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平面设计非平面拓展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平面设计非平面拓展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平面设计非平面拓展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平面设计的非平面拓展方式。方法以设计学、心理学、传播学为理论基础,结合案例分析及实践体会,从空间拓展、媒体拓展、环境拓展、互动拓展四方面分析现代平面设计的非平面拓展方式。结论非平面拓展突破了二维空间的表现形式、突破了以印刷为主的制作手段、突破了设计专业的思考范畴,丰富了平面设计的表现语言,有利于开拓创新的设计空间。

关键词:平面设计;非平面拓展;空间拓展

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许多企业都将提升品牌设计水平作为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平面设计的创新需求愈加迫切。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平面设计思维模式与表现手段,它们突破了二维的维度限制,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应。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平面设计向非平面拓展的理论研究体系尚未建立,亟待完善与充实。本文中,笔者就将从平面设计非平面拓展的含义谈起,对非平面拓展的实现方法展开详细论述,旨在为平面设计向多维空间拓展提供一些具体操作思路。

1非平面拓展的含义

一般来讲,平面设计中的非平面拓展要满足以下三点特征:第一,表现形式非平面。非平面拓展的首要特征就是突破平面的二维限制,向其他空间维度延展。如赋予平面中的图像一定高度,使之变成凸起的立体图像,或是将静止画面变成动态画面等等。[1]以新加坡奥美广告公司为NikeSpeed运动鞋设计的户外广告为例,见图1(图片摘自媒体资源网),设计师以灯箱和地铁通道为广告载体,用一连串飞驰而过的运动鞋轨迹将灯箱连成一体,在最后一个灯箱侧边设计师匠心独运地加了一个箱体被冲破的效果,以此传达了耐克跑鞋的产品性能。第二,制作手段非印刷。平面设计非平面拓展制作手段的非印刷特征是指作品采用除手绘、印刷以外的方式进行画面表现。如借用环境当中的物体或景观参与设计表达,或是以光源投射影像作为作品的一部分等等。以奥克兰奥美广告公司为雀巢能量饮料设计的广告为例,见图2(摘自昵图网),设计师将四根电源线连接到雀巢能量饮料包装的四角,一端连接灯管,看起来就好像雀巢饮料为灯管提供能量一样,以夸张的手法传达了该饮料富含能量的特点。第三,思考范畴非平面。在进行平面设计非平面拓展时,设计师要突破以往设计思维的局限,将一切同设计对象相关的元素都纳入思考范畴中。即除了图形、文字、色彩、版式外,还需考虑到设计的传播环境、受众的心理特点、媒体特性等。总而言之,平面设计的非平面拓展是探讨平面设计向非二维空间延展的表现形式,其以非印刷为主要制作手段,主张凡是与设计作品发生关系的因素都要纳入设计者的思考与表现范畴。[2]

2现代平面设计非平面拓展的实现方式

2.1空间拓展

传统平面设计主要通过建立视觉元素的错觉与假象体现立体感、运动感、触觉感,但这种表现仍是平面的、静止的,仍处于单纯的模拟状态。平面设计的空间拓展就是指突破平面的二维束缚,将以往平面的、静止的假象模拟设计转变为真正立体的、运动的、真实的空间形态,从而实现作品的多维拓展。(1)平面空间向立体空间拓展。以往平面设计中的文字、图形等设计元素均是在二维空间内呈现的,要实现其向立体空间拓展,使设计呈现出立体的形态,就必须将部分设计元素进行凸出或凹陷设计,或是将立体空间特有的纵深、高度、光影等引入进来。[3]目前,这种向立体空间拓展的手法已经在书籍设计、户外广告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如Nike的品牌户外广告,见图3(摘自慧聪广告网),设计师巧妙地利用广告外墙的墙角转折形态,将足球设计为“破墙而出”的立体效果。这种真正将视觉元素拓展到立体空间的设计方式提升了画面的表现力,生动地传达了耐克品牌速度与力量的理念。(2)静止空间向运动空间拓展。认知心理学表明动态画面比静态画面更易引起受众关注。[4]利用视错觉表现二维平面动态效果的设计手法已经在平面设计领域应用多年,但其本质仍脱离不了静止画面的模拟运动。静止空间向运动空间拓展的设计方式能够借助现代科技中的电子技术使平面设计向运动效果转变,令视觉元素真正“动起来”。设计师可利用电子激光技术投射平面设计载体,从而实现文字与图片造型的变化,或是利用机械原理使广告展示橱窗产生位移动态效果。如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三面翻转灯箱广告就是利用机械原理不断对灯箱中的平面广告进行打散、重组,从而使广告表现出鲜明的动态感。(3)假象空间向真实空间拓展。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所营造的空间是假象的,是对真实空间的模拟。其中所有的画面元素都是非物质的,带给人的感觉也是平板的、虚假的,受众只能观看、理解,并不能真正进入空间当中。[5]假象空间向真实空间拓展的设计手法能够将一部分视觉元素替代成真实物体,从而将平面设计同客观世界联通起来,为受众带来更形象、更生动的心理震撼。如Adidas公司的品牌户外广告,见图4(摘自设计在线网),设计师采用真实存在的篮球筐替代了二维的图形元素,从而引发受众思考“这是个真的篮球筐,那么高能投中吗?”画面下方Adidas广告语“Impossibleisnothing(没有什么不可能)”给出了答案。整个广告创意将受众引入到了设计所营造的真实空间中,引发了受众的思考,很好地传达了品牌勇于挑战的精神。

2.2媒体拓展

平面设计的媒体主要有招贴纸、包装物、报刊书籍、路牌、车体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升,平面设计的媒体利用方式亟待拓展。本节中,笔者就从三方面探讨媒体拓展的具体方略。(1)拓展媒体性质。传统意义上,平面设计对媒体的利用仅限于单纯的印刷、依附、承载,并没有考虑到媒体本身的特性。[6]事实上,不同的媒体有自身不同的物理特点与功能特点,设计师可巧用其特性拓展平面设计的内涵。如设计师可将媒体本身的结构、材料、纹理等物理状态引入到平面设计当中,使之承载一部分设计思想。以M&M巧克力广告为例,设计师充分利用了公交车车体结构,巧妙地将卡通形象的嘴部设计在车门的位置。当车门开关时,嘴一张一合,好像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美味的M&M巧克力豆。(2)改变媒体状态。除了直接运用媒体的特性外,设计师还可通过改变媒体状态的方式实现广告的变异拓展,从而使作品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以麦当劳户外广告为例,见图5(摘自设计之家网),设计师将原本方方正正的广告牌进行了轮廓改造,一个个“牙齿印”“咬”掉了广告牌的大部分,形象地传达了麦当劳快餐的美味。(3)创造载体互动。传统平面设计多以单个载体为主,即便有多个载体,载体之间也保持独立关系。载体互动打破了媒体的闭塞状态,拓宽了载体表现空间,为平面设计载体建立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如某品牌电动牙刷广告,见图6(摘自中国广告门户网),设计师选择了两个相邻广告牌作为载体,左侧的广告牌呈现的是斑驳、粗糙的镜子图像,右侧广告牌中的“镜子”则光亮如新。搭配右侧广告牌中该品牌电动牙刷的图像,受众从左至右阅读广告牌便能很快理解两幅广告所传达的“快速清洁、不伤牙齿”的产品特性。

2.3环境拓展

环境拓展即利用平面设计所处的环境要素来参与设计的创意方式,其能够将平面设计的外延拓展至现实世界,对于受众关注与理解广告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借用环境物质。设计师可将自然景观、人流、街道等环境物质引入到设计当中,充当作品的实质内容。具体来讲,设计师可从借物和借景两个角度实现对环境物质的借用:[7]第一,借物。借物顾名思义,就是借助环境中的物体来替代某个元素的设计方式。其区别于借景的特殊之处在于,借物中的物体通常数量较少、所占画幅较小。如某美发沙龙的街头广告,见图7(摘自昵图网),设计师选择了茂盛生长的植物作为广告的一部分,用以替代“头发”,观众看到被遮挡的广告牌,再阅读广告文案“Hairdresser”即可理解广告所传达的“你该理发了吗?”的主旨。第二,借景。借景是指用环境中的山川、楼宇、街道等景观来替代某个元素的设计手法。其所占空间较大,借用方式基本同借物相同,此处不再赘述。(2)利用环境属性。特定的环境具有特定的属性。如酒吧、教室、卫生间等场所由于功能不同,属性也就不同。设计师可充分利用环境的属性展开设计,以调动受众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与思维。[8]如某在线收费服务的户外广告,见图8(摘自视觉中国网),设计师利用公路上常有交警巡查的环境特点,特意在广告牌下放置一辆“警车”。这使得过往车辆不得不注意到“警车”的存在,进而关注到上方的广告牌。互动拓展的根本目的是唤起人们同平面设计之间的交流与反馈,从而实现平面设计的非平面拓展。具体来讲,互动拓展的实现途径主要有心理互动与参与互动两种。(1)利用受众心理。设计师要考虑到受众在不同的场合、看到不同的设计会联想到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并利用可能产生的心理效应进行平面设计创意。利用受众普遍存在的好奇心理,让人们主动了解与探索平面设计提供的内容。[9]如某在线旅游的透视孔户外广告,设计师在平面广告上打了一个装有透视镜的小孔,引导受众通过画面的导视小孔去探索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新奇世界。这种糅合受众好奇心理的广告体验方式,突破了传统平面广告二维状态,实现了平面广告的立体化效果。(2)利用受众参与。设计师可将受众的五官、肢体、行为等纳入到平面设计中来,通过这些非传统形式的、画外的参与拓展平面设计的表现空间,实现作品与受众的交流、互动。[10]以欧洲某电视台的系列广告为例,设计师将画面中的话筒安排在长椅一侧,当人们坐下后,从侧面看就好像在话筒前讲话。这时,受众本身就成了平面设计的一部分,参与到了设计当中,并成为整个作品的主要部分,从而很好地传达了Marketforce频道“正努力把每一个平凡的欧洲人变成明星”的广告主题。

3结语

在商业竞争加剧、科技飞速发展、多元思潮涌动的当下,于平面设计中融入非平面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方面能够深化和补充平面设计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同相关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整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步伐,值得我们做更深入的剖析。本文中,笔者仅针对平面设计非平面拓展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仍缺乏更为全面、详实的分析,尚待广大学者的进一步梳理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孟维.多维视野下平面设计元素表现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王令中.艺术效应与视觉心理——艺术视觉心理学[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4]阿历克斯•伍•怀特.平面设计原理[M].黄文丽,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5]吴琼.交互设计的临界点:新技术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J].装饰,2014(2):12-15.

[6]陈航平,冯学伟.静态平面图形在屏幕中的动态表达[J].包装工程,2013,34(12):25-28.

[7]黄婷.平面设计向三维空间拓展研究[J].包装工程,2011,32(10):18-21.

[8]李夏.多维方式在户外广告创意中的应用[J].广告研究,2011(10):56-58.

[9]范万武.谈中国广告的发展趋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146.

[10]王默根,王建斌.视觉形态设计思维与创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吴爱峰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