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民间美术造型语言是对现实事物的加工和再创造,独具特色,又受民间文化、环境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都有独具一格的民间美术,形成了中国民间美术造型语言多元化的特征。文章指出,通过删繁就简,提炼出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从根本上掌握民间美术的造型方法,并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有助于创作出富有民族化风格的现代平面设计。

【关键词】平面设计 民间美术 造型语言 民族化风格

民间美术起源于人们的生活与劳动,是带有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而平面设计则是商业化气息浓郁的工业文明的产物。两者看似风格迥异,但是民间美术与平面设计在造型方法和构成风格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民间美术的正负形造型、太极形造型、同构造型与意象造型等造型语言,对现代平面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平面设计展现中国民族化风格的有效途径。

一、民间美术正负形造型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现代平面设计中,正负形这种民间美术造型的运用已经非常广泛。从审美角度看,民间美术中不管是传统年画,还是各种各样的民间剪纸,都巧妙地运用了正负形进行设计创新。正负形可以很好地规划构图空间,将复杂形巧妙地精简为简单形,如果能充分地运用于平面设计中,将会有效地提高设计的效果。

(一)阳刻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正负形中的正形较为突出,而负形却在正形的对比下显得不明显、易被忽视。因此,在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将正形和负形有机的结合。在强调正形的同时,有目的地对负形加以利用和设计,从而使正形和负形形成互动。这样不仅让平面设计在有限的空间里蕴含更多的信息和情感,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视觉冲击力,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容易被识记。如中国助残志愿者标识设计就是运用了阳刻法,正形是一个橙色的心形,象征着对残疾人的关爱;负形为一只飞翔的鸽子,代表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社会对残疾人的真挚祝福。同时,正形的“心”像人的双臂一样,将负形的白鸽环抱,体现出大爱、助残的寓意。

(二)阴刻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湖南卫视的台标像一个成熟的芒果,因此湖南卫视又被称为“芒果台”,然而这个金灿灿的“芒果”却有着深远的寓义。湖南卫视的台标是由我国香港知名设计师邓昭莹设计的,外形其实是一颗金黄色的大米,在大米中心用负形的方法勾勒出一条鱼,喻示着湖南人杰地灵、是鱼米之乡。远看标志又似一条飘动的丝带,好像在热情地欢迎朋友的到来。湖南卫视的台标是正形与负形的完美结合,造型别致、寓意深远,又体现出浓郁的湖南文化,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三)阴阳混刻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正负形造型的图形要根据创作意图进行巧妙的结合,使正形和负形在表达图形含义的同时,引申出整体图形的内涵。如关于戒烟的海报,正形是一只夹着烟的手,在两只手指中间形成的负形则巧妙地设计成一只香烟的样子,烟头指向手的位置,寓意抽烟害人害己。民间美术的这种正负变化、阴阳变化、虚实变化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新的视角,使平面设计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想象。

二、民间美术的太极形造型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太极形中的“S”曲线具有柔和、典雅、活跃的特性,同时它又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弹性。起伏的线条还具有律动感,产生上下起伏的活力。线是具有方向性的造型元素,曲线更是如此,这种方向性会产生富有拟人化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如优美、婀娜、轻盈、生动等。太极形中的这种曲线还具有对图形的装饰性,连续的起伏不仅造型优美、活泼、令人赏心悦目,还使人的视线随曲线的上下起伏而移动,可见太极形中的曲线是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线条。如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标志融合了太极形造型、中国传统水墨画效果及网球造型。流线的S型把网球的外形概括得恰到好处,并用毛笔笔触的效果进行渲染,使其像是一幅水墨画,更具中国特色。太极形在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中代表着对图形表现、意象等更高的追求,也是传统民间美术追求自然、自由的设计思维的一种表现。

三、民间美术的同构造型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平面设计中的同构是指将看似在形和义上没有联系的多种形象元素,通过某种特定的联系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一种看似荒诞但又有引申涵义的表现方法。同构造型的概念源于西方现代设计,但是同构法又是我国民间美术中经常运用的一种造型方法,是使图形一图多义的重要表现手段。同构造型的表现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五种最常用的方法:

1.同质同构:运用重复的构成方法将相同性质物体的其他部分进行分解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图形,这种同构方法叫做同质同构。同质同构中大量运用重复的方法,使最终产生的新图形效果明显。

2.异质同构:又称置换同构,这里所说的“异质”指的是将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的元素进行组合,用一种元素的性质去取代另一种元素的设计方法。通俗来说就是把多种不同类型的元素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新图形,使人们在观看图形时可以联想到其他的图形,又可以由表层的现象联想到深层的涵义的构成方法。但是这些元素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是必须在属性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首届中国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的标志设计中使用了两种中国元素的图形:传统造型的茶壶和带有吉祥寓意的云纹,将这两种元素进行组合,既表明了标志的主题,又突出了地域性特征。

3.相似形同构:相似形同构就是将含义相距甚远、但外形相似的图形进行连接,使其内在产生联系,从而令人产生联想。如禁毒海报设计中,因“毒”和“寿”字的外形较为相似,设计师利用这两个汉字在外形上相似的特点,将“去毒得寿”的寓意传达得非常到位。

4.相似义同构:这种同构方法是用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经过说明和转化,使设计所要表达的含义更为生动、易于理解。如名为共同发展的广告设计,电池和国旗没有任何联系,但设计者将每个国家设计成一节电池,只有当这些电池连接在一起才能发出更明亮的光,喻示各个国家应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5.矛盾空间同构:矛盾空间是平面构成中使用的一种构成方法,指的是把实际不可能实现的空间关系按照正常的透视原理创造出来,形成整体看上去合理、而从另外的角度观看就不成立的神奇效果,使人产生遐想空间。如中国科学技术馆的标志设计就是运用矛盾空间同构的方法,使上下两个图形看似属于同一空间,却是完全相悖的透视关系,正好与科技馆探索科学奥秘的主题相符,趣味十足。民间美术中同构造型手法是有效、实用的设计方法。同构图形所具有的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可以使平面设计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从而提高平面设计的影响力。而民间美术同构造型的手法又是富有主观意愿和哲理性的,可以使受众在欣赏平面设计作品的同时得到启示。随着平面设计的发展,相信未来同构造型手法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四、民间美术的意象造型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民间美术中意象造型的手法来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观念,极大地影响着现代平面设计,是民间美术创作者运用图形语言表现人们的期盼,借物抒情,不受约束地创作出造型形象的创作手法。意象造型存在地域的差异,因为各个国家、种族的思想文化不同,在对意象的表现方式上必然存在差异,也使意象造型展示出不同民族的审美文化。中西方美学中的意象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意象理论与儒家、道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强调审美意象是各方面的统一。如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安徽馆的设计,安徽馆的主题是“徽文化让生活更多彩——无徽不成镇”,整个建筑的外观沿用了最传统的徽派建筑风格,宏伟、精致、大气,徽派气息扑面而来。建筑的外墙还精心制作了投影,让等候进入馆内的游客多方位地感受到徽派风格。民间美术中的意象造型手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是人们对美好生活与美的事物的追求,也是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研究和分析民间美术的意象造型,对于现代平面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

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的继承。现代平面设计应该利用这些独特的造型语言发扬中华文化,并使民间美术和平面设计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要想在世界设计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借鉴和发扬传统民间美术中的精华,从而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和吉祥祝福寓意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易心,林芝.本土化艺术设计心理需求思考[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2-215.

[2]张君.论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装饰,2007(1):110-111.

[3]王萌.心灵的世界——试谈传统民间美术造型体系的文化内涵[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82-83.

[4]袁浩鑫.多元的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方式[J].齐鲁艺苑,2007(6):22-24.

[5]李国庆,宋国彬.平面设计及其设计元素的本土化与再造[J].包装工程,2004(6):157-159.

作者:苏湉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