者们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在保留汉字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将汉字复杂的形,拆解开来,保留其中的一部分,以尽可能简约易记的形式,表达尽可能丰富的设计内涵。让人看完后意犹未尽,过目难忘。例如,为一则公益广告:内容为“深圳是我家,保护水土资源”。在这个广告中,将“深圳”二字,进行了拆解,使其偏旁独立出来,分放在不同的语句中,看似不成字,但从语境环境中,仍能传达汉字的本意,并在此基础上,将水、土资源的欠缺所带来的对家园的影响巧妙地蕴含在字里行间,让受众看后记忆深刻,思绪万千。再如图2中,是一张靳埭强、卡里•碧波、肖勇在宁波大学讲座的宣传海报。海报的设计者巧妙地利用了汉字书写上以竖笔画作为主笔画这一特点,对文字进行了拆分,省略了每个字的横笔画,并且为了突出汉字保留下的其余部分,特意选择了横细竖粗的宋体字,使文字的设计感极强。而且由于海报中的三人都是视觉传达领域的著名人物,即便是略去部分笔画,仍然不会影响海报本意的传达。这样的设计,既准确传达了讲座的专家信息,又蕴含了讲座的内容是以设计为主题。整个设计形式简洁,言简意赅、内容生动有趣,极具吸引力。

2汉字的组合

从汉字结构而言,还有一种设计思路,就是充分利用汉字的组成成分,包括偏旁,部首甚至笔画的共同性或相近性,将多个字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汉字符号,该符号从“形”上仍具有汉字的结构特点,从“意”上即保留了原有各汉字的独立含义,又传达出组合后的嫁接含义,从而顺利的将设计者所要传达的深层内涵表达出来。这里要强调的是,当采用该种方法时,要注意必须在能够辨认所组成的各汉字的前提下,对汉字字形进行重组,完成设计内涵的准确阐释。这样的艺术化汉字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例如,图3是北京西单商业街标志[3],它以“西单”两字作为设计的主体素材,将两字笔画中形似的部分共用,上半部分为“西”字,同时又将其变形为“单”字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沿用“单”字的结构。整个字形看起来带有鲜明的东方智慧,也将西单的含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图4[2],是一张主题为“黄蒋联姻”的设计海报。在这张海报中,以“囍”字为基础形,将“黄”和“蒋”融入到拆散后的“囍”字中,其中笔画共用的基础包括两部分,其一是三个字上部分的相近部首“草”字头;其二是“黄”、“蒋”二字下部分方正的结构与“囍”字中间的双口结构的相似性。整个设计符号既突出了喜事的主题,又传达了喜事中所参与的主要方“黄”“蒋”两家。整个设计精妙绝伦。

3汉字的重排

汉字的艺术化处理,还有一种设计思路就是以单个汉字为元素,对其进行艺术化排列,排列的方法主要有错位、虚幻、重复和倾斜。经过排列形成的符号呈现出很强的视觉美感和秩序性,并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从而给受众营造无穷的联想和想象空间,顺理成章地传达出作品的丰富含义。这样的设计思路,一定要注意将重新排列的形式与所有表达的寓意要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图5[7],为大木设计中国标志。设计中以汉字“木”为创作原型,运用重复排列的手法,将汉字“木”巧妙的排列成一个最能体现汉字方块形态特点的“口”字。其寓意为多“木”即为“大”,方块汉字“口”即为“中国”。以此形象地传达了大木品牌的精神和内涵特征。再如图6为一家名叫“全来到”菜馆的标志。“全来到”的本意是猜拳中的十,即十个指头出齐了,含义为团圆美满。设计中紧扣主题,以“全”字为设计元素,通过对其变形、重复和旋转排列,形成了标志的主体形,寓意为吉祥、富足、美满之意。该主体形又与外部的圆形构成了近似一枚古币的图形,象征着餐馆生意兴隆,发财致富之意。

4以图组字

在汉字中融入一些图形元素,形成艺术化文字符号,即以图组字,也是一种设计方法。它是将汉字中的某些笔画用图形来代替,就好像对汉字进行装饰,使汉字具有更丰富的表意性。在这种设计理念中,与汉字结合的图形,可以是具象的,如动物植物的;也可是抽象的,如几何中的点、线、面甚至是体;或者是一些有丰富寓意的传统图形,如龙、凤、祥云等。这样所设计出的新元素,既保留原汉字的本意,又能通过图形,引导人们展开想象与联想,正确领会设计的寓意。例如图7是“北京民族乐器工业公司”的标志。这个标志设计的基础形为繁体的“乐”字。中间保留了繁体字中的“京”代表了公司名称中的“北京”的含义,其他笔画用某些民族乐器的典型造型特征代替,如“京”字左右两边的四个圆盘,为打击乐器代表,京字下方的两点演变为弧线,为弓弦乐器的代表。京字上方的点横笔画为弹拨乐器的代表,从而以装饰后的“乐”字,间接传达了“民族乐器”的经营内容,使人一看就能明白其寓意。再如图8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标志。[3]设计中,取汉字“宫”字形为设计中心,“宫”字上方的“点”用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玉璧”的图形代替,其边缘的浪花状图形,取材于中国古代官服的专用纹饰“海水江牙”。“宫”字下方的两个“口”字的排列,正好与紫禁城“前朝后寝”的建筑理念吻合;“宫”字的宝盖头演化成不封口的围墙,寓意今日的故宫博物院向世人开放。“海水江牙拱玉璧”这一整体设计符号,凸显了故宫博物院的特点和使命。

5汉字图形化

汉字起源说中的“图画说”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图画[4],可见汉字与图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所谓书画同源。汉字图形化可以说是“图画说”的形象再现。这种设计方法的核心,是让汉字返璞归真,将一个或多个汉字组合为一个保留了汉字轮廓的图形。这样的设计符号,不仅具有了图形表意形象直接的特点,又延续了原型汉字内在的含义,而且表现形式上还很有新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种方法的重点是,要准确把握所引入的图形与原来汉字之间的相关性。例如图9[6]为一则公益广告,其主题为“廉洁从政,为官之道”。整个广告的设计主体放在了文字“廉”上。设计者巧妙地将廉字各笔画进行了图形化处理,将部首“广”演化成古代时的官帽形象,将内部的“兼”字演化成一张留有长长胡须的人脸形象,总体看来很像宋朝清官包拯的形象。整个表现元素形象生动,简洁明了,非常具有新意,而且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再如图10为“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者将代表“中国”含义的“中”字进行了适当造型,融入到代表“金融行业”含义的古钱币图形中。从另一角度看,中间的“中”字,又好像两扇上了锁的门,传达出银行的服务信条即安全与守信。整个设计符号,外圆内方,中心对称,非常符合平衡统一的审美原则,可谓形象传神,寓意深刻。

结语

汉字是以最为简单的设计元素,运用最为丰富的设计手段,设计出来的一个又一个恒定而单纯的视觉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具有鲜明的含义,而且具有开放而递增的二次开发潜力,为平面设计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设计素材。以上几种汉字艺术化的创意方式,无论从视觉表现角度还是作品内涵的传达角度都有很大的开发运用空间。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元素必将成为平面设计领域重要的设计素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冯华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